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大股东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如资金占用等来对上市公司进行掠夺。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外部监督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代理冲突。那么在我国新兴的市场中,审计能否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从而抑制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呢?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从需求方面来说,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的公司越没有动机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从供给方面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会考虑大股东的资金占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目前还不存在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但审计师能对大股乐的资金占用作出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孙超 《生产力研究》2014,(11):17-21
文章从资金占用的角度,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的行为变化进行研究,考察大股东是否因获得完备的股权处置权后,减少对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占,增加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同时考察大股东在获得完备的股权处置权前后,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1)在股改之后解禁之前大股东更有可能通过反向资金占用支持上市公司;(2)控股股东拥有越多的上市公司股权就越会选择支持上市公司;(3)市场可以识别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的掏空行为和反向占用的支持行为,并在股票收益率上体现。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总被引:98,自引:3,他引:98  
本文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独立董事的引入能否有效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与以往研究类似,在OLS回归中,我们未能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大股东资金占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变量具有内生性,在控制独立董事内生性情况下,我们发现独立董事变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以往研究未能发现独立董事能够抑制大股东掏空,很可能源于模型设定偏误。在稳健性分析部分,我们采用了多种指标来反映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4.
论文研究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如何影响大股东利益实现方式的选择。研究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背景下,资金占用和现金股利都可能成为大股东利益实现的方式,而选择何种方式有赖于大股东在特定所有权安排下的利益权衡。当大股东具有较高现金流权时,倾向于选择实施高派现股利政策,资金占用相应减少;反之亦反。  相似文献   

5.
周慧鲜 《时代经贸》2012,(12):75-75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现状日益严重,本文认为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能够抑制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发生,特就研究信息透明度与大股东资金占用之间关系的变量的衡量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现状日益严重,本文认为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能够抑制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发生,特就研究信息透明度与大股东资金占用之间关系的变量的衡量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审计质量的视角,以2008~201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审计样本与高质量审计样本相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会显著增加经理人代理成本,这说明外部审计具有治理效应,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缓解经理人代理冲突;进一步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后发现,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高质量外部审计发挥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国采取金字塔控股方式的民营上市公司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针对沪深两市371家具备金字塔结构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离系数、股权制衡度、管理者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在ST公司和正常公司的对比分析中,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资产负债率和公司上市年限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丽娟 《经济论坛》2004,(18):95-96
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2004年3月25日,神马实业公布年报,中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报出具解释性说明的审计意见,原因是第一大股东神马集团欠上市公司7.99亿元,占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多达63.62%。而此前ST珠峰、悦达投资等年报显示控股股东占用资金额度都超亿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像麦  相似文献   

10.
覃志刚 《技术经济》2020,39(6):89-98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多个大股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存在对公司的业绩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为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在上市公司治理中能起到积极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存在对于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在国有公司中较大;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多个大股东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有着促进作用。而高质量的外部审计会使股东产生懈怠情绪,从而削弱多个大股东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高市场化水平所伴随的复杂的经济交易活动也会削弱这种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是多个大股东与公司业绩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1.
政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政府控制的制度层面因素出发,以大股东资金侵占为研究载体,考察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已具备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和能力,能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从而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然而,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说,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采取股东积极主叉行为受到更多的限制,其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效果较差;并且主要是体现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这意味着制度层面的政府控制因素对公司层面的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unlisted firms in an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affects financing constraints, measured by the 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to cash flow.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e develop two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ices based on a large-scale survey of Russian enterprises – one for shareholder protection and one for transparency. We estimate standard investment regressions where the cash flow variable is interacted with our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ices and variables capturing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central result is that better shareholder protection diminishes the cash flow 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particularly in firms with an outside controlling owner. In contrast, we do not find such an effect for transparency, which can be partially explained by the threat of hostile takeovers.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the endogeneit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y using fixed-effects regressions and a novel instrumental variable based on particular legal provisions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Russia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研究了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财务风险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重了其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加重了公司财务风险,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财务风险正相关.较高的地区法治水平能够有效遏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越好,其财务风险就越小.法律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还有助于减轻由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邹平  付莹 《财经研究》2007,33(9):135-143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享有的控制权可能超过其持有的现金流权,造成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两权分离致使股权结构更加复杂,为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淘空上市公司和利润转移等行为提供了便利。文章从理论角度考察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价值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视角研究了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问题,特别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有助于缓解控股股东过度投资。基于Richardson(2006)预期投资模型,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弱化这种分离度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政府控股公司比私人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更为严重,而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过度投资。文章为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提供了证据,同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缓解了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领域关于大股东控制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股东控制存在的普遍性、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模式、大股东控制的激励效应和隧道效应,以及投资者保护问题等。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并对主要发现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和评论。文献研究表明,股权集中的内在机制在于大股东有动力和机会增加所有股东都可以获得的共享收益,而且大股东可以通过消耗公司资源来获得小股东无法分享的控制权隐性收益,并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高效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隧道行为,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separation of control and ownership on the value of cash holdings in publicly listed French firms. I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role of board independence in such a relation. Theory suggests that investors are more likely to discount the value of excess cash held by firms with low corporate governance. Using the valuation regression of Fama and French (1998),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excess cash holdings de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the separation of control and cash-flow rights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This value discount is, however, less pronounced in firms with more independent boards (i.e., boards with more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separat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nd chair positions). Our empirical findings support the argument that excess cash contributes less to firm value when minority shareholde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expropriated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dependent boards seem to be effective in mitigating investors' concerns about the use of excess cash. Overall, the results provide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cash valuation is largely influenced by corporate governance quality in a concentrated ownership setting.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相较于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更高。进一步分析,本文发现股权质押引起的掏空行为发挥着中介作用,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股价崩盘风险较高、上证A股指数较低、熊市年度组、信息质量较低组更加明显,这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引起的掏空行为和控制权转移风险引起的。最后,本文发现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9.
利益获取:股利共享还是资金独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股股东通过股利分红和直接的资金占用是其获取控制权利益的重要途径,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关系。通过分析1997—2000年我国285个国有企业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后三年的数据,我们发现改制模式是影响控股股东选择利益获取方式的主要因素,非完整改造公司的控股股东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激励较强,从而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较低,而完整改造公司则相反。实证研究还发现不同改制模式公司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沉默的债权人与大股东的控制权升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成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纵观这些文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仅仅局限于冲突的双方,即仅仅局限于股权融资的主体,而将企业资金来源的另一重要渠道的债务主体--债权人几乎完全置于一边了.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通常认为债务融资对企业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即利用债务融资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此,本文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证明,即在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的条件下,债权人有可能保持沉默,坐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甚至与大股东合谋来共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笔者通过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合谋行为不但侵占了小股东的利益,而且减少了企业的价值,降低了企业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甚至对其他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并最终减缓整个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以及导致整个金融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