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才 《经济地理》2008,28(6):918-922
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是任何学科发展首先面临的,也是经常关注的问题。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学科的发展必须继承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综合思想的地理学传统。区域经济地理学又是地理学中非常年轻而又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一是说明这门学科富有活力,面对当今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活力很大;二是要在学科交叉渗透过程中,搞清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自觉地发展地理科学。在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学科建设与参与实践关系。文本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评析,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新发展,但不是主流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与模型和一些新的概念有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但须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使它变为地理学的理论内容方有意义。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研究思维方式和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不同,有些国家可以形成富有国家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反映发展中大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地理特殊事实并给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解释,基于地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吸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强调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经济地理现象的重要影响,可构成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构建的三个重要基点。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在研究中重视学科的地理学属性,重视国家需求导向,重视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重视人地和谐。对中国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凝聚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区位论与产业、城市和区域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位论(Location Theory)或称区位经济学、地理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优化的学问。从科学的横向关系来看,在经济学同地理学之间,发展了一系列交叉学科,主要是空间(或地理)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就科学的纵向层次而言,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都是应用理论学科,两者均为国民经济中的规划、计划、设计等应用学科服务,又要接受经济学和地理学共有的基础理论作指导。这里所指的基础理论就是区位论。可见,区位论是一个典型的边缘理论学科,也可以说,它既属于经济学,也属于地理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环境经济地理学已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经济地理学概念在2004年科隆大学环境经济地理学年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主要采用演化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两种研究范式,对环境变化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经济活动特别是经济集聚对环境影响的地域性及区域经济活动的环境治理等议题作了相应的探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环境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集中在三个方面:区域环境、经济、地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经济活动环境效应内在机制研究和经济活动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中权 《经济地理》2000,20(3):9-12
本文通过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在学科的渊源、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说明区域经济地理学不可能被区域经济学所取代,同时也指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确实存在着危机感。  相似文献   

6.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志高  尹贻梅 《经济地理》2006,26(3):353-358,390
经济地理学发展不仅与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交互发展,并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吸收营养。文章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尝试探索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考察发现:古典经济地理学时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1930、1940时代到1970、1980年代,经济学引领经济地理发展,而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对主流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吸收经济学相关理论,实现了文化、制度和关系的转向,同时主流经济学则出现了地理化趋势,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运动。1980年代以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逐渐兴盛起来,演化经济学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接受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开始尝试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下一个交叉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学对空间的关注,经济地理学课程除了在地理学开设外,许多高校的经济学、金融、物流等专业也开始讲授这门课程.空间思维的形成是高等学校经济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对比、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框架和研究主题来阐明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应贯穿的地理思维模式,让学生形成空间感知、空间思维,并形成观察和解释经济地理格局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学是与经济地理学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经济地理逐步演化而来的,区域经济学不断地吸收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加强与深化其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将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为基础,形成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具体化和微观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和计量化,并以“问题区域”为新的研究关注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新兴的、众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海洋经济地理学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环境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及其内部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其研究目前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脉络。基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与学科进展,力图对多年来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脉络进行梳理,系统总结我国区域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0.
关系型经济地理学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嵌入到特定的区域制度和区域文化背景中,关注区域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多种地理尺度下的经济变动过程。文章探讨了关系型经济地理学的演进及其新的进展,分析了主要关系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并对关系型经济地理学做出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就是人文地理学。但我国地理学界在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只注意了对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地理学其他部分的探讨,以至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健全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理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在我国开展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研究。因此,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13日~19日于杭州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经济地理学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者网络理论所浮现的"实践本体论"(ontologies in practice)可以引起对地理事象的哲学和本体论思考;该理论的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为经济地理学注入了新的思维模式;同时,该理论所强调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维度及其对称地看待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为考察人类经济活动在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尺度地域空间的宏观性和微观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问的辩证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越来越多,这不仅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视野,而且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所形成的新的学科有: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社会经济学、语言经济学、宗教经济学、新经济史学、经济哲学、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数理经济学等等。这些不同的学科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学帝国主义”;二是经济学被其他学科“帝国主义”,即采用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任何区域在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转型时期共同研究的热点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成为目前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探索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的创新并将其指导我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践,是学界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地理学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的学科,它试图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区域(世界)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本文试图对这一学科研究脉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20年来,新经济地理学得到空前发展。它将空间概念纳入主流分析框架中,利用中心-外围模型研究集聚与分散的问题。比较而言,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更多从区位理论角度,讨论产业政策、地区经济增长等话题。新经济地理学从一般均衡分析出发,弥补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的缺点。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基础上,当前的区域经济研究多从实证角度讨论地区经济增长。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更关注在改革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内生增长动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命题。  相似文献   

17.
朱传耿 《经济师》2001,(3):11-13
文章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普遍规律进行了探讨 ,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区际、区内 )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 ,以及区域 (区际、区内 )经济运行规律的介于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边缘学科。空间不平衡性、阶段性和人地互动性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8.
陈杰  崔延松 《经济师》2000,(11):125-126
水利经济管理学是揭示水利管理活动过程中经济规律的管理学科。本文试图从水利经营管理学学科的建立、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就学科体系的建立作概要性探讨。一、水利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建立水利是人类对水资源认识活动的成果总结。随着人类对水利管理的深化 ,在以自然科学为主的水利技术管理体系中 ,逐步分离出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水利经济管理内容 ,对这些内容的理性总结 ,逐步完善进而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水利不单纯是工程建设 ,也要搞经营管理 ,也要进入市场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建立机制 ,…  相似文献   

19.
樊杰 《经济地理》2011,31(12):1959-1966
通过对近3年担任主编的《经济地理》杂志来稿分析,阐明了《经济地理》的办刊方向,凸现了经济地理学交叉学科的性质,表现出以经济地理学学术论文为主体、同时刊发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种与经济地理相关的边缘性学科论文的多样性特征,《经济地理》已成为经济地理学同以经济学为主的相关学科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青年经济地理学者学术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通过对来稿评审意见的综述,讨论了来稿命题在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更多的是研究成果本身产生过程和实现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不区分规划政策报告同学术论文的差异、缺少长期扎实的研究工作为论文写作的基础、以及关于指标体系和学科发展综述为核心成果的论文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着眼办好《经济地理》刊物,提出要加强引导经济地理学科建设、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与国外学术的交流等希冀。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分别从理论规范、学科范武、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