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民间讨论多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设想被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  相似文献   

2.
唐杰  李珏 《经济导刊》2023,(2):10-16
<正>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再次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理解贯彻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总体要求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意义非凡.然而,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掣肘,各类经济与生产要素难以完全结合.本文立足于税收的角度,结合经济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内地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就支持湾区建设和产业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如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等.因此,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广东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增长极,物流应该先行,实现物流融合带动城市融合发展,实现物流联动带动产业联动发展,进而为发挥"9+1+1>11"的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9 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随后一行两会一局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个人和公司跨境资本账户的建设,促进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新举措将导致与此对应的跨境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加.控制风险是银行业务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具备独特的优势,必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统计数据资料,从研发经费投入、专利产出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等方面定量分析香港特区科技创新活动总体特征及部门结构。研究发现,香港特区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水平高,是我国内地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但研发活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创新能力薄弱。面向未来,香港特区需抓住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巩固自身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助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7.
覃剑 《新经济》2023,(4):66-73
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协同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的重要表征。结合湾区内经济、人口、企业和城市联系分布特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任务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将依托大交通大联通形成纵横联动发展大格局、依托要素流动形成圈层嵌套三大发展带、依托三大极点扩容提质形成三大都市圈、依托战略平台建设塑造新空间增长极。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演进趋势,聚焦建设创新活力发展空间、协调融合发展空间、绿色低碳发展空间、开放包容发展空间和共享共治优质空间的目标,应着力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空间发展观,弱化GDP导向强化空间综合价值,弱化行政边界强化功能区引领,弱化分割竞争强化分工合作,弱化空间距离强化响应速度,弱化制度差异强化规则对接。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19 年2 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战略指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和资源配置功能可以支持技术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开放型融合发...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67所高校纵向数据,采用随机系数模型,考察高校双元活动效率增长趋势、产学合作对高校双元知识产出增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研发与学术研究的双元知识产出整体呈现出显著提升趋势;(2)不同制度环境下高校双元活动产出效率的增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东高校创新研发的产出效率增长高于港澳高校,港澳高校学术研究的产出效率增长则高于广东高校;(3)产学合作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双元知识产出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强化了产学合作对双元知识产出的促进作用,使得产学合作对广东高校双元知识产出的促进作用强于港澳高校。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湛江具有重大意义,湛江需要积极推进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因此需要加强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研究.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湛江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外部环境及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湛江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优势及机遇,但也存在劣势和挑战.湛江要想更好地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必须主动出击,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同时避开劣势与威胁.对此,提出从强化规划指引与谋求政策支持,推进产业协作、提升产业服务,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个方面来推进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5年3月,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龙头,而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必将迎来旅游、贸易、会展、物流、金融、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2017年,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届时珠海将成为国内唯一同时与港澳陆路接壤的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珠海又拥有横琴自贸区、高栏港、珠海航展等多张发展王牌,理应进一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争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探索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空间发展理论和经济系统协调理论为基础支撑,以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协调模式为研究目标,探索出具有时序和空间特征的海洋经济协调模式,在时序上包括点域、点轴和网络型三个发展阶段,在空间上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中部、东部以及西部的海洋经济空间区域,并设计出各个区域的海洋产业体系及重点海洋产业,最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衔接的促进手段及方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月10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书记、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14.
李静 《新经济》2022,(3):77-81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智慧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性突破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既是我国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又能为全球城市群、湾区以及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梳理并解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的理论及现实挑战,即如何从哲学范畴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作为新发展形势下的重要引擎,重构了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对居民的消费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之一,蕴含巨大的数字消费潜能。本文从数字经济概念出发,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消费呈现出的新内涵,消费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和虚拟化,消费模式的网络化和平台化,以及消费模式呈现出的新型特点。进一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消费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坚实的数字经济基础,强劲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以及对网络消费的偏好性。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消费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消费未来的发展思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消费券释放内需潜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推动数字消费可持续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纵横》2021,(2):90-96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同为重大国家战略,给琼粤港澳合作带来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谋划两大国家战略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新高地,是实现区域互补共赢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的重要路径和迫切要求。从全局视野谋划、布局、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可采取共同拓展经济腹地的联动模式、打造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联动模式、总部(海南、香港)+基地(珠三角地区)的联动模式。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融合发展,放大叠加效应,应构建政府合作机制和利益协调共享机制,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特色产业集群、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统筹联动发展,加速"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联动,推进产业格局和分工体系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11)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规划,可与当今世界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相媲美,不仅加快了粤港澳湾区经济的融合,更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三角地区经贸格局和产业的再升级,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文章首先介绍四大湾区的基本情况,然后运用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视角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情况;最后基于世界湾区的发展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楠 《新经济》2022,(1):88-92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推进,三地经济交往日益加深,个人信用报告的跨境使用有助于便利及促进一地居民在另一地的融资及经济活动.粤港澳三地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差异较大,征信业发展水平也不相同,个人信用报告的跨境使用面临一定法律障碍.应逐步建立粤港澳间个人信用报告跨境转移制度,鼓励香港个人信用报告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使用,推动大...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海”是湾区的核心资源要素,粤港澳大湾区因海而兴、因海而富、因海而强、因海而美,蓝色经济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阐述了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展海洋基线调查与评价、打造国际一流的美丽湾区、建设海洋与海岸带空间信息平台等主要举措,并从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蓝色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提出效果评估方法,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湾区建设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