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城市化发展滞后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选择合理的城市化目标,坚持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提高城市的拉动力,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以使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兆宇 《经济师》2006,(8):257-258
20世纪末以来,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但从关中地区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城市化仍显得比较迟缓,存在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主要靠内部拉力、城市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等。加快关中地区城市化的步伐,必须优化城市布局、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搞好城市经营、创新城市投融资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存在着生态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城市化发展地域失衡等问题。重点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人口、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教兴区”之路,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努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科学决策能力、科技资源凝聚转化能力、科技投入滚动发展能力、科技信息优化服务能力、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科教兴区管理调控能力),加快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全面小康社会进程评价系统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科教水平、社会结构和社会质量必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小康社会的标准以及社会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一个统计评价系统,测评我国社会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以及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率10多个百分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城市规模应根据其发展需要与可能,鼓励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乘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风,稳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必须针对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大难点,在区域共同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攻关。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国民的生活方式向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全面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又是重中之重。城市是人类进步、明的象征,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而现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口还在农村,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现代明,最终促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型,这是实现城市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房地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建设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发展房地产业,必须改革传统的融资方式,开展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城市化是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对消费增长产生收入效应、示范效应、扩张与循环累积效应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增长。因此,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是增加我国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赢得GDP增长竞赛,具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其对金融部门的干预成为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小农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竞争能力日渐不足,组织化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可行之路。诸多研究表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的组织化发展是以权利配置、契约完备和政府约束的组织化为核心。以此为起点,本文首先探究了制度组织化提高供求竞争性均衡的机理,之后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村经济中农地流转、农民合作、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和农村金融服务五个组成部分中权利配置、契约完备和政府约束三个方面的组织化水平及其与农村经济供求均衡的适应度,最后给出了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路发展存在供给制度缺陷、资金困境、供给总量不足与地区差异、建设的科学性与生态性差等诸多问题;农村公路发展应坚持生态化思想:建设要科学规划;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发展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区域间“你追我赶”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地区间税收竞争环境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常演变成以地价、优惠政策为主的价格战,造成土地资源严重透支,18亿亩耕地红线应运而生。运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红线”对地方政府土地招商博弈的政策效应,本文发现尽管“红线”无法根除此种招商博弈造成集聚不足的效率损失问题,但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竞次”行为。如果中央政府对土地供给和收益双统筹配置,既能解决集聚不足和“竞次”行为,也能使全体国民更均等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实现社会公平。就现阶段而言,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跨省交易市场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路网密度、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三方面构建交通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2008年县域交通优势度进行评价与比较;并在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对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及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区划分。中原经济区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突出,呈现出以郑州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县域经济水平西北部高于东南部,山区资源县高于平原农业县;虽然各县市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均较高,但大多数县市处于中度协调或勉强协调状态;绝大多数县市交通超前发展,仅西北部边缘县市交通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中原经济区应充分依托现有的交通支撑优势,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对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的特殊性、体系组成、体系功能等方面的认识有待深化;对推动体系建设的外部条件、经济政策、政策工具的研究尚不充分。有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中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指出了其发育路径,研究了经济政策刺激、政策工具推动体系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产能过剩的内涵及形成机理,产能过剩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正面效要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一些领域所谓的产能过剩只是暂时的虚假的现象。因此,对于一些领域出现的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不要急于盲目干预,而应审慎对待,否则会导致供给不足,引发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9.
宋光辉  谭奇  陈丽 《财经科学》2012,(1):102-108
国外文献显示,从人力资本特征来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创新成本和投资回报期上存在差异。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似存在倒U型关系。目前国内针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总体不足,实证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今后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应从侧重于"问题"分析转向"理论"探究。  相似文献   

20.
The sou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is spe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Growth in capital and other inputs, energy us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r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magnitude of growth. Earlier critics of economic growth failed to connect growth to specialization, and so were distracted by nostalgia and sentiment. The specialization process itself produces three significant problems. First, as economies become more specialized, they become less flexible. Second, diversity tends to make ecological systems more robust, while specialization weakens them. Third, specialization produces social isolation.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may be found in participatory, indicative plan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