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运用1983~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关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这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的抗灾能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同时加强农业抗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提高桥梁自身的抗灾能力是世界桥梁建筑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发展现代桥梁建设事业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十一五"建设期间我国桥梁抗灾科研现状的分析,以及对近年来我国桥梁重大塌陷事件原因的分析,指出我国桥梁建设在防灾、抗灾等科研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的意见和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农业风险巨大,农民自主抗灾能力薄弱,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本文结合广东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实际情况,对广东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广东农业保险的发展献上一些有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2004年以来我国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呈现新的特征,并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势在必行。必须从国民经济全局和国家战略高度出发,调整现有工业化、城镇化资源与空间布局战略,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流通能力;提高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增强农业抗灾减灾应变能力;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出台《粮食法》,依法治粮。  相似文献   

5.
聂英  夏英 《经济纵横》2016,(4):70-76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变化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这种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研究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变化影响因素的必要性。在考察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粮食产能建设作用及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中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及强度进行分析,并从综合因素贡献度、抗灾能力、农业机械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服务体系等角度,提出促进东北地区粮食产能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承惠 《发展研究》2010,(11):54-56
中央财政推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农业保险业务迅速扩大。试点工作在许多方面都收到了明显成效。例如: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保障农民生活,减轻政府救灾压力,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提高数据统计、风险评价与分级、防疫检疫等基础工作的水平,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等。但是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须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农业技术应用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农业技术应用风险,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和既定的时间内,由于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所引起的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无序性。毫无疑问,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具有多抗性特征的作物品种的使用,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  相似文献   

8.
石晓强 《城市建设》2011,(1):130-130
在我国目前这种抗灾减灾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针对我国铁路地质灾害危害的现状,应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处置地质灾害风险,优化加强铁路地质抗灾减灾管理工作.从风险管理的财务对策和控制对策两方面提出了针对于我国铁路地质灾害抗灾减灾的实质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1988~2009年粮食生产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和单产三个最主要的指标对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认为内蒙古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抗灾能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同时加强抗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干旱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一种天气灾害,而农户对干旱的脆弱性影响灾害的受损程度,与农村贫困密切相关。文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计算了干旱脆弱性各影响因子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农业干旱脆弱性影响因子中农业GDP所占比例对农村贫困影响最大,单位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次之,其他依次为农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年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例、耕地灌溉率及财政支农支出。这一结论对增强抗灾能力,减轻农村贫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是进入21世纪以后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新型模式,它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恢复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供给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据统计,至2010年农业保险覆盖农户数达1.29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794.5亿元,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基本已经覆盖了我国所有省区,农业赔款近5年来以年均144%的速度增长,2010年农业保险赔款达100.7亿元,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农业保险,强化其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保障功能,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对于实现国家农业产业化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1978—2004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重要因素的时间序列为样本,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受到单产提高缓慢、播种面积波动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粮食生产,首先应该提供一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增加粮农收入是根本。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单产、稳定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政策动向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花更大的力气抓好农业生产。全力做好抗灾减灾工作。促进猪粮比价回归到合理区间。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做好金融调控工作。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货款风险管理。(三)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14.
吕超 《经济师》2009,(4):69-70
建筑设施是避护、抗御自然灾害的重要安全屏障.通过汶川地震的考验,深刻地暴露出当前我国建筑设施建设距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需求仍有相当差距,建筑设施建设缺乏抗灾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建筑质量低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尽快改善建筑设施抗灾能力薄弱的不利局面。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强化与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大重要议题。本文以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为个案,分析在抗灾过程中政府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加速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 198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1984年,棉花总产量接近1988年,其它农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其主要问题是:农业投入逐年减少,基础设施失修,抗灾能力减退、粮食、棉花总产量几年徘徊,人均占有量逐年减少。这种状况不及时扭转,其它产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不仅整个国民经济难以走出困境,社会稳定也会受到影响。带着上述问题,我采访了山西省农业银行行长高级经济师王志骏同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最新进展的同时,分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进而构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和技术创新模型,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向中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是典型的风险型产业,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必然伴随着各种风险。如何避免农业的风险,稳定农民的收入,降低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是目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粗略的探讨。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风险 传统体制中的农业风险主要是来自于自然的风险。由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基本特点,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十分突出,迄今为止即使最发达的农业也没有摆脱自然的严重制约。“我国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而抗灾能力又十分脆弱。据统计,仅洪涝损失年平均达200—40O亿元,年粮食损失500万吨以上,病虫害损失粮食年平均达800万吨。 仅仅这种自然风险就使我国农民损失巨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和农民除了面临的自然风险之外,还面临着更大的来自市场方面的风险。包括: 1、市场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粮食单产影响因子分析及粮食灾损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马祖琦  尹怀庭 《经济地理》2001,21(6):731-735
本文从陕西粮食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粮食单产存在的波动性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归纳提取出本省粮食单产的四个主要影响因子,即: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热量因子,抗灾能力与水分因子,水土保持因子,旱涝保收因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探讨。随后,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对陕西省50年来的粮食灾损状况进行了评估。最后,分析与总结评估结果,提出了加快陕西农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极端天气预警及气候灾害应急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在总结暴雪、飓风、龙卷风、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教训基础上,加强了对极端天气的预测和监测,不断完善对极端天气引发灾害的应急机制,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注重对公民的减灾救灾教育.针对我国受灾地区在此次雪灾中暴露的薄弱环节,调研认为,我国应加强对重大气候灾害的精确预测和估计,增强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