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创新政策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对创新体系和政策组合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使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和质性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政策动态变迁及其对相关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创新政策主体集中度较高、政策主体分布较为广泛、政策发布数量波动较大;环境面政策组合使用最为频繁、需求面政策组合使用最少、总体上对政策组合的使用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倒U型形态;制造业创新体系中4类创新活动强度差异较大;不同政策组合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差异较大。最后,针对如何利用创新政策推动我国制造业创新变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并出台了大量创新政策,为创新政策研究带来了许多新课题,也为创新政策研究带来了很大挑战。随着创新政策数量增加和政策覆盖范围的扩大,创新政策的复杂性将有显著提高,对创新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创新政策不同各领域之间的协调、创新政策效果评估等实际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急迫,也更具挑战。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创新政策的概念与范围、创新政策的理论原理、创新政策演进和分类和创新政策效果实证研究等方面的文献作了回顾和评述,对我国创新政策的实施和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汪涛  张志远 《技术经济》2021,40(7):53-62
基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文献,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对可查年份至2019年国内外政策协调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突显率检测和热点主题分析对比国内外研究差异和趋势,发现:政策协调研究范围从金融、货币政策拓展到环境、气候等政策领域;国外研究注重考察政策主体间的协调行为,将制度因素引入政策协调研究,而国内更关注政策协调的机制和效果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创新领域的政策协调问题关注不足,未来研究需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重视基于中国制度特色的创新政策协调研究,助推理论和实践融合.  相似文献   

4.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减少贫困、节约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可持续发展挑战日益严峻,单一政策工具与传统治理模式已很难解决这些复杂问题,需要构建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协同发展治理体系及具有衔接性、一致性与互补性的政策组合。本研究通过对治理研究中应用"政策组合"理论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绘制,探究发现政策组合在治理研究中的演化趋势经历了"被引入的萌芽阶段""多领域并发的扩散阶段"和"深入融合阶段"三个阶段,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政策组合在"公共治理""创新治理"与"能源环境治理"三个细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对治理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跨越组织边界获取并组合异质性知识资源,是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路径。采用资源编排理论,从知识元素关系结构视角,将知识跨界搜寻划分为领域知识搜寻与架构知识搜寻两种,探讨知识跨界搜寻对企业迭代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同时,验证关系嵌入与政府支持政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搜集的262份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领域知识搜寻与企业迭代创新呈倒U型关系,而架构知识搜寻正向影响企业迭代创新;(2)关系嵌入正向调节领域知识搜寻与企业迭代创新关系;(3)政府支持政策与知识跨界搜寻活动的匹配更能促进企业迭代创新,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实施领域知识搜寻策略时,政府采用财税支持政策更有利于企业迭代创新,而当企业开展架构知识搜寻活动时,政府出台创新环境支持政策更能促进企业迭代创新。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组织内外情境因素、选择恰当的知识搜寻活动以促进企业迭代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济地理学的政策研究是经济地理学与公共政策学相互借鉴的产物,用于解释经济、空间和政策三类要素的互动关系。近年来,政策研究日益受到西方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并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文章选择Web of Science(WOS)作为文献搜索引擎,选取西方最具代表性及权威性的4本经济地理学杂志作为文献来源,将1970—2013年英语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 Space)对这些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反映出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和重要人物,展现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经历兴起、衰落和回归,政策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难以回避的主题。2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方法从单方面追求理论方法或定量方法,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发展。3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模式从理论分析、政策评估发展为政策参与,关注政策实施和政策可行性。4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衍生出9个知识聚类,包括:经济增长、创新知识网络、全球化治理、公司和产业转移、城市经济、地方化治理、空间政策、国家与移民问题和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政策对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作为管理学与政策学的交叉领域,其运行系统也极为复杂。从政策制定、实施、评估3个阶段动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复杂性特征,并从复杂性政策的研究范式入手,阐述不同仿真方法在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运用。最后,总结了将复杂理论引入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在对政策仿真方法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政策仿真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基于中国2001—2020年280个地级市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和科技金融相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实施双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组合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双试点通过促进风险机构集聚、改善制度环境和发展金融科技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双试点存在协同创新效应,双试点比单一试点能更有效地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且对先行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城市和非东部地区的城市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本研究探索了政策组合的协同创新效应,为完善城市创新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创新政策是自主创新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综合分析了我国创新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创新政策研究和创新政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国外创新政策研究方法、管理体系、监督机制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系统分析。最后建议从完善创新政策理论基础、建立创新政策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创新政策综合管理体系、优化创新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管理机制4方面提高我国创新政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军民协同创新是实现资源在国防和民用领域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以财税政策与军民协同创新的关系为落脚点,从理论角度具体分析不同政策工具影响军民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通过DEA分析方法,对军民协同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Tobit回归考量财税政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财政补贴、税收直接减免还是税率优惠,都与创新效率呈现显著正向关系,即财税政策能够促进创新,但不同政策工具的促进效果因企业股权性质和军民融合方向有所差异。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军民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和扩散,低碳技术创新和扩散受政策工具及其组合的直接影响。总结归纳政策工具类型、设计要点及其组合特征,分析德国海上风电技术政策工具及其组合特征,并定性研究政策工具、组合特征及相应组织对德国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扩散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各政策工具对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扩散具有正向影响;全面性政策工具组合能够克服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扩散面临的市场失灵、制度失灵和其它瓶颈;政策工具组合特征在单个政策工具对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扩散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政策工具组合全面性、可靠性、一致性程度与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扩散正相关;政策工具组合可靠性与全面性、一致性之间在对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影响中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firms’ preferences for incentives to foster innovation in Dominican firms. A key research question arises: What are the most preferre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TI) policy options to support innovation in Dominican firms? This research relies on the concept of policy mix and the conjoint analysis to support the empirical approach. Over 300 firms were surveyed across the country, and we discovered that Dominican firms prefer more complex STI policy options, including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 grants, guarantee funds, and tax incentives to support several kind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But also, firm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of available options such as tax credit and other monetary instruments, including guarantee funds.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the STI policy mix approach could support as part of the Dominican policy agenda, an economic transition toward a more resilient and competitive economy.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成为促进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动因。匹配度检测与评估是科技创新政策管理的保障措施,是基于证据的科技创新政策调整依据。运用供需匹配理论,引入政策供需主体共同作用对象——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架构。以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财务部、科技部发布的82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以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管理人员的调研结果为依托,实证研究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供需错位问题。结果表明:在供需匹配理论模型中引入调节变量——科技创新政策,可以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状况;在供给导向性政策和环境导向性政策方面,科研院所、企业与政策供给主体的匹配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3-2016年中关村园区企业数据,将创新划分为创新倾向、技术绩效和经济绩效,以政策供给侧的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及需求侧的政府采购为研究对象,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供需两侧科技政策组合的技术创新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政策支持对技术创新存在激励效应,供给侧政策对创新倾向的激励效应最强,而需求侧政策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更显著;不同的科技政策组合形式均对技术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并且科技政策组合对技术创新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体系绩效不仅取决于单项政策效果,更取决于政策间的组合效应。运用两组案例,从政策过程视角对R&D补贴与商前采购(PCP)的项目筛选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CP与R&D补贴同时存在互补和互替关系。作为一种新兴创新政策工具,PCP不仅同样具备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功能,还存在两个方面的潜在优势:一是有利于采购方发挥需求信息和应用环境信息方面的优势;二是在政策执行机制上更加精准,特别适用于实现“点的突破”。积极引入新工具扩充创新政策“工具箱”,在认清工具属性基础上,发挥各种工具的独特优势,对优化创新政策组合设计,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绩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构建包含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区域经济复杂度和上市公司特征变量“宏观-区域-企业”的实证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行为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复杂度为视角,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行为作用机制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存在正向激励综合效应,同时,区域经济复杂度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行为,而且能够强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即抑制负向作用而强化正向作用。考虑内生性,通过替换核心变量检验稳健性以保证研究结论可靠,并且,研究企业特征发现,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创新政策需求方复兴的核心工具之一,公共创新采购(PPI)具有改善公共服务效能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双重功能。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从方式、机制及障碍等方面对公共创新采购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从原理看,以公共采购者、创新提供者和中介为主要参与者的公共创新采购,其本质是一个由采购过程和创新过程耦合而成的系统且包含3种机制,即交易实现机制、创新生成机制和创新扩散机制;从实践看,框架条件、组织能力、需求识别和传递、风险管理是影响公共创新采购政策效果的主要障碍。最后,总结公共创新采购研究理论框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人才是城市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是科技进步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作为城市争夺人才的工具,被各个城市广泛采纳和使用。以16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寻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的动力因素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具有双重动力因素:在需求拉动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是影响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的主要因素;在压力推动因素中,行政指令、府际竞争和社会舆论显著影响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在政策扩散平稳增长期,双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于政策扩散过程,而在政策扩散加速和减速增长期,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扩散动力因素存在差异;在东、中部地区,压力推动因素占据主导,而在西部地区,双重动力因素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