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纳入规划制定、创新管理、产业布局和课题研究中。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系统分析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能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选择四川省军民两用核技术产业集群、陕西省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湖南省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个典型案例,从战略、知识、组织和制度4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依托型、互动型、嵌入型3种不同协同创新模式,并在规划制定、产业链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军民技术协同创新、市场需求、产业外部性及区域政策等因素对湖南省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湖南省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发展3种主要模式:军工依托型、民口嵌套型和军民共生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湖南省军民融合新兴产业仍需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牵引并举,夯实军民融合技术基础,从而推动湖南省国防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以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作为国防转轨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任务.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我国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创新存在种种不足,始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提出我国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步入全球话语权竞争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升级为协同高质量创新,而建设国家自创区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与全球话语权的战略举措,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构筑区域创新创业高地的重要路径。在梳理国家自创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状况与高质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明晰基于价值链、产业链、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路径。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模式方面,主要有企业引领型模式、人才支撑型模式、平台引导型模式、机构合作型模式,其是高质量创新的重要特质所在,也是理论创新之处。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发展,从整体规划、人才管理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4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载体,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应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需求,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从一体化国家安全体系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多种安全需求出发,结合各典型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提出军事需求牵引型、国防军工支撑型、两用产业集聚型、军民科技融合型、综合融合发展型等5种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针对不同模式的共性及个性需要,构建了涵盖军事需求、国防动员能力、经济基础、产业基础等要素的三级评判考核指标体系,并就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所需的配套政策清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刚  曾立  易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0):121-125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是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内涵和功能,梳理了平台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探讨了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的政策保障体系,可为我国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先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及转化运用是军民融合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的重要内容。把握其特点和模式,有助于形成“科学-技术-项目-产业-市场/战场”五位一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耦合的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关键环节和先导领域,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未来,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在目标定位、规划引领、机制设计、重点领域等方面已逐步清晰。在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从军民用技术特性、产业组织形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出发,深入总结比较分析军工优势技术溢出、民用先进技术转移、军民技术双向循环3种军民科技融合模式,有助于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单因素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多因素非协同作用条件下协同创新水平变化情况。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结构、功能实现3个层面揭示要素融合机制。据此,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政策—技术—产业”4个维度分析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内在机理,提出完善基于系统耦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基于区位优势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基于完整价值链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形态以及构建基于军民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集群”(cluster)概念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思维和政策工具。我国媒体中频繁出现“集群”,随之也出现了概念的混乱。本文从集群的有关概念出发,分别从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集群创新战略等方面辨析集群经济、集群科技的发展和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本文认为,严格定义的产业集群就是创新性的集群或创新集群。区域科技发展中的集群创新战略, 应该理解为基于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产业集群或创新集群不是万能药方,更不能被炒作和遍地开花。有关集群的政策和规划需要谨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4.
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ATI和NetDraw平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网络分析,认为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具有独特国情,当前国内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主要涉及体制机制、创新体系、技术市场等相关主题且研究多侧重于某一角度,而其影响因素分析尚属空白。鉴于此,首先,将影响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因素、政策环境因素、资源配置因素等分解为8个理论假设;其次,基于397份问卷调查结果和SPSS与Lisrel平台,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然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科技资源配置及其投入—产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关外部政策与发展环境、创新主体内部关系对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市场反馈与社会反响的正向作用也较明显。最后,基于SEM路径分析结果,从理顺创新主体间关系、完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中小科技企业“民参军”政策落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军民协同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是影响协同创新成效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计划主导、计划市场共同作用和市场主导3种军民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了军民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归属的主要问题。计划主导、计划市场共同作用、市场主导3种模式下的知识产权归属应分别坚持“平衡利益、鼓励创新”、“注重效率、侧重长远”、“经济效率优先”原则,相应地采取“法律规范、兼顾合约”、“章程式契约”、“尊重市场、契约优先”的思路进行制度设计。同时,还要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配套政策举措、法律制度等方面提供外部环境保障和激励。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军用与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使国防科技和装备建设根植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之中,对促进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冷战结束后,美国率先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并加以实施,日本更是建立了寓军于民、官民一体的研发体系。通过探讨日美两国推进军民融合、促进两用技术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在管理机制、国防采购机制以及专利所属管理办法3个方面,对我国促进两用技术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的协同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  曹兴  李星宇 《经济地理》2019,39(9):164-173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6个省的面板数据,从创新目标、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等方面测度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结果表明,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协同创新水平较低,且6个省的协同度差异较大。湖北省和安徽省的协同度呈现有序增长趋势,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的协同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是制约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加强创新网络中主体之间合作研发资源的投入和整合,规范协同创新主体间合作模式,加速新兴技术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再创造,进而提升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通过促进新知识涌现、推进新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组织框架基础上,将发展模式归纳为以分享经济为背景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第三方模式、以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产业链拓展模式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PPP”模式,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