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军民融合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从国家创新系统(NIS)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发展现状、构成及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政府、军方、国家实验室、军方实验室、大学及产业界共同构成的军民融合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六边形”模式,并分析了“国防需求牵引”、“市场需求牵引”和“科技自由探索驱动”三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关键环节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军事力量及军事优势的重要科技和工业基础,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动力,是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当今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日益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防工业走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有助于扩大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提高自主创新效率效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实现,主要是基于科技扩散集成效应、优势叠加倍增效应和共享协同互动效应。为更好地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加强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纳入规划制定、创新管理、产业布局和课题研究中。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系统分析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能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选择四川省军民两用核技术产业集群、陕西省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湖南省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个典型案例,从战略、知识、组织和制度4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依托型、互动型、嵌入型3种不同协同创新模式,并在规划制定、产业链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纳入规划制定、创新管理、产业布局和课题研究中。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系统分析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能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选择四川省军民两用核技术产业集群、陕西省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湖南省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个典型案例,从战略、知识、组织和制度4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依托型、互动型、嵌入型3种不同协同创新模式,并在规划制定、产业链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辉  许嵩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8):104-108
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既要充分依托国防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统筹国家民用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实现两个体系的互动耦合是传统合作创新内涵的升华和边界的拓展。但军民融合科技协同跨越军地,必须处理好边界和国防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问题,清晰认识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在融合创新中的作用,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摆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和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关键环节和先导领域,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未来,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在目标定位、规划引领、机制设计、重点领域等方面已逐步清晰。在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从军民用技术特性、产业组织形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出发,深入总结比较分析军工优势技术溢出、民用先进技术转移、军民技术双向循环3种军民科技融合模式,有助于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实施创新驱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中创新驱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军民相对分离的传统体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创新主体间协同机制不完善、中介机构服务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驱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通过构建基于创新元素、结构体系、创新环境的创新驱动系统,鼓励军民融合开放式协同创新合作,完善创新驱动运行机制,营造创新驱动实施的环境氛围,进而为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作为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载体,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应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需求,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从一体化国家安全体系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多种安全需求出发,结合各典型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提出军事需求牵引型、国防军工支撑型、两用产业集聚型、军民科技融合型、综合融合发展型等5种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针对不同模式的共性及个性需要,构建了涵盖军事需求、国防动员能力、经济基础、产业基础等要素的三级评判考核指标体系,并就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所需的配套政策清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单因素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多因素非协同作用条件下协同创新水平变化情况。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结构、功能实现3个层面揭示要素融合机制。据此,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娜  陈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1):133-141
军民融合创新是军民融合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化和结合,对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基于创新协同视角,主要考察财政政策对军民融合创新协同的影响。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类并量化军民融合创新协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回归方法考察财政政策对军民融合创新协同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创新协同度整体上仍属于低度协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财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协同水平提高。为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需要政府对该领域实施相应的干预与扶持。  相似文献   

14.
《经济研究》2016,(10):190-192
<正>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脊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军工行业相对封闭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军民融合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为加快推进国防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解军民融合管理与国防科技创新有  相似文献   

15.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深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基于集成动员理论的核心思想,借鉴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理论,针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明晰等问题,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提出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机构的引导下,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各种资源要素和功能集成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流程和成果转化流程两大板块提供相关服务,并构建相关运行保障机制,进而实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集成化、敏捷化、模块化、高效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加速推进,国家高度重视产学研融合和军民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被确定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针,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供给侧改革效率的强大引擎。在协同与融合理念下,创新生态治理理念和方式,破解科技创新价值困境,建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治理水平、助推新兴技术创新与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加速推进,国家高度重视产学研融合和军民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被确定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针,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供给侧改革效率的强大引擎。在协同与融合理念下,创新生态治理理念和方式,破解科技创新价值困境,建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治理水平、助推新兴技术创新与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复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应对创新环境变化、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从人才、政府、产业及制度等方面,分析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四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对我国构建由政府、军队、军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我国应破除军民融合制度藩篱,优化科技协同创新环境;构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新兴产业空间集聚;重视军民两用人才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拓宽科技研发融资渠道;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9.
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ATI和NetDraw平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网络分析,认为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具有独特国情,当前国内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主要涉及体制机制、创新体系、技术市场等相关主题且研究多侧重于某一角度,而其影响因素分析尚属空白。鉴于此,首先,将影响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因素、政策环境因素、资源配置因素等分解为8个理论假设;其次,基于397份问卷调查结果和SPSS与Lisrel平台,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然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科技资源配置及其投入—产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关外部政策与发展环境、创新主体内部关系对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市场反馈与社会反响的正向作用也较明显。最后,基于SEM路径分析结果,从理顺创新主体间关系、完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中小科技企业“民参军”政策落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加速推进,国家高度重视产学研融合和军民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被确定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针,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供给侧改革效率的强大引擎。在协同与融合理念下,创新生态治理理念和方式,破解科技创新价值困境,建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治理水平、助推新兴技术创新与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国防科技大学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运用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