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颖  杭年丰 《当代经济研究》2005,(9):62-66,F0003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缓慢,存在许多问题。但相对而言,东北老工业基地仍存在某些优势,如特殊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潜在的产业集群优势等。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采取重振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对外开放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连荣  赵冰 《经济论坛》2005,(19):17-19
新一届中央政府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称为“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而且强调前者是中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中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作为一项“国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好制造业基础的再造与发展,使东北地区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带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圈,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作为经济的新增长极,需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群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将这些制造业中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制造企业群。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策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把发展产业集群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联系起来,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提出东北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若干建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产业分工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依托自己原有的工业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环境服务贸易、租赁贸易和生产性服务外包等东北特色的服务贸易,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出发提出了东北地区发展的特色服务贸易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胡爱荣 《技术经济》2004,23(11):30-31
1、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机电工业的主要基地。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分别形成了机床、成套设备、汽车、电机的产业积聚优势。东北地区还有国内高水平的军事工业。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至今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东北装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融入东北装备工业集群化建设,成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齐齐哈尔为例,对东北欠发达地区装备工业围绕主导产业的配套协作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现在正在忍受转型升级的阵痛.生产装备滞后于企业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性因素,亟待改制迫在眉睫.这就需要我们认清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新机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实现装备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为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做支撑,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彻底实现振兴.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凭借其巨大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以及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欧盟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及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石纬林 《经济纵横》2007,(10):65-67,43
产业集群凭借其巨大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以及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欧盟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及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构筑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要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东北三省有互补的自然资源和关联的特色产业,合作发展产业集群能更加突出这一组织模式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合作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提高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聚集力和竞争力.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合作发展产业集群应改变传统模式,同时,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黄一超 《经济师》2001,(9):91-92
中国的西部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地 ,但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资源方面却是比较贫乏的 ,尤其是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战略重点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发展战略 ,才能尽快地发展地区经济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开发性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面临较大的交易费用与违约风险,因此,中小企业通常成为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从而陷入所谓的融资困境;而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出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困境.而开发性金融将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作为信贷约束条件,实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谋求构筑政府、企业、银行和市场四位一体的融资平台,从而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贷款条件(利率和抵押要求等),促使金融交易顺利进行并推动经济主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信用基础,从而形成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以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为例,结合科学发展观就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吉林省开发区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了吉林省开发区成功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提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于芳 《生产力研究》2005,(11):12-13,22
在我国经济建设初期,由于对发展观的不正确认识,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不协调,失衡状况。应对这种状况,新一届党的领导人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符合我国当前形势的发展模式。本文从发展经济学视角,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剖析,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技术与创新的发展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的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该文从对我国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演变进程的实际分析入手,深刻阐述了我国所经历的"五种发展观"和"三种发展方式";论证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实质、内容及其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冯巨章 《当代财经》2007,(11):55-60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从政府介入的角度评估了我国商会的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商会总体上发展是欠佳的,但也有个别发展良好.在通过商会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比较世界各国商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从长远看,我国商会最终选择的发展模式应是介于英美模式与大陆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开发拉动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新 《经济师》2003,(6):115-115,117
在当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历史时期中 ,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只有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才能够拉动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应运而生。着眼于国家级开发区这一特殊区域群体,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等的研究,初步提出今后一个阶段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五个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