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对公共支出的宏观效果评价源于公共财政在宏观经济领域内的职能。本在对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框架的多个模块,并分析了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事后性、长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综述及特点分析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基于考评者对公共教育支出活动的认知。由于教育活动本身以及公共教育支出的复杂性、多维性等特点,不同的考评者会对公共教育支出活动产生不同的认知,从而形成不同的考评公共教育支出绩效的模式和框架。一套指标体系的评价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其评价体系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设定指标体系结构以及正确的选择具体指标,从本质上全面的反映公共教育支出活动的内涵和特征,客观地评价其绩效。目前我国关于公共教育支出绩效的考评工作才刚刚起步,其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还比较…  相似文献   

3.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难点在于在深刻领悟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科学公正的指标体系。绩效的科学度量是保证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基于公共支出的基本程序,设计出四类初始指标。即投入类指标、过程类指标、产出类指标和结果类指标。基于绩效的基本内涵设计出三类终极指标,即经济类指标、效率类指标和效果类指标。初始指标与终极指标共同构成对公共支出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已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公共教育支出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一方面可以检验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绩效状况进行初步的评价。本部分共分为模型方法的选用、指标及数据的选取和实证检验三部分。一、评价方法的选用考评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各种方法在操作的可行性以及结论的科学性方面存在着不同。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本研究报告将对所建立起的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我国各省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  相似文献   

5.
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支出是各级政府履行其必要职能的成本,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是对公共支出的投入、投行、产出及结构业绩与效果的管理,由于公共支出第一环节不同的特点及影响要素不一,对它们的评估方法及指标设计也应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攻府职能转型与公共支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调整是一个逐步压缩经济建设职能和提升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作为政府行为效果的衡量指标,公共支出的变化提供了评价政府职能调整的经验数据。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时期公共支出内部变量的结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实证分析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型的实际效果,并对各种变量影响公共支出趋势的关系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公共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予以客观评价,是实现政府稳定经济增长职能的必然要求。本文总结了中国学者对于公共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效果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比较,希望从中得出一些测算我国公共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效果的普遍结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公共投资手段,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保障支出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是指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在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雏形。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成熟,公共支出的管理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公共财政制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针对我国现行体制下公共支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宏观财政管理的战略高度着眼,提出完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对策,建立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的支出管理体制,对完善公共支出管理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扩大政府支出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将我国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政府支出影响宏观经济产出的传导机制,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出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和宏观产出的实际影响,并区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的不同效果。最后提出要适度扩大中央政府支出比重,加大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支出,保持对科技和教育领域的支持力度,注重货币政策的配合和放宽对私人投资限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8—2006年中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霞  穆月英 《技术经济》2009,28(1):48-5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评估了1998—2006年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的绩效。结果表明: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额度与促进农民增收效率倒挂,即农业科技支出份额最少但其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强,而支农支出份额最多但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弱;各项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未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农民收入公平分配的作用;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绩效在低水平层次上运行。最后,提出了大力增加农业科技支出和农村救济支出、适度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资、迅速压缩农业部门行政费用支出、不断调整公共财政农业支出内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一个含有两类不同产出能力的公共商品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优公共支出结构的依据是公共商品各自的产出弹性.进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3个发达国家1972~2009年的公共支出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常性(资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负)效应.该研究结论为平衡预算下的公共支出结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We investigate whether corruption distort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and taxation on growth through panel data analysis of 75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from 1995 to 2014.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both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and taxation can increase economic growth, in countries with more corrupt governments this effect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支出范围:分析与界定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本文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假设 :政府存在的天然合理性在于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 ,其表现形式不同 ) ,并以此为逻辑起点 ,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公共风险决定公共支出 ;二是公共支出的使命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在此基础上 ,本文构筑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两种基本方法———风险归宿分析法和反向假设分析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利用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针对“财政科技支出—企业技术创新”范式进行分析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加以检验。结果发现,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正向驱动并展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创新动力,即财政科技支出对于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驱动更强,对于非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界分企业生命周期后发现,在企业成长期及成熟期,财政科技支出在驱动技术创新方面卓有成效,但在衰退期创新增益并不显著。此外,政府激励结构是影响财政科技支出效力释放的重要条件。地方政府在“为增长而竞争”导向下,财政科技支出的创新驱动效果被限制;在“为创新而竞争”导向下,财政科技支出能够充分发挥其结构性创新驱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合理规划财政科技支出、完善政府激励体制构架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下,创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业过程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及正外部性需要政府给予积极支持。基于2007-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除西藏外)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地区财政支出和创业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规模对创业活动数量及创业活动质量具有滞后的积极作用;财政支出规模的滞后效应源于财政支出结构的滞后效应,不同财政支出结构对创业活动质量影响的差异较大;同时,创新是提升创业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地区财政创业扶持资金应该从规模和结构上进行调整,重点优化有利于创新的支出结构,为创业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支出行为的空间策略互动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境支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策略互动与时间滞后效应。其表现为相邻省级地区之间环保财政支出行为的互相模仿和路径依赖。外商直接投资和财政分权并不是导致地区间环境支出“逐底竞争”的直接原因。在构建多维度政绩考核体系来引导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同时,建立地区间环境支出的协调机制和对外开放等途径,有利于实现均衡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imple model to examine decisions on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 spending under majority voting. In the model, agents with heterogeneous incomes choose how much to consume and spend on health care and vote for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The health status of an agent is determined by a CES composite of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 expenditure.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voting equilibrium are established. A quantitative exercise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 expenditure and their substitutability in determining the public‐private mix of health expenditure and in accounting for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across a sample of 22 advanced democratic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解析与构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新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行的难点在于如何用一套指标来科学度量公共支出的绩效,因为绩效的科学度量是保证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选择度量绩效的指标也就成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所在。根据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特殊性,能全面有效度量一般公共支出绩效的指标体系应分两层:第一层次就是四类初始指标,即投入类指标、过程类指标、产出类指标和结果类指标;由于初始指标无法直接度量公共支出绩效,所以在这些初始指标的基础上又应构建第二层次的指标,也称终极指标,即效益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和有效性指标或称效力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ageing on public education spending. On the one hand, ageing is expected to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education, a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tirees results in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and, hence, the condemnation of education expenditure. On the other hand, age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ay-as-you-go pension systems, offers incentives for the working-age generation to invest in the public education of the young in order to ‘reap’ the benefits (that is, higher income tax/contributions) of their greater future productivity. Empirical evidence deriv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 fixed effects approach to panel data for OECD countries shows that the increasing share of elderly people has a non-linear effect on education spending. This indicates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Nevertheless, we find that future population ageing, which reinforces the mechanism linking public education and pensions, reflects positively on education expenditure. Furthermore, by disaggregating tot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by educational levels, we observe that this effect is led by levels of non-compulsory education, probably as a reflection of the direct connection to labor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