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各国建筑业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提供了新的管理学分析方法.基于该理论的产业国际化分析,需要对产业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模式有清晰的认识.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模式有生产者、购买者和混合型(中间驱动)三种类型.本研究在对全球价值链驱动类型核心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建筑业全球价值链属于中间驱动类型的结论,这对研究建筑业的"走出去"的国际化升级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过程,全球价值链的二元驱动机制,全球价值链中经济租的产生和分配,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以及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在国内外学者关于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以采购者驱动型的服装产业集群和生产者驱动型的IT产业的制造业领域为切入点,分析了两类产业集群的升级情况,指出了两类集群共同存在的嵌入环节较低、人才缺乏等共同问题.认为要顺利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应当从提升嵌入环节的价值获取能力、强化品牌、开拓市场以及引进人才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升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处于一种从属、被支配的地位。这需要推动产业升级以改善产业的价值链地位,提升产业竞争力。嵌入产业的升级离不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自主创新实施才能逐步市场化,从而全面打破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低端锁定。  相似文献   

5.
张婷麟 《经济论坛》2011,(11):81-8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后,在升级过程中会遭遇阻力。要探索相应的升级路径,需分析其价值链的驱动力模型。本文以格里菲生产者和购买者二元驱动模型为基础,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混合驱动模式,并以浙江省诸暨大唐袜业的产业集群为案例,对其混合驱动模式进行论述阐释并提出了升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GVC)以实现产业升级,获取全球分工收益的过程中,IC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明显受到领先公司战略意图和升级控制的影响,这种锁定效应使IC产业陷入的升级困境。因此,以代工制造模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如何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提升其价值的获取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从高级要素积累的角度探讨IC产业由价值链由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迁的策略选择,以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全球价值链中存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的依附现象,形成俘获型价值链,从而难以实现功能和价值链的升级。实现俘获型价值链的突破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爱尔兰和印度为例,分析了其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论证其实现俘获型价值链突破的程度,并从竞争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多因素地分析其软件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国家借助自身资源、市场等优势和创新,其软件产业正逐渐从价值链的中低环节向中高环节推进,产业链不断升级。产业上发展落后的国家可能借助传统比较优势的提升和新的竞争优势的形成,实现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也是突破俘获型价值链的可能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科技贡献率为抓手,从而形成产业先发优势。其不仅能克服稀缺性资源的瓶颈制约问题,解决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而且还能激发产业转型升级动力。基于微笑曲线理论视角,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目标,着眼于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对接我国不同区域发展特征,探讨不同区域特征下创新驱动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价值链理论阐释了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特征与价值分配规则,产业升级则表现为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升级问题,其前提是依托产业转移,在正确评估产业自身发展阶段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寻找适当的机会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中端嵌入与高端嵌入)。产业升级的路径则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延伸的方向必须结合产业特征,根据价值链动力机制(生产者驱动、购买者驱动与混合型驱动)来确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细分该产业部门的技术特征、企业特点与地区差异。即使是同一产业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在发展方向与战略上将会截然不同,进而升级的方向也不同。作为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地位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总结现有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算方法,然后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总结了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驱动因素,接着概括了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路径。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度方法仍有待探索;二是从主动构建GVC的视角研究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驱动因素;三是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地位升级的路径仍需要结合不同国家的实践,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内外主流的集群升级模式,全球价值链分析范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垄断企业把持的全球性价值链,作为经集群与产业链的两种中间组织有机耦合而成的复合组织,集群式产业链具有"内外兼顾""攻守兼备"的组织优势。集群式产业链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根据要素来源,可以将集群式产业链分为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不同类型的集群式产业链,其演进与升级的路径是有差异的。文章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以集群式产业链为研究对象,从产品链、知识链、价值链、产业势力与治理模式等方面在对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种集群产业链高级化及其升级路径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群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集群式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受到学者普遍关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应以“互联网+制造业”为支撑平台,通过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化,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促进分享经济成长,构建完整的制造业创新生态圈。围绕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转型,通过研究新常态下“双创四众”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及路径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先,构建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绿色技术进步影响中国制造升级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产业高度及出口部门碳生产率3个层面建立中国制造升级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我国内地30个省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升级的影响。考虑到中国制造业以碎片化生产与一体化贸易模式逐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这一趋势,将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实背景纳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即同时考虑来自国外中间品和出口中间品中的隐含能因素,采用基于非径向、非导向的松弛测度方向距离函数测算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①2002-2015年,中国制造升级水平呈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烟斗曲线"态势,并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依次递减,产业高度指数水平与出口部门碳生产率较低是造成中部地区中国制造升级指数整体不高的主要原因;②从整体看,绿色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制造升级水平提升,但其在不同的能源强度地区、经济地带、时段中的影响存在差异,绿色技术进步在能源强度高的地区、东部地区及2009-2015年对中国制造升级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③资本密集度和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对中国制造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与预期相反,市场化程度对中国制造升级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国于20世f690年代首先提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先进技术发展计划和先进制造发展战略。当前,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将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先进制造业不仅要具备先进的制造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还要有完善的创新网络和极强的创新能力。在全球FDI快速流动和制造业价值链不断跨越国境的条件下,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网络在GVC中的有效嵌入。这种嵌入又取决于创新网络治理模式和GVC治理模式的相互作用,以及治理模式所决定的知识转移方式。治理模式与知识转移模式之间的协同促进了价值链从模块间无序耦联、有序化程度提高到模块间整合的动态演进,从而实现了作为动态嵌入式系统的GVC升级。  相似文献   

15.
本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何如此困难?现有相关研究仅仅从市场、技术或单一制造产业视角展开,陷入市场失灵升级悖论。随着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对制造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设计驱动创新为视角,提出设计驱动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设想,藉由设计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和演化,构筑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分析其内在机理并进行案例研究,以此寻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和新路径,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耗散结构的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宏  许可 《技术经济》2006,25(12):68-71
针对资源产业链在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资源产业链现状,以耗散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资源产业链的演进机制,指出促进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动力机制是价值追求和消费需求。研究通过影响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条件以及作用于耗散发生的动力机制,来加速资源产业链升级。最后给出在耗散演进机制作用下加速产业链演进、实现资源型产业链更替和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郑玉雯  邵景峰 《技术经济》2023,42(11):161-177
摘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推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民生作用的纺织业转型升级,破解其“低端化”与“高碳化”双重锁定困境,立足双重价值链视角,基于价值星系理论重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双重价值链嵌入范式,选取波司登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分析方法,演绎新发展格局下纺织业在双重价值链分工中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并揭示其背后逻辑。研究发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价值星系成员的协同合作下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集成产品,是我国纺织业破解双重锁定困境的关键;对纺织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行重组获得高水平自主转型升级能力,是我国纺织业采取主动战略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前提;基于重构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维度价值网络找到自身优势节点进行升级,是我国纺织业摆脱陷入线性升级动力不足和“交互锁定”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研究产业集群非常实用的工具,两者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品牌战略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从而向全球价值链的高价值环节攀升。目前全球价值链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品牌战略的形成、影响因素、创建、实施的途径和建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产业合作模式选择是产业合作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全球价值链成为影响产业合作模式选择的重要方面。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遵循“产业特征定位—产业位势比较—产业合作模式选择”逻辑链提出产业合作模式选择模型,并以福建省主导产业中的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闽台产业合作模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福建省针对闽台产业合作模式选择决策中,化工行业需要采用垂直和水平产业升级合作模式,机械制造业需要采用垂直的产业协同和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合作模式选择的理论拓展与实际应用,对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合作模式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价值链和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可以发现,B2B电子商务平台正在改变产业价值链模式,为提升产业价值链带来新的战略途径。长三角内外产业价值链的正在经历跨边界重组,较为发达的B2B平台环境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以阿里巴巴为例分析来看,B2B平台中存在着国内和国外两类产业价值链的复杂嵌套,而国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基本处在低端位置。B2B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的产业价值链租金是长三角价值链高级化的基本动力之一;长三角未来应有意识地引导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比较聚集优势,政府通过宏观协调,形成发挥B2B平台优势的产业环境,通过B2B电子商务平台激活高级要素,采取全球产业价值链与国内产业价值链并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