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
叶超  曹志冬 《经济地理》2008,28(1):79-82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之一亚当.斯密关于城乡关系的系统理论阐释及其意义,却被经济地理学者忽视了。自然顺序揭示了城乡关系的本质和初始状态,认为城乡之间是一种基于产业分工而形成的互为市场的互利关系,并强调城镇的增设应该与农村和农业发展成比例。发展经济学家忽视了这种初始状态的意义,经济地理学家侧重于空间分布的解释。城乡关系主要受政策—文化和地理—贸易两组变量的制约与影响。特定的产业保护政策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地理条件(主要是临海的区位)的先天差异改变了自然顺序,导致反自然的演变结果和趋势。亚当.斯密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贯穿于他对影响城乡关系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要素的综合集成研究中,非常值得当代经济地理学家借鉴。  相似文献   

3.
4.
5.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平 《经济学》2002,1(2):227-248
“斯密困境”指斯密理论(看不见的手)与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的不能兼容。本用生态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描写市场竞争和劳动分工。斯密困境可以用稳定性和复杂性之间的消长关系来解释。“广义斯密原理”即劳动分工受市场规、资源种类和环境涨落的三重限制,可解释历史上劳动分工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7.
8.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和斯密共同研究的问题之一,比较马克思和斯密的分工理论,对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消除脑体分工、城乡分工和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和完成者的斯密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内容、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方法与立场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足。我们应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劳动价值论,进而探索和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杨玉成 《生产力研究》2003,(2):36-37,42
古典政治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理论 ,它认为社会由诸阶级构成 ,而阶级区分的依据是它们的不同经济职能 ,它们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由其经济利益定位。斯密的社会阶级经济分析有首创之功 ,但因其未能前后一致地坚持劳动价值论 ,无法提供社会阶级关系的适当解释。李嘉图则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阶级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亚.  路德 《经济译文》1997,(5):25-28
  相似文献   

13.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和完成者的斯密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内容、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方法与立场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作为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点和平台;应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发展劳动价值论,探索和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学中的道德内涵——从“斯密难题”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当.斯密提出并系统论证的“经济人”概念并非狭隘范畴,其间蕴涵着“利己”走向“利他”的丰富内涵。在经济学引入道德分析后,“经济人”与“道德人”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使道德成为了经济分析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道德具有利益、合作、契约及公平的经济内涵,“斯密难题”并非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15.
“斯密问题”自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提出,已争论了二三百年,至今尚无定论,但如果把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结合起来考虑,把他的哲学和经济学思想看作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来探讨的话,“斯密问题”其实并不存在。本文对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斯密问题”的源起及存在的意义,指出其对我国构建市场经济伦理制度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观与价值理论的扩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价值的一种全新理解,本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通过对补偿劳动的分析,把环境资源等自然价值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连接在一起,为扩展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探寻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重大发现,至今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斯密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不仅总结了自威廉·配第以来一个世纪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而且还吸收了法国重农学派尤其是杜尔哥的科学成就,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斯密根据他的外在观察法提出了收入范畴,但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收入,并将收入与内在观察法的研究混为一谈,以至于给自己带来灾难。对于斯密的双重观察法,马克思既肯定了他的合理之处,又批判了他的肤浅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社会表面上的收入现象是资本运动内在规定的颠倒反映。据此,对收入进行切近的规定之后,开始研究资本运动,最后又回到收入上,既再现了具体总体,形成了《资本论》的第五大范畴,又批判了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斯密定理不但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不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还是列宁的分工理论,实际上都是对斯密定理的继承和发展。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内容有相近或者一致的理论,如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等;在意识形态层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20.
"斯密困境"指斯密理论(看不见的手)与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的不能兼容。本文用生态文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描写市场竞争和劳动分工。斯密困境可以用稳定性和复杂性之间的消长关系来解释。"广义斯密原理"即劳动分工受市场规、资源种类和环境涨落的三重限制,可解释历史上劳动分工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