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风景特质评价(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作为一种管理风景变化的新工具,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风景特质评价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国土尺度或自然乡野地,对于风景名胜区特质的识别研究尚属空白。介绍了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流程,尝试对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五龙宫景区进行风景特质识别,绘制了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质图,总结了英国风景特质评价作业体系的优缺点及研究局限,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哲理感召,名胜者,在风景资源集中之所,以正名之胜地。中国凡风景必有名胜之理。而中国园林源远流长,以独特、优秀的园林光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具有5个特色,即: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科学的艺术;山水清音,景面文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相似文献   

3.
董杰  杨达源  王鹏  蒋晓伟 《经济地理》2006,26(1):137-139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4.
《江南论坛》2012,(3):72-I0008
无锡梅园横山风景区,南临太湖、北倚横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江南园林。1912年,中国民族工业之“首户”荣宗敬、荣德生昆仲本着“为天地布芳馨”之宏愿,购地筑园,依山植梅,名列中国三大赏梅胜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寻找自然原野在风景园林推动人类健康中的源头 与基本作用,以及基于原野旷奥空间、建立风景感应健康世界 的“元素周期表”为目标,尝试以风景旷奥空间感受及其测度 为主线,探寻自然原始空间环境的健康与疗愈作用。追溯分析 了“景分内外”“景分旷奥”“主客合一”的中国风景源头; 回顾了风景旷奥理论的研究进程,从空间环境促进生命健康出 发,探讨了风景旷奥的健康作用,提出并分析了空旷型、奥秘 型和复合型3种原野的旷奥感受特征及其在生理、心理和精神3 个层面上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揭示了原野旷奥感应对于人类 健康与疗愈的积极作用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1994年瑞丽江-大盈江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由于德宏州旅游发展理念和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尚不成熟,致使风景区的规划开发、资源利用、保护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12月瑞丽江-大盈江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中验收不合格被建设部黄牌警告,要求限期整改,全省仅此一例的现实让德宏的旅游形象受损,基于这样的事实,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风景区存在的转让景区经营权、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风景区大量修建水电站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强立法、完善规划,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收回经营权,加强数字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及创建文明景区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谈庐山旅游经济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文化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的庐山,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1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庐山自然保护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成立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以“世界文化景观”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以“冰川标本”的独特地质景观,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2002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相似文献   

8.
《欧洲风景公约》是第一个将风景作为规范对象的国际公约,这标志着“风景”概念从科学知识转化为行为规范,并成为跨国治理的政策工具。欧洲风景公约作为“软法”的本质特征是其规定性与确定性,精确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是公约文件的基石。从法规文本解读的角度全面阐释了公约的风景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深入解析了公约的总体措施与行动框架,评述了风景知识与风景行动的相互关系;并对公约在国家层面实施的干预机制、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解释。  相似文献   

9.
邢章萍 《经济月刊》2009,(11):95-95
值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一周年之际,10月19日,“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等2家单位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为全国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等26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  相似文献   

10.
《经济纵横》2004,(10):56-60
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和“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是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座让诗仙李白感慨“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天下名山,因济公“活佛”出生于斯,增添了一道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标准vii是UNESCO用以评价遗产地审美 价值的重要准则,由标准iii演化而来,从文化与自然美的混 合评价转向了仅对自然美学特征评价。选取以标准vii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145处项目(1978—2017年),通过扎根理论 及分析,总结其运用特征、演化趋势和动因考辨。研究发现: 1)地区层面,不同地区运用标准vii所关注的审美价值具有差 异,如非洲关注色彩美学,欧洲和北美强调风景特质组合,亚 太地区重视强烈的自然文化关联、动态变化和组合关系,南美 和加勒比地区注重审美体验;2)词频运用层面,标准vii在各 地区的词频运用差异显著,各地区使用词频最高的为关于美的 “形容词”,除欧洲之外,其余地区代表“之最”特点的词频 次之;3)评价要点层面,欧洲和北美的风景特质评价具有很 强的特点与范式。最后解析了标准vii运用趋势与18世纪以来 的美学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标准vii的全球普世价值 与地区价值认知以及标准vii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世界遗产标准vii是UNESCO用以评价遗产地审美 价值的重要准则,由标准iii演化而来,从文化与自然美的混 合评价转向了仅对自然美学特征评价。选取以标准vii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145处项目(1978—2017年),通过扎根理论 及分析,总结其运用特征、演化趋势和动因考辨。研究发现: 1)地区层面,不同地区运用标准vii所关注的审美价值具有差 异,如非洲关注色彩美学,欧洲和北美强调风景特质组合,亚 太地区重视强烈的自然文化关联、动态变化和组合关系,南美 和加勒比地区注重审美体验;2)词频运用层面,标准vii在各 地区的词频运用差异显著,各地区使用词频最高的为关于美的 “形容词”,除欧洲之外,其余地区代表“之最”特点的词频 次之;3)评价要点层面,欧洲和北美的风景特质评价具有很 强的特点与范式。最后解析了标准vii运用趋势与18世纪以来 的美学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标准vii的全球普世价值 与地区价值认知以及标准vii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源于名山大川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将自然和文化高度融合,不仅保存了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孕育了极为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等高超的生态伦理和智慧,对民族的宇宙观、国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的象征、思想的载体、精神的家园、文明的诗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应该作为和谐发展的典范、文明互鉴的使者、美丽中国的代表以及美好生活的家园,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作为保护地体系中的独特类型,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建立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风景名胜区也名列其中。坐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风景名胜区在诞生起源、演进主线、认识论与方法论、核心价值与功能特征等诸多方面,有着自身内在的特质。只有建立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国的景观生态资源特征优势,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俊佶 《江南论坛》2013,(12):57-58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风景名胜区文明建设不仅是人们更好地享受自然、领略文明、陶冶情操的要求,更是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诚信建设是构成风景区文明有机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因此,全面考察诚信建设与风景区文明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诚信是风景区文明建设的基石首先,诚信是构建有序安定景区的内在要求。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文明建设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支持和维护。  相似文献   

17.
黎明 《发展研究》1997,(5):42-43
众所周知,风景资源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好风景名胜资源是武夷山风景区的首要工作,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是切实有力保障风景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好武夷山风景区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体制机构的问题、有山林权属的问题、有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提高人员素质的问题等等,但就我们景区管理队伍而言,我想,关键要实现“二个方面转变”,一是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将景区管理人员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  相似文献   

18.
试论风景区划——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的提出常常迫于实践的需要,对“风景区划”的探讨亦是如此。现代旅游业在全球范围的兴起,要求人们按不同的地域空间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绝大部分旅游区本身就是风景区,或依托于风景区发生、发展,就是鲜为人知的新辟旅游区,人们也力图把它建成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风景区。但旅游区与风景区之间还能划等号。因为风景区属旅游区的前提性研究。加之,风景本身各构景要素具有程度不同遍在性特征,故风景区划的研究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广义的风景区划包括两大内容:第一,要求在大区域范围内,对风景资源作系统全面的调查,摸清资源的数量、规模、分布和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近40年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全国9批共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案例,从理论层面探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风景名胜区以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为根本,以“自然和人文交融”为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上东多南少,面积上西阔东疏,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有重要的空间对应关系。进而提出了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布局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古村落地域性的传统 文化景观基因及其内生机制对于推进古村落的有效保护与活 化意义重大。集佛山14个古村“八景”文本,引入文化生态 学理论和“四层一体”的古村落分析方法,透过景观元素的 析取与分析发现:“八景”集合是一个完整的地域性文化生 态系统,既表征了地域性文化基因,又自成体系,且与环境 “互适”发展。这启示我们:古村落的保护当以整体性为原 则,其活化实践当兼顾自然生态、乡村产业、村民组织与乡 村文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