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银行保险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保单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保险公司是委托人,银行是代理人,由于双方的利益冲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委托代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委托代理理论研究表明:一方面委托人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模型,按风险共担(risk—sharing)原则激励代理人,使双方的目标尽量一致;另一方面尽量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詹朝军 《技术经济》2003,22(4):36-38
<正> 一、造成监事会功能失效的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缺陷。现代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根据该理论,公司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由于代理人的行为是理性(或有限理性)的,且是自我利益导向的,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在公司运作中需要  相似文献   

3.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问题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  相似文献   

4.
张双才 《经济论坛》2000,(24):19-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经理由查事会聘任,股东与经理之间(通过董事会)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经理)都有行为能力的前提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原因,可能出现代理人员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即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应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管理者进行激励应贯彻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代理关系的本质体现为各方经济即财务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均是理性经济人,各自目标不一致,且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代理人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他们利用私有信息从个人利益出发,选择不利于委托人的利己行为,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委托代理各方利益的相互冲突,从而降低经济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据现代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也是国有银行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基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条件是信息不对称,原因是利益不一致.也就是说,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上的不一致,代理人就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有利条件,为自己而不是为委托人来谋取最大化利益,从而有可能对委托人的利益造成伤害或造成效率损失.有效解决国有银行委托-代理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设计科学的委托-代理机制,并通过该机制抑制不良贷款的再生.  相似文献   

7.
贺琼  王磊 《当代经济》2006,(17):91-92
一、引言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以,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否则代理人做出的决策通常不是最优的,这就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委托人怎样在缺乏全面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制定一套激励报酬机制,使代理人在为自己的利益努力的同时,能自愿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效劳.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代理关系的本质体现为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即财务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均是理性经济人,各自目标不一致,且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代理人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他们利用私有信息从个人利益出发,选择不利于委托人的利已行为,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委托代理各方利益的相互冲突,从而降低经济的运行效率。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方法是建立和完善财务控制,这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丽芝  陈志华  齐鑫 《经济师》2005,(12):53-54
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由于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出现道德风险的情况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对山西票号成功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提出建立集体惩罚机制在成功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必要性,建议我国尽快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内生风险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就如何处理委托代理关系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委托人(所有者)和代理人(经理人)之间既需要合作又存在冲突的现实情况,为“没有显著控制权的所有权和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命题成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到逻辑支撑。传统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委托人作为“强势群体”;而代理人作为“弱势群体”,却拥有“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效应函数)经常不一致,在委托人看来,代理人做出的决策不是最优的,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因此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协调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基于这种认识,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搭便车和信号显示等方面解释了代理成本的节省和分担问题,从而从理论上为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纷纷实施高管年轻化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分析和检验了年轻高管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理。本文基于“个体认知观”和“代理冲突观”展开理论推演,采用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发现,年轻高管会显著加剧企业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且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进一步针对具体作用机制的检验发现,年轻高管在投资决策中选择了更多能迅速提升个人收益的风险性投资项目,但在不能迅速提升个人收益的风险性投资项目上与年长高管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年轻高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效应仅仅存在于高管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样本企业,且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显著抑制年轻高管的股价崩盘风险加剧效应。这表明,年轻高管个体认知层面的风险偏好被其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的代理冲突所扭曲,进而为年轻高管风险偏好的“代理冲突观”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纷纷实施高管年轻化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分析和检验了年轻高管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理。本文基于“个体认知观”和“代理冲突观”展开理论推演,采用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发现,年轻高管会显著加剧企业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且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进一步针对具体作用机制的检验发现,年轻高管在投资决策中选择了更多能迅速提升个人收益的风险性投资项目,但在不能迅速提升个人收益的风险性投资项目上与年长高管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年轻高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效应仅仅存在于高管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样本企业,且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显著抑制年轻高管的股价崩盘风险加剧效应。这表明,年轻高管个体认知层面的风险偏好被其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的代理冲突所扭曲,进而为年轻高管风险偏好的“代理冲突观”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四省区 2 2 0家非国有企业为例 ,本文考察了决定企业间信任程度的各种因素 ,并分析了它们影响信任程度的不同作用渠道以及相互关系 ,从而实证检验了信任形成的“双方关系论”、“关系网络论”、“法院论”和“政府论”。T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 ,企业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纠纷信息的有效扩散等因素都显著提高了企业对第二大客户的信任程度 ,而可能中断的业务关系以及缺乏约束合同纠纷的有效机制起到了负面作用。以上因素对信任程度的影响随业务时间长短而异 ,而且彼此之间可能相互独立、补充、或替代。研究发现支持了“双方关系论”和“关系网络论” ,否定了“法院论”和“政府论”。政策含义强调了适度的市场竞争、利用社会关系网络、保持信息传播的通畅等措施对加强信任的重要性 ,同时也指出了司法改革应当考虑到它会影响市场竞争与信息扩散因素对信任程度的不同作用 ,因此需要寻求均衡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缺陷在于:不能由不完全契约导出将“剩余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赋予特定一方的结论;动力机制不足以解释企业发展的事实;委托代理和产权理论不能解释资本主义企业的合理性。20世纪末以来的社会经济基础日益凸现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缺陷,知识在理解企业的性质和组织上具有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15.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a necessary step in gaining deeper knowledge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over time, and it i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the research agenda of institutionalism. Institutional change can be studied using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approaches. We study some of the main approaches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riginal economic institutionalism and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First, after comparing the approaches of Émile Durkheim and Thorstein Veblen, we focus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instrumental value theory and other original institutional traditions in the stud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Second,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mproved on the weak points of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regard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ncorporated the “institutions-as-rules” approach (Douglass North) and the “institutions-as-equilibria” approach (Avner Greif, Masahiko Aoki). We analyze both approaches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Furthermore, we present an updated nonintegral overview of approaches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show several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original and new institutionalisms, and conclude that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different theori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relevant and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historiography of two episodes in history—the scattering of plots in the open fields in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transition to the factory system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o shed light on the use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economic history. In both of these episodes, economic “just-so” stories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What animated intellectual innovation in both cases was a bold conjecture about the raison d’être of a puzzling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But what ultimately enriched our understanding was the process of conjecture and revision those conjectures set off. In both episodes, the revised conjectures that best withstood criticism and revision were those that saw the phenomena not as static snapshots of economic agents confronting an economic problem but rather those that embedded the phenomena within a larger economic problem and within a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In the end it is an accoun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what I call the good old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at connects the us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explain puzzling historical phenomenon wi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addressing the big questions of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疫情的冲击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的认知,需从理论上对经济衰退的原因和机制重新认识,特别是对疫情之下“非常态经济”及其与“常态经济”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疫情的冲击亦暴露出现有的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推动经济的转型,打造“灾害适应型经济”。本文基于辩证思想,从负面和正向两个方面来研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充分发掘新动能,利用新机会,推动中国经济向“灾害适应型经济”转型,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疫情的冲击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的认知,需从理论上对经济衰退的原因和机制重新认识,特别是对疫情之下“非常态经济”及其与“常态经济”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疫情的冲击亦暴露出现有的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推动经济的转型,打造“灾害适应型经济”。本文基于辩证思想,从负面和正向两个方面来研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充分发掘新动能,利用新机会,推动中国经济向“灾害适应型经济”转型,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velops a two-tier concept of rationality which broadens the orthodox notion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in economics. In the first section, I conceive the idea of “background rationality” to consist in the ability to act normally, i.e., according to social conventions appropriate to the context. Background rationality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exercise of its instrumental counterpart.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this for economic phenomena are investigated in Section II. The third section draws parallels between the approach to rationality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and Thorstein Veblen's notion “habits of thought”. I argue that a viable concept of rationality must itself be subject to explanatory scrutiny and justification and not merely posited as given.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explores a social economics centered on the normative value of human dignity.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the concept. In the process, great weight is given to Alan Gewirth's “dialectically necessary argument” for human dignity, grounding the concept in human agency. The second part explores some of the apparent major implications: a rejection of both positive methodology and cultural relativism; the questioning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the efficiency norm; much of commercial advertising;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It also serves as a critique of the Kaldor-Hicks criterion, the institution of the wage system and of an unqualified application of cost-benefit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