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 ,经济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同时又不断地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需求 ,这就大大地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 ,在创造、推广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上 ,科技创新又不断地促进经济增长 ,并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与动力。现代经济的增长不是更多地依赖资本和劳动力 ,而是极大地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 ,这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当代经济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当…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F0002-F0002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通过创新的途径来实现。为了探索创新经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中国政府创新网将于2007年5月在武汉组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8—9日,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中国政府创新网和浙江海洋学院联合主办的“创新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海洋经济论坛”在浙江省舟山市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以来 ,美国经济已持续8年增长 ,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增长率较高 ,1997年为3 9% ,1998年为3 3%。美国经济的这种持续增长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因此倍受世人关注。人们不禁要问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 ,为什么美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美国经济积极适应了全球化的趋势 ,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 ,世界各国在资本、贸易、金融、劳务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 ,…  相似文献   

5.
人才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高增长,人口红利功不可没。但近年来,人口红利效应已呈现出衰减迹象。这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值得认真重视。对此,我们提出,应当未雨绸缪,早作应对,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解决就业难问题、培养高层次带头人才以及加快人才管理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把中国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提升人口素质:西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西部开发的内外部背景着手分析,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角度论证,人口素质是西部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进而提出引进人才改善西部人口素质的增量结构,发展教育提升本地人口素质的存量结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思想,借鉴Aghion创新模型分析方法,揭示创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运用中国1998—2015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3SLS法和联立方程模型对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中介作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是存在的;(2)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创新的影响强度较大,东部地区所处的创新阶段更加领先,进一步突破前沿技术,容易遭遇瓶颈;(3)理论和实证的政策性意义在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突出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产业内部技术创新的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货币长期中性"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俊伟  何静  孙蓉 《财经研究》2001,27(11):59-64
本文强调货币中性与货币非中性两个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前者指明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不在货币而在技术与制度,后者则为短期内保持经济的平衡提供了政策工具。在分析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实证研究应建立在理论与实际的基础上。我国经济的实际问题是生产效率增长乏力。解决的出路是技术的创新与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经济与科技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杠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内生联系。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驱动器,加快构建长株潭一体经济快速增长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增强聚集效应、创造科技创新扩散机制是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4):F0003-F0003
2007年5月26—27日,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中国政府创新网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协办的“创新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该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吴勇 《广东经济》2006,(12):27-30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比如,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但从上个世纪后2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经济制度的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据相关的人力资本理论,阐述人力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并在分析中国人力资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快人力资本形成、加大热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英东 《当代财经》2006,(10):16-20
近代以来,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制度变迁具有逆序演进的特点。这种逆序的制度变迁模式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种种问题的根源。实现产权、市场、国家的互相制衡和良性互动,才能真正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体制硬核”,保障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增长模式会导致投资效率低下和产能过剩,难以继续支撑我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构建了由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构成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资本投入数量、提高资本投资效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持续增长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然而,在不同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有所不同,即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类型。在工业化初期,总量矛盾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来实现,称为要素推动型;工业化日趋完善阶段,面对需求结构效应乌泼的产业结构变动,资本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大量流动。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增长,称为投资推动型;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呈现出明显的一元经济结构特征时,前两阶段的主要矛盾已基本解决,这时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称为创新推动型。分析创新推…  相似文献   

16.
回顾和总结了中国体育经济近20年发展中的六大创新与实践,阐明了创新是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提出了未来中国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注重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科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力韧性,既可以坚定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信心,又可以为当前创新宏观调控思路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力韧性为多重因素所作用,受多种经济学理论共同支撑。经济增长力韧性其内生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经济体自身特点;其外生因素包括政策体制、社会、文化等。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力韧性,克服其脆弱性,必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纵向推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模式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介绍了古典经济学、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提出的经济增长推动模式后 ,分别对其做了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 ,在肯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结论正确性的同时也批评了上述模式理论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上的局限性。同时 ,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并推导出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而不是相反和直接导致经济增长的是技术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两点结论。据此 ,本文作者提出了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纵向推动模式 ,并就这一模式的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增长,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能否成功跨越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值得关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是创新乏力。因此,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就是依靠创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是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20.
宋晶  高旭东  王一 《技术经济》2017,36(12):23-29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等服务机构,以及各类创新环境和资源要素共同形成的网络化复杂生态系统,并将创新生态系统划分为创新主体、服务机构、资源要素和创新环境四个维度。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内涵界定和构成划分,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支撑作用,经济增长对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