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是发达国家国防工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尚未就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依据学界对国际化和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解,界定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基本路径区分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揭示军用民用产品跨国贸易、军民品跨国研制生产、军事民用领域跨国投资、军民领域跨国经济合作、军民标准运用跨国对接、军工民用企业跨国联盟等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内涵机理。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军民两种资源优势、发挥国内外军民两个市场作用,从而加快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高国防工业发展质量效应。  相似文献   

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是发达国家国防工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尚未就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依据学界对国际化和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解,界定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基本路径区分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揭示军用民用产品跨国贸易、军民品跨国研制生产、军事民用领域跨国投资、军民领域跨国经济合作、军民标准运用跨国对接、军工民用企业跨国联盟等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内涵机理。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军民两种资源优势、发挥国内外军民两个市场作用,从而加快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高国防工业发展质量效应。  相似文献   

3.
国防工业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也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集中体现。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问题,指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体现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最后,借助模糊集算法、经济贡献率法、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军事力量及军事优势的重要科技和工业基础,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动力,是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当今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日益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防工业走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有助于扩大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提高自主创新效率效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实现,主要是基于科技扩散集成效应、优势叠加倍增效应和共享协同互动效应。为更好地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加强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孟涛 《经济论坛》2012,(1):113-117
本文剖析了军民融合及资本运作的含义,由现阶段国防工业和军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引中开来,提出以资本运作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方式及有效的手段,阐述了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需注意的问题,以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包括军民融合广度、融合层次、融合深度。构建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指标权重计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值。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受军民融合主体经济效益、军民关系制度安排和军民技术双向转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提高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需提高融合主体的经济效益,完善军民关系制度安排,畅通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7.
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楚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131-135
冷战结束后如何实现军事经济与地方民用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项关系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在探索新形势下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逐渐形成了美国"军民一体"、日本"以民掩军"、俄罗斯"寓军于民"、以色列"以军带民"等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有:建立军民融合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健全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有利于军民融合的统一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上对国防与民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呈现新的趋势,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化、转移的特征和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上军事强国的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化与转移各有特点与规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防工业技术及产能在新的国防科技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迅猛。军民融合技术的转移形式也由原来单纯的"军转民"模式向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化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防工业,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不仅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因而对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有了更好发挥国防工业优势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迫切要求把国防工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之中,努力探索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有效实现模式。依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不同,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主要有延伸裂变模式、纳入聚变模式、互动扩张模式、集群衍生模式和优化升级模式等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直接关系着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属于政府高度管制的行业.当前,军民融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防建设发展模式,而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是实现军民融合的有效路径之一.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面临着诸多壁垒,因此要通过制度创新来积极推进民营企业的进入,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国防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其军民制度经历了军民分立、军转民、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再到军民融合的发展演进历程,与之相应,国防市场结构经历了由完全垄断向寡头垄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研究认为,我国国防工业目标市场结构模式应该是以(混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为主体,同时包括一定范围的完全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在内的市场结构形式;后两种市场在整个市场结构中处于辅助地位,决定国防经济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主体市场结构是(混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质性数据分析法,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21篇军民融合案例文本为样本,提炼高频词并总结了具体领域推进军民融合的典型模式及其内涵特征.同时,基于范畴编码分析,比较了四川省和西安市两大典型区域军民融合的推进现状,梳理了不同类型主体推进军民融合的路径.结果 表明,军民融合在科技、制度领域的成效较为显著,而金融、人才等领域的要素支撑和市场培育不充分.建议未来充分依托当地军工资源和发展基础,形成多主体积极参与互动的氛围,分类总结可复制推广经验,并加强短板领域的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13.
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评估指标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依存和影响关系。考虑到评估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性,运用DEMATEL ANP方法,从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策略、环境3个方面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物质条件是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军民融合的重点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二者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企业,而企业内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对军民融合的适应性是其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初步迈入中等级别,但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评估指标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依存和影响关系。考虑到评估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性,运用DEMATEL-ANP方法,从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策略、环境3个方面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物质条件是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军民融合的重点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二者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企业,而企业内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对军民融合的适应性是其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初步迈入中等级别,但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军民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内容,其影响因素众多繁杂,运用科学方法厘清军民技术融合影响因素和影响过程,为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对于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增强国防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将军民技术融合系统分为技术转移、技术创新、技术标准3个子系统,通过分析3个子系统间关系,界定军民技术融合系统边界,构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航空航天业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政府政策、技术标准、发明专利对新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是影响军民技术融合的重要因素,进而揭示各变量与军民技术融合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军民技术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技术的通用性和电子信息产品在现代国防中的作用决定了军民融合是现代国防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有效方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军民融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央和地方军工企业广泛进行民品生产,非军工企业也为军事采购提供研发、生产和维护.但是,也存在部分领域的军事采购需求难以通过市场供给满足、军事采购税收优惠覆盖面相对较小、国防采购价格偏高和军工企业人才流失等问题.因此,需要在保留必要的军工电子信息企业的基础上,适当拓宽军事采购税收优惠的范围,调整采购定价方式,并完善军工电子领域的人才保障机制,保证我国国防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的低价保质保量供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国防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防工业(人民军工)先后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要求走过不同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兵民一致、兵民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探索时期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8.
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关键环节和先导领域,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未来,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在目标定位、规划引领、机制设计、重点领域等方面已逐步清晰。在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从军民用技术特性、产业组织形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出发,深入总结比较分析军工优势技术溢出、民用先进技术转移、军民技术双向循环3种军民科技融合模式,有助于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9.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军事高科技在民用领域内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军事技术“嫁接”到民用领域,使民品得以跨越式发展,军事技术溢出对民用领域的深远影响受到广泛关注。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及新经济地理理论,将军事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放在同一个框架下,探讨国防科技工业通过军事技术溢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逻辑及机理,并辅以中国案例进行阐释。通过分析可知,在中国某些区域内可以通过军事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在于满足军事技术溢出的前提条件及具备通畅的军事技术溢出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