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伍佳妮 《技术经济》2017,36(4):23-29
通过文献研究,将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资源支持和绿色营销能力6个因素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基于来自国内262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和绿色营销能力5个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综合绩效有正效应且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models cooperative R & D involving the universi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irm, using a linear programming forma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operative structure or, “Who does what?” Both prime and dual are discussed. Sensitivity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as analytical tool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ncertainty and returns to scale on the optimal mix or structure of cooperative R & D. The value of the approach is both heuristic and analytical. Some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approach are discussed briefly.  相似文献   

3.
In this study, we place green innovation in a broad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mmercialisa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text to test hypotheses in three areas: (1) the internal vs external drivers of green innovation; (2) the effect of green innov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3) the role of channel structures (the degree to which producers sell directly to consumers or businesses) in making green innovation more productive in terms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To test our hypotheses, data from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among 123 wineries is us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ernal drivers, i.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 particular, play a greater role than external drivers (e.g. government and regulatory pressures) on the adoption of green innovation strategies. Producing and using organic products and processes and recycling activities are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direct positive impact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also confirm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hannel structures: the benefits of green innovation in terms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are larger when firms use more direct sales channels (selling wine directly from the wine cellar to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相似文献   

4.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是“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10—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资助与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①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②政府资助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和轻度配置过度时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但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严重过度时具有消极作用;③政府资助在约2/3的省级区域表现为积极作用,其余表现为强弱不同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形成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动态检测机制、构建政府资助创新活动的分级分类工具体系、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力度,以实现创新人力资源高效自主配置。  相似文献   

5.
We consider one polluting industry in an open econom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mplements a policy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by induc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reduce toxic emissions. The emission-reducing innovations are developed through firm-specific costly investments. Under different hypotheses on market structure (perfect competition, Bertrand and Cournot oligopol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ce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subsidize innovation. The appropriate subsidy scheme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the government and according to market structure. If information is asymmetric, the subsidy must include the information premium necessary to separate different types of firms.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本文以2012-2016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一定制度情境下二代涉入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代涉入会抑制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发生二代涉入的家族企业会更重视约束型社会情感财富,而该类社会情感财富会导致家族企业对创新投入持保守态度;制度环境对二代涉入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从而会缓和二代涉入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政治关联对二代涉入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从而会加剧二代涉入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据此,本文建议:发生二代涉入的家族企业不能为了加强对企业的控制而排斥引入外部优良人才或外部投资者,创始人应该注重二代成员对家族企业归属感等的培养,提升二代成员对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意愿;政府和家族企业必须共同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藉此完善家族企业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家族企业应当尽量避免政治寻租等行为对创新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Since the passag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Law in 1999, Taiwanese universities have taken a more “scientific-economic” approach to protect and commercialize their research. This research mainly examines innovation activities such as patenting, licensing, and incubated startups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The “scientific-economic” framework used to analyze the strategic aspects influencing these academic innovations includes (1)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ial capabilities, (2) the strength of external industrial partnerships, (3) the university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4) government research policy. Four hypotheses were developed.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a questionnaire with all 122 HEIs in Taiwan surveyed.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ial capability, HEI-industry partnerships, and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re useful to distinguish the university'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 patent grants, licensing incomes, and firm incubation. Also, government support on research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in academic innovation. Manageri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managing innovation effectively in universities were drawn.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基于制度观视角,以2008-2011中国科技部数据库中400多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考察政府参与在企业外部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府参与主要通过知识渠道正向调节企业外部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政治关联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发现,隶属于较高层级政府的国有企业和具有政治关联的非国有企业更易获得广泛的政治资源,从而实现更好的创新绩效。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可以从有效配置政府创新资源方面着手,促进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搜索实现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技术和资金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要素,采用2014-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数据,对技术信息获取、政府科技资助是否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信息获取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积极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活动有明显“抑制效应”;技术信息获取与政府科技资助协同作用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对厘清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能力是“扶持效应”抑或“抑制效应”,及如何建设技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制定政府科技资助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资金可得性、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3个方面衡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以黑龙江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调研对象,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支持作用的概念模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政府行为对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培育市场资金供给主体类政府行为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是降低投融资信息不对称程度与分散(降低)企业创新风险类政府行为,而财政直接支持类政府行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由此提出基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的黑龙江省政府行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企业自主创新是未来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上,是政府为主,还是市场为主?通过考察我国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到,我国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并没有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探究国际经验,成功的推动模式却更多地选择了市场主导型。而另一方面,市场主导是以商业银行为主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这又是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点,在国际上同时有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可循。这就在我国路径的选择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希望可以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制造业375家企业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区域金融中介发展、政府干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政府干预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政府干预越强,金融中介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相关性越弱,较强的政府干预会削弱金融中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结论,就如何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出了相应的金融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可以有效理解、引导、评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创新资源配置的重点,必须遵从“两力原则”,即“有能力、有潜力”;创新模式的确定主要根据技术梯度和技术地位特征进行分解;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相互作用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核心。本文还从比较优势、定位原则等方面对技术推动还是需求拉动、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大企业创新还是小企业创新、颠覆性创新还是渐进性创新、传统产业创新还是新兴产业创新、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还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等六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15.
探索政府—市场协同创新推动能源结构替代的有效路径,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能源约束趋紧问题,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长期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政府创新投入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互动关系出发,提出政府—市场协同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避险守成、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和协作共谋4种情况,进而基于“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结构双重替代进程,构建能源结构双重替代指数,并利用2009—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结合门限回归模型,对不同情况下政企投入行为驱动能源结构替代进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与企业创新投入加大总体上能够推进能源结构替代进程;在政府与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同阶段,各创新变量的作用表现出较强异质性;政府—市场协同创新存在一定程度的系统失灵问题;在油气替代煤炭进程中,多数地区创新投入存在动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一直存在争议。与以往从资源视角探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不同,基于信号理论视角,以2012—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剔除非研发补贴的噪音并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实证检验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政策效应,以及企业层面制度因素(产权性质)和区域层面制度因素(制度环境)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释放的积极信号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相比于国有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强;制度环境越好,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越强。研究理论丰富了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和信号理论相关研究。同时,研究发现,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额度,不断深化所有制改革,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外,企业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研发补贴信号的杠杆效应,拓宽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17.
专利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以在华机构获得的美国授权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数量、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专利质量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我国大陆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我国创新能力基础虽然薄弱,但发展迅速,尤其电子、信息、控制领域技术发展迅猛;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创新能力差距悬殊;台控股企业创新优势明显;大陆地区获得美国授权专利的质量分布不均衡。建议:我国在创新政策的制定上,应认识到专利数量和质量不是对立的;政府在资源配置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区域之间存在的不均衡性;在对待创新能力在技术领域分布的不均衡性问题上,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应从基础领域和重点领域两方面,扩大我国专利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2010-2017年中国129家民营科技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动态分析和评价政府创新补贴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价值实现两个阶段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短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从长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创新价值实现的方差贡献更大;第二,企业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产出对后续政府补贴配置均有积极正向反馈作用,但政府更关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第三,前期技术创新对后期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实现对新一轮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2010-2017年中国129家民营科技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动态分析和评价政府创新补贴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价值实现两个阶段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短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从长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创新价值实现的方差贡献更大;第二,企业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产出对后续政府补贴配置均有积极正向反馈作用,但政府更关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第三,前期技术创新对后期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实现对新一轮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9-2018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重点分析了空间视角下消费结构升级、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多重关系。研究发现:①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呈现U型关系,即在消费结构处于较低阶段时,其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呈负相关关系,而当消费结构升级到一定高度,这种负向关系转变为正向关系;②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科技创新水平较低时,政府支持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当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支持开始成为制约因素。在考虑发现①的基础上,可以认为政府支持下呈现的倒U型曲线与消费取向的阶段性变化密切相关,即当消费结构处于较低阶段时政府支持发挥了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而当消费市场转向有利于创新发展时,过度的政府支持会对自由市场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不利于创新能力发展;③在空间溢出上,地理距离矩阵下呈现出与发现①和发现②相似的关系,经济距离矩阵下呈现出与发现②相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