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是创新系统中的一个研究方向,以往用演化博弈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忽略了科研机构的行为选择。除了考虑企业的行为选择,还考虑了科研机构对自身科研成果的两种行为(隐瞒与不隐瞒),在此前提下进行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用matlab/simulink进行模拟仿真,得到3种不同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合作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必然趋势,政府激励行为将促进企业合作创新.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激励行为、企业的合作创新决策和产量竞争行为三者的内在关系,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管理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建筑企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偏低的现状,运用协方差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与内部创新要素管理、合作创新管理行为间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问卷的数据。发现建筑企业的合作创新管理与内部创新要素管理行为之间存在表里配合关系,它们共同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但前者的影响程度相对于后者较弱。增强对人才、知识和资金等技术创新要素的管理能力,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等组织间形成和发展合作创新网络,将是未来改善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促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建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稳定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针对创新行为内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特征,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分为酝酿期、接洽期和运行期3个阶段,提出了从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管理协同3个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度评价来测量协同创新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7-2010年全国产学研合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总体合作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学研合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产学研合作模式正在形成,但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综合合作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还有待提高。因此,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可以通过横向比较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投入产出要素结构和纵向比较自身产学研合作状况,制定出符合技术有效与规模有效的合作优化方案,提高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苗芳  郑逢波 《经济师》2007,(8):24-25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问题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创新要求。国际技术领域技术合作的新趋势和国内技术资源配置的状况都促使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强化各种技术转移措施和机制,以促进科技界和经济界的技术合作。但技术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特性会在合作各方之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合作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文章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技术转移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并研究通过恰当的契约设计来防范机会主义行为。文章的研究表明,提成费合同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发送机制传达技术提供方的真实技术水平信息,但技术提供方要为自己的信号发送努力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组建以来,中国化工集团采取"技术合作+反向并购"方式打造利益共同体,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提升企业国际化运营能力,先后完成了包括收购瑞士先正达在内的9次大规模海外投资,形成了中国化工海外投资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化工集团的创新发展,使其成为全球化工行业的翘楚。通过梳理总结中国化工集团海外投资中的经验与问题,对我国企业如何通过海外投资推动创新发展进行反思。基于中国化工海外投资模式的具体做法、遇到的问题、推广局限性及潜在风险提出相关建议:以"技术合作+反向并购"作为纽带建立长期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加强政府间沟通与交流,消除政府扭曲市场的行为误解;积极实施创新人才交流项目,放宽企业、科研机构在人才方面的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法国主要研究与创新政策、计划,国家创新体系改革进展。主要优势技术领域及国际科技合作等。长期以来,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公共科研机构一直主导着法国的科研,大学在国家研究与创新决策中影响较小。推进高校自治改革旨在强化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大学和企业、公共科研机构的伙伴关系。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法国前瞻布局新兴战略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法国政府持续强化研究与创新的积极政策和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验方法,以网络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行为为实验背景,模拟了不同初始资源组合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探讨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的资源投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会根据自身及网络中其它企业的资源禀赋水平调整在合作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且初始资源水平的差异性会直接影响到网络条件下企业技术合作创新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及其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群内的企业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企业在业务的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应用博弈论原理分析了高技术企业集群中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策略性行为,证明了企业在创新阶段是趋于合作的,并进一步分析了集群中促进企业创新合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以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的新视角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并得出新的观点:改革第一阶段,科技资金配置和创新效率未有效改善;外部技术产业化和内部研发成本高企,导致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内部科技机构的收效甚微;企业主要依赖技术改造积累创新能力。第二阶段,强制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同时降低了技术产业化、内部研发和技术市场交易的成本,明显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和科技资金份额;科研机构的效率虽提高,但低于企业,原因是其人员和设备的效率都较低。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合作创新过程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补充和改进,建立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模型,并对企业合作创新每个阶段涉及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较多关注企业创新行为,且将创新行为视为同质化创新实践,难以解释企业多样化创新行为选择及绩效差异。通过对两家社会导向性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发现:(1)企业仅采取技术创新或社会创新行为模式不能为其带来高绩效;(2)社会创新导向企业经历初始期、转型期两个阶段,对比两阶段创新行为发现,企业经历由单一模式向双重模式转型,各阶段价值创造分别呈现单一价值追求、价值目标重构和共享价值追求逻辑。构建企业创新行为模式转型实现共享价值的总体分析框架,解析社会导向型企业的创新行为转型过程,探究外部社会需求在各阶段转型过程中的驱动作用,使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协同演化创新理论在企业创新行为模式转型领域得到深化和拓展,研究结论对于赋能共享价值创造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行为的现状,分析主体行为存在的问题,借鉴日本的技术创新,给中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启示,提出了一些主体之间合作创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因、现状及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政策,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使合作各方获得利益最大化。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合作各方由于出发点不同,参与动机也各不相同,企业偏重于技术创新中的风险分担、应对技术及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需要,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偏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最后,加快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法规体系;激励企业创新,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财政与金融支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中国工程咨询业的特征,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中国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合作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建立相应的博弈支付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合作创新行为的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合作创新成功概率、社会惩罚力度、知识泄露损失、科研人员努力程度的增大,或独自创新成功概率、知识窃取收益的减小,都会促进企业群体向选择坚持合作策略方向演化;合作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违约金并非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中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合作创新基础上的创新优势是导致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合作创新的前提是出现以反复学习为目的的企业合作行为。合作行为是由企业行为决定的,后者是集群中唯一的能动因素,是创造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在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的影响下,其合作行为、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之间形成了正反馈:合作行为促进了企业的反复学习,企业利用聚集形成的创新条件,加快了集群的创新活动,形成了集群的创新优势,创新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知识流动是技术研发合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行为,对创新成果产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网络结构、合作关系以及节点属性3个维度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展开分析,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知识流动微观分析的基本框架。然后,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96个创新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深入剖析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流动的核心作用路径及典型微观作用路径。研究发现:①合作网络的知识流动受到节点属性、网络结构和关系程度三者交互作用的影响;②主体知识存量及密切合作是实现知识流动的重要保障;③目前在我国生物医药领域,高校、科研院所更倾向通过与不同类型的主体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实现知识的有效流动,而企业则主要通过与少量主体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实现知识有效流动。  相似文献   

19.
共生经济决定合作创新行为高材林合作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与企业、研究机构或大学共同投入、共同参与、风险共担和成果共享的,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目的的联合经济技术行为。合作创新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对企业而言,合作创新、购买创新和自主创新既存在区别,又存在...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建立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结构下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无论在分散化结构或中心化结构下开展合作创新,供应链绩效均高于不合作情况下的绩效。在分散化结构下,过高的研发成本分担比例会使上游企业失去合作创新动力;在中心化结构下,供应链系统收益会更高,企业创新动力会更强。该文还设计了基于满意原则的熵权TOPSIS法综合协调机制,驱使供应链企业以高效合作的方式开展技术创新,避免因不同利益动机而引起的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