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产阶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存的阶层,是财产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概念,是分配过程与结果的综合判断。一般来说,中产阶层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财产的规模是处于社会的中间层,即所谓的“中产”,同时其财产应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如收入依据是稳定的而不是偶然的;第二,中产阶层认为应从自身的知识积累、能力、技术、吃苦精神和胆量而不是权力和家庭背景来获得财富,自我实现和获得肯定是他们首要的价值观;第三,他们不仅追求效用极大化的物质消费,同时也注重高品质的文化和精神消费。  相似文献   

2.
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毅 《开放时代》2006,(4):76-88
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为客观反映中产阶层的本质,以及基于适用性和数据可获性的考虑,本文构建一套以收入、职业和消费指标的动态性的中产阶层界定指标体系。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珠江三角洲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和演变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珠江三角洲,中产阶层出现早、增长快、比例高,新中产阶层与旧中产阶层同时产生,前者比后者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16个社会群体的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对应关系,研究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趋势与规律。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的两次重大变迁过程中,第一次使得农民阶级分化出农民工、私营企业员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工人阶级分化为白领工人、个体劳动者、国有企业职工、其他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等主要阶层;知识分子则发展为企业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和部分白领工人。第二次变革使得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先后进入中产阶层范畴,公务员则进入上产阶层。现阶段,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四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由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企业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四个阶层构成。  相似文献   

4.
中等财产拥有者,是中产阶层的经济标识和首要特征。中产阶层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应是中产阶层与社会正义或分配正义关系的问题,即中产阶层的财产来路是否合理,中产阶层的产生与发展是否符合分配正义,中产阶层社会是否是社会财富分配合理的正义的社会。中产阶层是分配正义的产物,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是社会财富分配公正的体现。中产阶层缺乏的社会必定是社会分化不完整或是贫富过分分化的社会,必定是分配正义缺失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文选择了20个社会群体,测度出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对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从阶层视角,剖析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两次变迁过程中,阶层的分化、重组与变动,并估测出现阶段和未来中国下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构成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金融消费观念的更新,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作为社会阶层已经开始显现。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对个人业务重新进行市场细分。鉴于我国个人银行业务消费市场的变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将个人银行业务的服务链向上、下延伸,并将VIP客户深度细分为富裕阶层和上层中产阶层,特别提出要高度关注极具消费潜力的80、90后独生子女群体。  相似文献   

7.
李建民 《新经济》2009,(1):62-62
曾几何时,“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的字词,或半遮半掩地被称为“中间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等。但是,无论我们在怎样的语境中赋其以怎样的称谓,中产阶层已经悄然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中产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中,中产阶层的迅速崛起,是非常突出的一种现象。怎样认识这个阶层,它有些什么特征,其今后变化发展的趋势又将如何?下面想就这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中产阶层的构成及其主要特征中产阶层,用我国一些理论学者的话讲,“是一个很不容易界定的概念”。西方学者把它称之为“中产阶级”;我国有些学者称它为“中间阶层”。笔者认为,这两种提法都欠妥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民消费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大最终需求,开拓消费市场,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农民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及政府消费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产,山西农民消费水平偏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未实现的购买力较大,有较同的购买潜力;不同收入、不同地区农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不均衡性国了农村市场开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刘毅 《经济学家》2008,(3):86-91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消费活力,通常被视为“消费前卫”甚至“奢侈”.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的调查数据,对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变动可明显地区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发展型消费已经占有较高的比例,并表现出注重实用的理性化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负相关的,即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总消费。因此,我们应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努力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逐步形成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所占比例均较小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2.
詹小洪 《新经济》2004,(5):112-113
当中国人正在为韩国人的国民精神发出由衷的感慨的时候,在韩国国内却有一些不谐音。为了让新生儿得了一个外国国籍,韩国女性不惜花巨资到外国去生育并渡产假。这股风自1998年的金融危机后越刮越盛,开始时还只限于一些富豪阶层,近年已经扩展到中产阶层。  相似文献   

13.
在今后一段时间,扩张性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未来的政策操作要进一步强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目标要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关注经济发展,核心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政策作用方向短期是需求管理,长期是供给管理;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格局消除广大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目前,财政风险不是来自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来自于财政政策的制度方面,因此,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是我国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产阶层这一新兴群体已经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扩大将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外资银行逐步掠夺我国金融市场的新型环境下。我国的商业银行要以明确中产阶层主要金融需求来源于消费的倾向性为前提、以正确认识中产阶层金融地位的重要性为基础、以借鉴外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实践性为过程、以学习我国榜样商业银行的示范性为核心和以科学发展观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挑战性为目标来应对中产阶层的崛起,并以此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红菊 《经济师》2008,(3):253-254
现行收入政策在提高城乡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刺激其现实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及高低收入者消费差距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建立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三管齐下的社会保障和投入机制,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进而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潘爱民 《生产力研究》2007,(6):90-91,101
文章考证了国外城市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着重研究了国外在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宅消费问题中的政策实践,认为国外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在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住宅消费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创意消费阶层是指城市居民中对创意产品具有特定消费倾向和连续稳定的消费行为,并能使创意产品不断向更广阔空间传播的特定居民群体。本文以北京798艺术聚集区为例,通过大样本量调查分析,采用区位商、交叉列表和GIS空间距离计算等方法,对798聚集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以及空间分布进行考察,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阶层特征;并通过对特征的三维匹配和矩阵匹配分析,判断其成长阶段及发展趋势。结论认为,我国创意消费者特征匹配程度不高,尚处于初期和中期形成阶段,需要针对不同聚集区特点,培养消费人群对创意产品和服务连续稳定的消费习惯,增强主体消费人群在消费阶层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阶层的角度,构建了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的城乡核算方程,实证研究了1994-2010年间中国城乡阶层在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主要由城镇阶层决定;城镇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正,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城镇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上升;农村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负,主要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农村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9.
夏斌 《经济导刊》2009,(9):27-28
2009年下半年及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是简单的总量政策,而是结构政策;不应该仅仅突出投资政策,更应该突出长期难以解决的消费政策;要抓短期政策,更要抓中短期政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居民消费制约因素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郭楠 《经济与管理》2003,(3):34-35,33
本文在分析消费者外部设定及内部设定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受供给约束及流动性约束,并具有阶段性储蓄目标的短视消费模型,证明了除传统收入和财富因素外,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存在四个方面。由于商品市场非完备及政府干预造成的市场供给约束;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或金融工具匮乏造成的流动性约束;由于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造成的居民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后,宏观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加大通过强化居民的流动性约束,从而严重抑制居民的当期消费。由于不同收入组受到的各项约束的强度不同,所以刺激居民消费政策不但要考虑收入分配调整政策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还要针对不同收入组所受约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分层刺激消费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