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经济正义原则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平生 《经济学家》2007,1(2):27-31
本文试图总结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构建马克思经济正义原则的理论贡献.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重构的经济正义原则是一种关注生产活动和劳动过程的正当性的正义理论,表现为"交易正义"、"产品(或收入)分配正义"、"生产资料的分配正义"、"生产正义"和"权利正义"等具体形式.指出这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的正义理论与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主流思想即罗尔斯正义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评价了罗尔斯关于分配的正义论和"作为公平的正义"论.  相似文献   

2.
打开"无知之幕"--正义原则与社会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主要依赖于"无知之幕"的假设."无知之幕"打开之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立即面对着正义原则的可行性问题,即社会的稳定性问题.为此,罗尔斯在<自由主义>中提出了三个关键概念,即"正当的优先性"、"公共理性"和"部分共识".本文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正义的可欲性"到"正义的可行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薪酬与福利制度属于社会分配制度,因而它必定要体现社会的分配正义原则.分配正义主要有两个原则,即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社会的薪酬与福利制度应当将这两个原则统一起来.这样就能既体现个体独特的价值,又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效率与公平、正义是一对矛盾体,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卢梭的"公意"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现实中的公意只能是共同体中的部分人而不可能是全部成员的公意,因此",公意"也就不能作为实现全体成员公平和正义的法理基础。效率和公平、正义之间分配的优先次序取决于不同社会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存在明显的巨大差异,因此完全有理由去在效率和公平、正义之间搞不同的平衡,关键是各个国家、社会在完全的效率和完全的公平、正义之间如何去分配。国家社会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效率与公平、正义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经济人"具有的经济人性入手,探讨了如何实现国际经济秩序的和谐。经济人性正义化是对"经济人"的经济人性品性发挥的规范,其价值诉求在于经济人性发挥要符合公平、正义理念。经济人性正义化需要社会主体实现观念认同、制度认同和人性平等认同,还需要社会主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提升道德资本含量。  相似文献   

7.
社会正义是当代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的讨论主题.正义的核心是平等,正义理论所寻求的是对社会成员的平等关注.然而,平等关注的含义却极具争议,尤其当它涉及收入或财富分配时.对平等关注的不同解读产生了不同的分配理想.本文将从两个基本问题的角度,即"什么之平等"以及"平等本身是否可欲",来概括介绍西方社会正义领域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应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一。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下思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平问题在主流经济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本文认为,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学界整体上对亚当· 斯密的片面解读, 即将斯密的经济思想简化为 “经济人+自由放任”。1980 年代以来新一轮斯密研究热潮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是, 公平正义问题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现代意义上的 “分配正义” 或减少不平等、 缩小贫富差距等理念, 在古典经济学诞生之前并不存在。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的公平观主要体现为公平价格学说, 同时财产正义论开始萌芽。从阿奎那到自然法学家格劳秀斯、 普芬道夫, 皆论证私有财产权符合正义, 同时以“必需品权利” 作为补救机制, 使私有财产权与人类生存权相兼容。 洛克主张基于劳动的财产权, 其目的主要在于防止政府任意侵犯个人财产。 休谟将正义和财产权视作完全等同的概念, 并通过经验主义方法对私有财产权进行论证。 现代经济学奠基人同时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人物的亚当· 斯密, 在公平观的发展史上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 有对自然法学家正义理论的继承, 更重要的是, 他明确主张通过财政税收制度来减少不平等, 并提出了税收公平原则, 因而标志着公平观从财产正义转向税收正义。  相似文献   

10.
分配正义是经济正义的核心部分,其意义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合理配置机制,从而构建公平和公正的经济秩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形式上来看,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在经济活动之初,每个人对经济资源的使用机会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在经济活动之后,每个人都公平地分享收益和承担相关责任。然而,被金融所统摄的现代经济,模糊了分配领域中的"责、权、利"关系。金融在资源配置上存在"马太效应",难以保证经济活动之初的平等;在经济活动之后,来自金融领域的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成本的社会共担,存在收益与责任分担的不公平。财富幻象对分配问题的遮蔽,使分配正义面临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崔文奎 《经济师》2008,(9):38-39
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有一系列原则指导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和经济安排间进行抉择,达成有关分配份额的公平契约。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3)
托马斯·博格致力于研究和推行全球正义,他师从罗尔斯15年,跟随罗尔斯学习和研究全球正义。随着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冲击,全球正义是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区域集团间解决矛盾与冲突的高层次的伦理价值取向。全球正义的核心观点是"公平对待世界上的每个公民,不论国籍和种族;在分配基本权利、机会、资源和财富时,要把种族和国籍等因素忽略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人。"平等地尊重与关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期待,托马斯·博格相信"全球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要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仁"是先秦儒学的核心,在文学上表现为"人学"--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即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主张民有所产,平抑赋税;注重机会公平.这些主张对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如何分配"的问题转化成"如何保持分配的程序和背景正义"并提出了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设计做到这一点的设想。根据罗尔斯所提倡的"差别原则",各国政府需要在再分配的政策中对于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减少由于收入差距导致的社会动荡。这对各国民主社会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但是其理论本身也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分配正义理论是在社会出现不平等、不公正问题之后,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再分配方案。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是"源"与"流"的关系,再分配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受初次分配的制约。一旦初次分配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再分配就很难纠正,只有消除初次分配不公正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然而罗尔斯却忽视了初次分配对公正性的影响,且其分配正义所提倡的差别原则存在内在矛盾性并在实践中缺乏独特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不存在普遍的正义,正义是历史的产物。一个公平正义的产权制度,其作用是要形成一个让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感到满意,从而能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的制度环境,最终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任何一个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法定表现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在财产权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正义原则应体现为法律承认和保护财产获得的正当性和正当财产权利的排他性。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与公平,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和诺齐克的经济正义论在内容上虽有显著的差异,但他们从先验抽象的正义原则解释社会经济现实并力图使这些正义原则得到实现和贯彻的研究立场却是一致的。他们不是从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出发来说明正义观念的产生,不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本身说明财富分配方式的必然性,因此,他们的经济正义理论无法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非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提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打破了20世纪前半叶"政治哲学已死"的困局,同时主导了过去30多年道德及政治哲学的讨论,并渗透到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广泛的领域。其中,差别原则是罗尔斯著名的正义两原则中的第二原则,相对其平等自由的第一原则而言,引起了更为深刻的歧见和更为广泛的讨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往往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最大化最小值的福利函数对待,而与功利主义的总和福利函数等量齐观。本文以为这种理论比较的视角忽视了社会选择理论背后深厚的伦理学基础,而陷入一种误读。故本文对差别原则的基本内涵、理论进路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发展理念试做辨析,以求阐发其理论真义。  相似文献   

18.
罗默注重分析剥削与财产的关系,剥削被定义为与财产的不平等所有权相联系的结果的不平等,然而剥削本身并非一定不正义的,因此他放弃了从剥削的视角对社会正义的考察,转向对公平分配理论的分析。罗默对经济学以及政治哲学领域内涉及公平分配一些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会平等为核心的分配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议和谐社会制度正义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的制度体系是和谐社会的建构的正当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本质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义从制度建设向制度正义的转换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制度不治的现象正需要通过这种转换而实现和谐社会建构更公平的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制度正义的内涵包含五个方面:制度即正义、制度保障正义、制度产生正义、制度正义是一种契约正义、制度正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是以物质生产作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的产生受到当时相关社会科学理论的支持,而提供理论支持力度相对较大的是法哲学、经济学、社会哲学和社会伦理学理论.新自然法哲学和社会法哲学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法哲学基础;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社会哲学基础;社会正义理论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社会伦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