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水产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及空间演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率与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4个指标以及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地理集聚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地理集聚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978—2013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鱼类是水产养殖业主体,但贝类发展速度最快;1997—2012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其中贝类集聚水平最高,而鱼类最低,但水产养殖业的集聚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从水产养殖业的空间演变来看,我国存在东部沿海海洋水产养殖带和内陆沿长江淡水水产养殖带,水产养殖业的南北分异特征明显,南方地区在水产品总量、鱼类和虾蟹类产量方面优于北方,但在贝类生产方面不如北方;水厂养殖业也存在显著的东西分异特征,以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将全国划分为水产养殖条件优越区(800mm)、一般区(400mm~800mm)和限制区(400mm)3类。从水产养殖业空间集聚演化机制方面来看,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其基本空间格局,技术水平提高、消费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市场利益驱动则推动着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发展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柑橘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云  祁春节  陆倩 《经济地理》2014,(11):134-139,192
利用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资源禀赋系数,测算了主产区及湖北省16个市州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并分析了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其他主产区相比,湖北省具有柑橘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主要集中于鄂西地区的宜昌市和十堰市;资源禀赋条件是影响湖北省柑橘区域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因素,比较优势还受到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等外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集聚集群指标对我国三位码细分产业下的经济结构、四位码细分产业下的第二产业结构相似性进行了测度,发现在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结构下,我国东部各省区经济结构具备显著异质性,但中西部能源富集区已形成了高度同质的产业结构,亟待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此进行总体规划与整合。基于我国资源禀赋和社会发展两类非均衡的叠加特征,本文提出我国应积极构造地区发展激励机制与能源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相互兼容的经济发展架构,根据能源资源分布特征因势利导构造我国的能源工业带,促进西部能源富集区以延伸产业价值链为着力点,加快发展以二次能源工业为主导、拉动其他产业集聚集群化的产业网络系统,推动形成中国新的增长极与城镇群,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和经济资源的战略性布局。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产品关联视角测度区域-产品层面的潜在比较优势,研究其对本地出口规模扩张和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潜在比较优势会显著影响该地区的出口规模扩张与产品质量提升,控制出口产品选择性偏误等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地,潜在比较优势通过关联产业配套、降低出口市场不确定性、提供需求市场信息等渠道提高了高质量的新出口关系进入和存活概率,也促进了高质量的存续出口关系规模的扩张,从而促进相关产品整体出口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本文研究表明,地区出口升级从根本上还是依赖于本地整体的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应该着力于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本地潜在比较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形成优势共聚产业,以提升长期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蔚 《经济地理》2012,32(7):74-80
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福建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均衡,外围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集中。单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程度并不完全呈现一致性。传统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两极化的空间集聚水平,而重化工业的集聚效应明显于扩散效应。最后,分别对基于资源禀赋、协作共生、规模经济和政府引导四种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孙军  高彦彦 《经济与管理》2011,25(11):68-73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运用江苏省1996-2008年13地市的面板数据对区域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市场规模和地理禀赋变量对产业集聚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集聚能够自我强化;子样本估计结果表明,产业初始集聚在苏南地区使其具备了区位优势,这种优势又通过国外市场的扩展加以强化,但依赖内部市场的苏北地区发展缓慢,推动产业扩散的政策效果不显著。随着内部市场的崛起和外部市场的萎缩,产业集聚的类型将逐渐发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综合考察收入、成本、环境依赖度、生态损害四个决策因子,建立综合测度矩阵,构建海水养殖空间布局优化的灰色局势决策模型。选取相关数据对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辽宁省的海水养殖空间布局进行矩阵测度,实现我国海水养殖空间布局的优化决策。得出优化决策方案如下:广东省养殖海参、海带占优,海水养殖的优化次序为海参、贝类、海带、鱼类;辽宁省养殖贝类、海参占优,海水养殖的优化次序为海参、贝类、鱼类、海带;浙江省养殖海参占优,海水养殖的优化次序为鱼类、海参、贝类、海带;山东省养殖鱼类、海参占优,海水养殖的优化次序为海参、鱼类、贝类、海带。  相似文献   

8.
中西部地区应围绕国家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出发,在一定地域内集聚,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分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含义与功能,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原因可主要归结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人口集聚规模、制度因素的地区差异,导致各地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及要素配置方面出现差剐,"资源诅咒"并非是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原因.因此,具备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不断推动自然资本优势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化,通过将资源租金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缩小地区间地理区住、人口集聚规模的差异,实现地区经济增长的渐进收敛.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对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综合作用,同时,依据梯度转移理论,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结果发现:地区的潜在性比较优势促进了产业转移,而地区的显性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转移起着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地区的要素禀赋对产业转移的作用不可小视;在产业转移上,地区竞争优势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制造业转移上,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也会产生相应影响;基础设施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为正,交通条件的改善、运输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制造业向企业集聚地转移;制度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达到预期猜想,外资分布越是密集,转移程度也越高;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越高,越是不利于地区制造业的转移,这与中国市场经济不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把控严格的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
By adding an informal sector whose output is not subject to appropriative interactions and assuming complementarity in the inputs for market produc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possible asymmetries in conflict affect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existing gap in relative appropriative skills is being closed, more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to appropriative activities in the economy. We are, in this case, more likely to see a reduction in market activities but an increase in home activities. A poorer party is a natural producer rather than a natural fighter, which is the usu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less endowed party in the conflict analysis. By conducting a welfare analysis, this paper shows that a market-output-maximizing initi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endowment is such that when one part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rket production over appropriation, its initial fraction of total resource endowment should be greater than its relative productivity in market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2.
How resource abundance and market size affect the choice of increasing returns technologies is studied in an overlapping‐generations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manufacturing firms engage in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The model is surprisingly tractable. First, for the steady state, the wage rate,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capital stock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amou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 increase in the share of agricultural revenue going to natural resources leads to a lower wage rate and firms choose less advanced technologies. Second, an increase in market size increases the equilibrium wage rate,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capital stock. Finally, other things equal, a country with a lower endow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or a higher market size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the manufactured good.  相似文献   

13.
海洋产业集群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区位熵法对广东海洋产业集群进行测度分析,通过数据整理及计算发现:广东海洋产业整体集聚水平及海洋分次产业集聚水平均大于1,海洋产业空间集聚发展趋势明显,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较好。进一步将其与山东海洋产业集群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广东虽然在海洋经济规模方面占据优势,但在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并未表现出优势,相反海洋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及成熟度与山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广东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基于此,从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源是集群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从资源禀赋视角出发,研究了集群企业转型升级的资源结构,从类型和规模两个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转型升级资源需求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集群企业转型升级所需资源由市场资源、技术资源、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构成;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企业对市场资源需求明显高于生产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企业,生产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企业技术资源需求明显高于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不同规模集群企业资源需求呈现“倒U”现象,中型企业资源需求明显高于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构性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较大阻碍,理性地分析中关之间贸易顺差的成因已渐显迫切。本文从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和结构入手,详细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结构性成因,得出中美贸易顺差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结论,从而两国应该以正确且双赢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文章认为,要素禀赋理论肯定了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所能给自己所带来的福利的改善。中美的贸易顺差,从长远来看,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其劳动丰裕国的优势,增进就业并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有利于美国将其国内有限的资源应用到效率更高的其他行业当中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这也意味着,两国应该正视并充分肯定这一现象,毕竟贸易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同时也需要两国拿出合作共赢的姿态尽早尽快地放松政策管制,以免给正常的双赢贸易带来扭曲。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国家发展第一动力,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关键途径之一,研究二者关系有利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完善区域创新政策。本文基于2009 ~ 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全产业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揭示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其次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多种空间矩阵分析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先上升后下降,具有阶段性特征;②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从溢出效应来看,多样化集聚对经济水平相近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因此,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应加快发展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提高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多样化集聚对相邻区域创新效率的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当前西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从甘肃省资源环境禀赋的现状出发,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解读了甘肃省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资源环境恶化对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水平,并进一步提出了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促进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使用2009-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区域技术要素强度为门槛变量,探讨产业集聚对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两个阶段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知识创新阶段,随着区域技术要素强度提高,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呈阶段性增强;在成果转化阶段,当区域技术要素强度提高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  相似文献   

19.
协同集聚作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方式,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均存在多方面影响。环保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共聚是产业协同集聚的一种细分模式,通过对比其与一般协同集聚在动因、效应和关联方式等方面异同,依据其显著的生态闭环功能和环境正外部性特征,将其命名为生态化协同集聚,并基于2013—2019年短面板数据,采用杜宾模型(SDM)考察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生态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总体呈现U型特征,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沿海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程度较高,对绿色经济效率已形成有效促进作用,而内陆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水平较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表现为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对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可为生态化协同集聚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