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年来,吉林省金融服务业不断加大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力度,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较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由于市场化机制培育不足、经济发展基础较弱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金融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金融资源集聚能力较差问题依旧突出,未来时期吉林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普惠金融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主题.《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及《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相继发布,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崭新阶段.粤东西北地区作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除了在产业经济领域与珠三角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外,在普惠金融领域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并从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角度出发,积极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农村普惠金融试点,逐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取得显著成绩.但在衡量和测度区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领域方面,仍未有来自金融管理层统一制定实施的考核指标体系.编制粤东西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紧扣金融发展时代潮流,契合区域金融改革新要求,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测度区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为推动区域普惠金融发展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各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区域公共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从纵向比较来看,与2006年相比,2010年各省市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科技金融的实施对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创新公共金融政策和工具,构建区域性公共金融平台,提供长期持续的公共金融支持,实现公共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投入匹配,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物流领域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势,在这种新形势下区域物流金融的内涵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行业内对区域物流的优化意义也有所不同,另外,我国在区域物流这一部分的金融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物流金融的深入了解,和对区域物流金融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最终提出新形势下对区域物流金融产业的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5.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各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区域公共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从纵向比较来看,与2006年相比,2010年各省市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科技金融的实施对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创新公共金融政策和工具,构建区域性公共金融平台,提供长期持续的公共金融支持,实现公共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投入匹配,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王玲玲  毛磊  袁丹 《技术经济》2020,39(1):142-148
基于涵盖经济发展基础、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重点金融行业发展能力和金融创新环境4个维度共14个指标的区域金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对2008—2017年湖北省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分析,同时对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比较,为湖北省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湖北省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整体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游,但与广东等差距巨大;在中部仅次于河南,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省1993~2012年的样本数据,借助SVAR模型考察了物流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内生协同机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广度的提升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长期具有正的效应,但是金融发展深度还没有达到有效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长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短期会产生抑制效应。因此,为了使区域金融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加强金融创新、设计符合金融与物流协同发展的物流金融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詹欣 《经济论坛》2007,(19):95-96
金融创新包括了金融制度、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的创新.近年来,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产品的创新日益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各大银行纷纷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期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各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信用卡、衍生产品、代客理财,以及在设立基金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设立保险公司等方面均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但目前中资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水平和能力与国外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中国的金融创新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资源型区域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在转型发展的要求下,投资引致和金融支持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用于评价资源型区域的金融创新水平. 在此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创新能力与经济转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区域金融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科技创新需要得到科技金融的支持,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亦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二者协同发展,为区域知识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引擎。在介绍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主客体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驱动力,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并由此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管理模型,进而提出实现系统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创新和创新的金融监管之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  曾莉 《经济论坛》2009,(17):26-27
不断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除带来经济繁荣之外,背后还隐藏着许多被忽视的风险.在金融进步的路上,我们既不能停止对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但也不可以漠视因此而产生的金融风险,更不能放松监管.相反,在鼓励和繁荣金融工具创新活动的同时,我们必须在科学的金融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精神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精神是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者一直探讨影响企业家精神决定因素。本文基于2001年~2005年省级层面的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思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法治水平等对区域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思想和人力资本是企业家创业活动的基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家创业的金融可得性,法治发展是企业家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最为艰巨的任务.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有效途径.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低于东、西部地区,各区域普遍存在着融资难问题;普惠金融减贫表现出显著的门槛特征,减贫效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经济发展、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支农等对贫困减缓存在着正效应.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制定普惠金融发展策略来解决融资约束问题,并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投入量.  相似文献   

14.
王伟丽 《经济师》2024,(3):29-30
基于社会经济建设背景下,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组织与引导下高效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将会促进地区新兴产业主动创新,在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文章阐明了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今后发展进程中,通过扩大财税优惠政策的影响范畴,在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与管理下,促进财税金融政策顺利落实,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湖北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湖北发展水平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的成败。湖北作为教育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具有科教兴省的绝对优势,发展科技金融有利于湖北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湖北科技金融发展优势明显,但约束条件也较多。应该从制定科技金融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培育科技金融发展主体、完善科技金融发展制度体系等方面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相关指标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维度,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金融发展水平,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最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科技创新支撑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得出:我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呈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阶梯状排布。金融发展有效支持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且东部地区支撑效应更为显著。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通过资金融通机制发挥主要作用,此外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通过风险分散、信息传递和市场监管机制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对此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为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建立协同的金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共同组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监管系统,保险业的发展依赖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也影响着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本文对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保险业在金融领域的功能进行分析,并就发挥保险业金融功能的途径进行探究,这对促进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严重失衡,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涵盖教育和创新的金融发展模型,并运用1992—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出区域金融发展的协整方程。然后以协整方程为基础运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商品交易效率、金融交易效率、投资品的生产弹性系数、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社会福利水平之间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分解结果显示,各省市区之间经济地理条件和国家制度倾斜等方面的差异是形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平均贡献率为39.78%;由于先行优势和试点效应,在金融改革活跃时期,这种影响更加显著。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为36.23%。商品交易效率与金融交易效率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也具有重要贡献,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3.08%和8.96%。  相似文献   

19.
研发投入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作用形式可能是非线性的。以中国2007—2015年30个省际(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研发投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金融发展水平门槛效应。研究表明:研发劳动投入、研发资金投入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研发投入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显著存在的;研发劳动投入能推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而研发资金投入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促进因素有研发劳动、城市化水平、政府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直接投资;当金融发展水平处在不同区间时,研发劳动投入、研发资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结构要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不在于“升级”本身,而在于要构建创新型经济、实现知识技术与制度体系的创新(即经济创新)。经济要创新、产业要升级,相对整体金融联系实体经济更加紧密的区域金融发展就需要做出更深入的改革。金融发展改革的基础是金融发展制度创新,本文基于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构造发展的总体框架,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问题做了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在金融功能提升和金融效率检验目标的约束下,本文提出以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创新金融支持,以系统适应效率实现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结论及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