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5):721-725,730
基于对国际文献和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思考,从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金融机构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正新年伊始,李小建教授专著《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探索》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基于作者30多年的研究,对国际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全书分为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农户地理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小尺度研究、区域研究,共5篇48章。作者试图理清在经济地理学研究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方向,从而在国际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本书既有作者大量丰富的实证研究,也有"慢踱步、冷思考"后的理论启迪,期望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经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经济地理学长期比较重视宏观层面的研究,对经济活动参与者(个人、企业、农户、非政府机构等)微观视角的研究则比较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因为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微观的综合,宏观的研究离不开微  相似文献   

4.
<正>李小建等著的《农户地理论》已于2009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从欠发达农区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元——农户入手,以农户研究为主体,以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单—农户——农户群体为研究脉络,重点研究农户经济活动空间的理论问题。这种从新的视角进行的具有地方文化和环境特色的中国农户地理研究,可望对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建设以及国际学术界关于农区发展的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研究思维方式和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不同,有些国家可以形成富有国家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反映发展中大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地理特殊事实并给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解释,基于地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吸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强调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经济地理现象的重要影响,可构成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构建的三个重要基点。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在研究中重视学科的地理学属性,重视国家需求导向,重视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重视人地和谐。对中国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凝聚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科学出版社最近修订出版了李小建教授的专著《公司地理论》,作者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尤其是大型公司)空间问题,颇有特色。 第一,作者将公司的空间行为、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侧重点来研究公司的管理与发展,很有新意。他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在全面分析国际相关研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环境经济地理学已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经济地理学概念在2004年科隆大学环境经济地理学年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主要采用演化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两种研究范式,对环境变化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经济活动特别是经济集聚对环境影响的地域性及区域经济活动的环境治理等议题作了相应的探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环境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集中在三个方面:区域环境、经济、地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经济活动环境效应内在机制研究和经济活动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国外经济地理学重大理论思潮下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变化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研究团队、学术机构及热点关键词演变特征,并对热点研究主题进行述评。研究发现:(1)新古典经济地理、新区域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化和关系转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为环境经济地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分析思路。(2)从2004年开始,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以Bridge G、Gibbs D、Bailey I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为环境经济地理的发展起到重大引领作用。(3)伴随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监管的刚性化,资源环境问题由经济地理学的外围逐渐上升为影响经济活动空间逻辑的内在因素。追求环境可持续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开始被大量应用于研究环境问题。(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规制、生态创新、网络资源环境效应和区域绿色发展路径等研究主题。相比之下,未来需着力于建设我国环境经济地理优秀研究团队,及时把握相关研究的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准确定位困扰绿色发展的“卡脖子”环境问题,拓展研究主题,推动我...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国际对经济地理的研究,新经济地理研究理论随之兴起。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传统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西方经济学和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独特的国情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从国家层面对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进行探讨,将会拓宽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对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同质性企业假设,新新经济地理学以垄断竞争和企业异质性为切入点,分析企业成本差异、效率差异与集聚经济的关系,构建了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尽管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极大反响,但仍需要在本地效应、城市集聚的微观基础、组织行为与企业布局关系等方面,进一步解析异质性企业与集聚经济的微观机理,以不断完善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南省吴沟村81家农户依照设定标准所选取的反映不同层次的20家农户的调查,对比分析了具有不同自主发展能力的农户的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发展情况,探讨了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和农户三商的度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技术、制度、地域基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影响农户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户自身;农户的智商(IQ)、情商(EQ)、财商(FQ)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起着显著作用;但不同程度的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三商对其影响有明显差异,即主导商不同.调杳发现:农户都有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意识,且在追求农业以外的收入方而有着强烈愿望.在大致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提出了不断完善农户自身发展的相关措施,以利于农户自身合理规划,进而推动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空间稀缺性--公共政策地理研究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罗静  曾菊新 《经济地理》2003,23(6):722-725
空间稀缺性是人类经济活动空间需求的数量与质量的提高与空间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产生空间稀缺性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经济原因。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发展了应对空间稀缺性的各种措施,如以技术进步应对空间稀缺性、通过空间扩展应对空间稀缺性、优化空间组合应对空间稀缺性、通过政府管制应对空间稀缺性等。经济地理学应该致力于空间稀缺性研究,并从空间稀缺性的视角发展公共政策地理学。  相似文献   

13.
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家庭贫困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14省区609户农村家庭调查结果的分析,子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身一代家庭摆脱贫困的比例越高,并且能传承下代家庭使其免受贫困;家庭贫困代际变动的断裂点为15年(大专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改清 《经济地理》2011,(7):1171-1177
采用河南省16村近5 000个农户2003—2007年固定跟踪观察所得的样本资料,实证分析不同区位农户的营粮贡献。结果表明:河南农户经济分化日益明显,存在一种粮食盈余户减少与粮食短缺户增多,粮食缺口量增大的局面。粮食安全保障主要依托于日趋减少的盈余户上,且区位差异显著。具有自然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较大,具有经济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呈现出强化与弱化的两极格局,而自然与经济区位交互作用下,农户营粮贡献的区位复合效应显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践和理论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试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现实表象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背后的哲学根源,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吉林省3 445个农户开展的实地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评估了风险冲击对农户经济偏好与决策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风险冲击会使农户更加厌恶风险,回避高风险—高回报的生产投资策略,并加大农户对跨期时间偏好不一致的程度,从而降低农户的跨期决策效率。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对理性人拥有稳定偏好的假设至少在冲击后短期内并不成立。正规小额信贷可得性能够调节风险冲击,表现在:缓解个体尤其是男性、中老年或低教育水平人口在风险冲击下的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农户面对风险冲击时的风险承担行为;降低女性的风险厌恶概率;缓解农户跨期时间贴现偏好不一致的程度;缓解中老年或资产贫困人口的损失厌恶程度。  相似文献   

17.
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网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2,22(5):516-520
根据对国际经济地理学的文献分析和作者的研究体会,提出企业网络研究在经济地理学新近出现的研究方向中占重要地位。中国特殊的国情,形成了中国特殊的企业网络,为经济地理学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入进行相关研究,有希望推出创新成果,提高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和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相关进展与动向,涉及乡村内涵和研究领域、研究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开始转向探究乡村性的表现,即从原先关注乡村的物质性转向关注其政治经济结构与社会建设;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未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些全球性议题,为此,乡村地理学研究亟需加强跨学科联系与合作,并注重研究尺度的外扩与内敛。最后,结合国际乡村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未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国平 《经济地理》2002,22(1):124-128
该文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出发,指出经济地理学的教学改革应包括:第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是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经济地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第三,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第四,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并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提出教学改革的八大原则,即内外结合(洋为中用)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课内与课外结合原则,专、博、结合原则、难易结合原则,传统与现代结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进而分别探讨了教材改革,教案改革以及教法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0.
樊杰 《经济地理》2006,26(4):545-550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地域开发功能和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地理学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文章在归纳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有关区域发展领域新指向的基础上,剖析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现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进而提出并论述了未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若干新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