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002—2007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在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融资后经营负债杠杆对公司创值能力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效应显著降低,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运用信用融资发挥经营负债杠杆的创值效应与成长效应均显著低于一般管理者公司。  相似文献   

2.
在指出负债融资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同时,又会导致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应该在财务杠杆效应和产品的市场竞争之间权衡才能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沪、深两地上市的117个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效用应用不够合理,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负债筹资具有综合资本成本低,筹资风险相对低,有利于上市公司发挥杠杆作用,实现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本文明确财务杠杆的内涵作用和影响因素,以ZJ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运用财务杠杆对收益的影响,在保证经营安全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征,提出利用品牌和渠道优势,适度运用零息负债的高财务杠杆,重视现金流入,降低筹资成本,提高投资报酬率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债务风险相关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红梅 《经济师》2009,(1):196-197
企业负债经营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和“抵税作用”,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文章通过分析财务杠杆原理,论述了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应该兼顾财务杠杆效应和债务风险,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并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使企业在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童建元  杨亦民 《时代经贸》2014,(6):258-258,260
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资本规模偏小,收益较低,债务结构不合理,负债能力偏低等方面,为提升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建议从强化公司财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力度,加强公司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加强主经营业务力度,发展多元化经营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入手,以促进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靳思昌 《经济论坛》2005,(11):84-86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诞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M-M资本结构理论,自梅耶斯优序融资理论到资本结构模型,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始终是研究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行为的基点。公司通常倾向于采用成本低、收益高的融资方式以求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和税收节约收益。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由于负债的抵税作用和其他投资者成熟心理预期的相关信息的影响,企业应优先安排债务融资,其次选择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7.
一、财务杠杆的含义 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  相似文献   

8.
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辛清泉  林斌 《财经研究》2006,32(7):73-83
文章以我国2000~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的预算软约束框架内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资支出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投资支出整体上同债务杠杆呈负相关。但在国有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投资支出对于负债水平不敏感,并且,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上升,企业投资支出对债务杠杆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对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实施的双重预算软约束是导致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扭曲和债务治理机制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零负债公司不仅限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数据显示我国零负债的公司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深入研究公司选择零负债政策的经济后果,本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11-2015年为检验区间,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公司选择零负债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选择零负债公司有更好的经营业绩.本文的研究为解读"零杠杆之谜"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窦炜 《当代财经》2021,(11):125-137
以我国2012-2019年A股非金融类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结构化"去杠杆政策对企业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 发现:去杠杆政策会显著降低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并能抑制过度负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但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去杠杆政策还会促进正常负债企业的实体投资,财政政策与"结构化"去杠杆的政策叠加能强化企业的实体投资,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的政策叠加效应要优于政府补助的政策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钟海燕  冉茂盛 《技术经济》2010,29(7):110-116
已有证据发现制度环境对企业债务融资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就制度环境对不同所有制之间负债治理效应差异的影响尚不明了。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初步检验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负债治理效应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制度环境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上国有上市公司在负债治理效应上显著弱于民营上市公司,但是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法制水平的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在负债治理效应方面的差异将会逐渐缩小。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学者对负债治理效应的相关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导致负债治理效应差异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贵海  宋敏 《经济学》2004,3(2):395-414
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企业规模、非债务性避税规模和公司固定资产的增加而增大,随公司盈利能力增加而减小,而且同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相关。同时,它还会受到所有权结构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公司经营风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企业倾向于持有较低的长期债务。同融资的优序假说相比,静态权衡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似乎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孙维  杨阳  刘琪 《经济师》2010,(4):92-92,95,96
负债经营具有较强的公司治理效应。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来看,债务融资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出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造成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缺失。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现状,指出形成债务融资约束的原因,最后给出了解决债务融资约束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论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负债期限结构理论是企业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负债期限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影响企业负债期限结构的因素,国外已有大量的文献,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年~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负债期限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务杠杆和公司质量对负债期限的影响与理论预期相反为正值,税收对负债期限的影响并不显著,公司规模和资产期限对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与预期一致为正。  相似文献   

16.
李胜坤  齐寅峰 《当代财经》2007,(9):52-57,64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4年面板数据对企业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以及融资约束对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质量、公司规模、资产期限与负债期限正相关;财务杠杆、市账比、边际税率与负债期限相关性不显著;融资约束是影响公司负债期限的一个重要因素,融资约束与负债期限高度负相关;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增加,财务杠杆、资产期限与公司负债期限的相关性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中国政治晋升和“财政联邦主义”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如何利用税收自主权发展区域经济的背景,利用2000-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区域税负水平与空间集聚的内生关系和集聚是否对企业产生锁定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等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间存在不同策略的税收竞争行为但没有导致“逐底竞争”现象;省域税负水平与空间集聚间呈现倒U形内生关系和“天花板”效应;两者在“天花板”出现之前表现出正向内生关系,空间集聚降低了公司对税收竞争的敏感性,对企业区位产生锁定效应,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集聚租金收益;但这种关系以及税收竞争程度和策略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8.
廖理  霍玲 《经济学动态》2006,(9):05-108
管理层收购(MBO)指的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他产权交易手段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早期的管理层收购实际上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管理层通过向专业的杠杆收购机构融资购买原有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使上市公司私有化。它通常伴随着大量的债务,股权集中于管理者和金融机构(Thompson et al.,1992)。大量研究表明,管理层收购对于股东财富、债权人财富以及公司财富(即公司业绩)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利光 《经济论坛》2003,(13):69-70
一、前言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组织杠杆收购的投资者有许多种,而当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时,杠杆收购就演变成了管理层收购(MBO)。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一般说来MBO具有以下特点:1.MBO的目标公司…  相似文献   

20.
吴晓晖  王攀  郭晓冬 《经济管理》2022,44(1):159-175
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中注意力分配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分心”程度作为识别监督外在变化的手段,验证了其对企业杠杆操纵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趁机构投资者“分心”而监督弱化时实施更多杠杆操纵行为,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通过弱化其监督治理效应、降低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进一步加剧企业杠杆操纵现象,使得企业得以隐藏真实杠杆水平,误导债权人以更低的资本成本借出资金,但也为企业的未来埋下隐患,致使企业潜在债务违约风险与财务风险增大。此外,在机构投资者“分心”加剧企业杠杆操纵的关系中,“去杠杆”政策实施和去杠杆压力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经济后果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强化对企业监管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