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法律思维能力,具备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现阶段中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对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使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要通过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2.
作为移植于国外的法学实践课程,诊所式教学所必需的模拟法庭已成为法学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模拟法庭在当今法学教育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发挥审判程序操作和实体法律知识运用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所学到的程序和实体法知识进行检验,锻炼学生关于法律实践的基本技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教育中,应当避免单纯强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而应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唯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的设计更有核心竞争力.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本文重点探讨影响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去解决,找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机构,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做好数学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的学科,逻辑性较强、较为理性,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等.目前,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可忽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职人员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尤其在高职具体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探讨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指出了数形结合思想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指出了高职教育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实际应用,旨在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不能满足法律职业化的要求,存在问题是: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实践性不足;忽视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法律伦理教育缺位。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更新法学本科观念;建立与司法实务部门的资源交流机制;改革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6.
王屹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2):121-122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木版画创作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创造性思维为木版画创作教学研究提供广阔空间,创造性思维能开发学生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潜能,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作意识、能力和技法。  相似文献   

7.
杨成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54-255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途径之一。地方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课堂教学方法不当、实践课流于形式,其法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与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相脱节。为此,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必须进行相应改革,确保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相协调,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8.
一、信息素养推动创造性思维 信息素养包括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性反映,变通、独特和流通性是其优特点.创造性思维包括灵感思维、扩散思维、逆向思维、集中思维与直觉思维.职业技术院校的任务,是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锻炼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此作为支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就业能力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性的核心能力,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创新。分析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教育以提高创新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法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宗旨是让学生在法学教学中培养法律思维,树立法律观念,成长为真正的法律人。作为职业教育之一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为克服现阶段高职法学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实施高职法律实训教学,结合数十年的经济法教学和法官、律师职业经历,构建经济法实训课程体系,设计经济法实训课程模块,充实经济法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富有实效的经济法实训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11.
程宏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248-249
传统的讲授式法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认同思维,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案例教学法与诊所式教学法也有其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单一的、单向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各方面法律专业人才的需要,法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张国翠 《大陆桥视野》2012,(16):120-121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并自己总结出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科学有效的法学教学方式对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我国法学教育应当在明确我国法学专业学生培养定位与目标的基础上,坚持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完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让法律至上的理念深深植入法学专业学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14.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东喜 《经济研究导刊》2009,(15):243-243,247
中学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敏税的观察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顽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最终实现中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的大脑充分挖掘,使他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他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对学生来说,记忆力是决定成绩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法理学》有“法学中的哲学”之称,在法学教育中承载着培养学生的法律理念和精神、训练法律思维和掌握法学方法论的重要功能。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法理学》课程的教学却普遍存在学生不重视、学习缺乏动力,教师教学有畏难情绪的问题。这些无疑影响了《法理学》课程的实效。因而有必要强调法理学教学的功能并积极改进、完善其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法理学教学的功能与目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厦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数学既能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雄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素养推动创造性思维信息素养包括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性反映,变通、独特和流通性是其优特点。创造性思维包括灵感思维、扩散思维、逆向思维、集中思维与直觉思维。职业技术院校的任务,是用课…  相似文献   

18.
关千  关燚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263-264
"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语文阅读实践教学,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学生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强大潜力的学习主体,他们主动积极参与语文阅读实践教学,促使语文阅读教育发生本质的探究性发展,将全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形成、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5,(10)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和高职学院的生存发展出发,指出高职教育要生存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从以下方面讨论创新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莉 《经济师》2005,(6):266-267
文章通过介绍如何实施苏格拉底式讨论教学,把案例和法学理论结合起来。通过上课讨论和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吸收为创造。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课培养学生的专业品格和人文精神,加深学生对法律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思维。文章主张通过教育情感纽带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