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表现为在东部地区会抑制城乡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1995—2014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分析其经济集聚水平和空间结构特征演化,并探讨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威廉姆森的倒U假说。同时,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也显示,集聚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集聚程度之间同样存在倒U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集聚水平提高,经济布局往往呈现出中心城市极化特征,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经济活动趋于分散化的同时,经济集聚的空间结构也会向更加趋于多中心结构的方向演化。对经济集聚、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经济集聚的确推动了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对于京津冀和珠三角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市的经济极化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长三角则主要是多中心集聚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钟清流 《当代经济》2011,(21):10-11
发展理念的偏差曾经使中国经济转型长期停滞不前,给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隐患。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结构性失衡集中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当前再依靠大规模投资已经难以为继,需要进行增量调整,即实施技术改造,进而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稳定经济增长、提升企业生产率、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大规模技术改造的实施,需要政府从财税、融资等多方面鼓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再平衡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将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欧、石油出口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谋求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总量均衡集中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所形成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适应和均衡。结构均衡静态讲一般是指两大部类的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的均衡,在这个均衡点上,社会劳动没有结构性浪费和短缺。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均衡目标,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现实经济运行并不总是处于均衡态,而是经常处于非均衡态。宏观经济失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低于总供给;另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高于总供给。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失衡态经常性表现是总需求膨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2-2014年江苏省的县域人均GDP为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县人均GDP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Moran,sI指数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趋势.全省经济空间结构从整体上呈现明显的苏南-苏北二元结构,苏南地区呈现沿江、沿沪宁线东西向递变的特征;苏北在淮河和东陇海线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经济洼地,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南北向递变的特征.经济发展的热点主要分布在苏南接近上海的地区,冷点主要分布在苏北的中部,核心的热点和冷点区域基本保持稳定,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变动历程与变动态势进行统计分析,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为经济空间集聚的酝酿起步、快速推进、巩固强化和空间扩散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四大板块的相对均衡增长、七大板块的交错增长、东部主导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向西推进等特点。文章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将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空间增长格局。从国家层面来看,应积极推进三级国家增长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战略转变和新规划实施,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新规划的实施打破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从空间结构上看,存在着物理空间结构以及对政策,评价和策略优化直接起作用的广义空间结构,即社会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生态空间结构等。这些广义空间结构及其要素对经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空间概念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物理空间和广义空间。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具有三维属性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济地理的空间分析方法,以省区为基本区域单元,分析我国财富人群空间分布和空间流动特征。就财富人群空间分布而言,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布空间扩大而集中度未减以及五地割据三大特征。就财富人群空间流动而言,江浙是最大的财富人群输出地,而北京、上海、广东成为三大财富人群吸纳地。通过财富人群与中国区域经济相关分析得知:财富人群空间分布与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基本相似。对比分析中国沿海三大经济圈,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是最大的财富人群吸纳地,长三角地区是最大的集聚地和输出地,珠三角地区财富人群外出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泛珠三角是横跨东中西部,包含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区。探析泛珠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影响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地区以沿海城市群和内陆各省会城市为中心的中心-边缘结构分布显著;区域内空间自相关趋势在加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表明内部经济差异在缩小,区域合作取得一定效果;人均GDP总体空间格局稳定,局域内发生演变,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冷热点区域变化较为明显。空间计量表明,工业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城镇劳动人口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表现出城镇就业人口的规模不经济。  相似文献   

13.
苏北海岸带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价值的大小是确定资源水价的基础,受环境、经济等人类文明成果的制约。文章对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苏北海岸带的主要河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量化计算,计算出海岸带的宏观水资源价值,并对区域水资源价值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岸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程度还不高,水资源价值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短时间内海岸带地区不应再提高水价,且水价也应存在相应的地区间的“阶梯式水价”。  相似文献   

14.
曾菊新  罗静 《经济地理》2002,22(3):257-261
企业是地域空间结构重要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企业网络通过对企业管理费用、交易费用和不对称信息状态的影响成为地域空间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其空间效应有多种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空间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制度,区位和心理预期等方面实施基于企业网络的策略性行动,并综合利用市场机制,政府规划,企业网络和公众的力量进行地域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向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阎小培  黄谦 《经济地理》1998,18(3):45-50
本文通过对90年代广东产业结构变动的时空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广东产业结构变动趋向的时空差异,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对广东今后产业结构走向及产业结构在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姚增福 《经济地理》2022,42(1):182-190
基于自由处置赫尔(FDH)技术方法,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空间异质性,运用SFA技术构建农业环境效率测算模型,考察了2001—2019年我国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环境效率及其改进状况。结果显示,经济和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下农业环境效率均值分别为0.846和0.843,各省(区)农业环境效率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普遍能够从经济和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中获得1%~20%不等的改进程度,而又以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更强;在经济和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下,主产区和平衡区虽然获得较高的农业环境效率值,但效率改进程度仅维持在2%左右,而主销区虽然农业环境效率较低,却能够获得超过20%水平的效率改进。然而,各功能区无论是农业环境效率值还是效率改进程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在时间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成渝经济圈R&D空间溢出网络结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成渝经济圈R&D分布的地缘邻近性显著,南北贯线的地缘邻近性明显强于东西贯线的空间相似性;区域R&D空间溢出的网络结构具有“主核-多中心”特点,“强链”和 “弱链”区域分异明显;区域内R&D空间溢出的出度和入度两极分化严重,区域间R&D空间溢出不完全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势差所带来的方向性;整体来看,区域内R&D空间溢出四大凝聚子群基本契合区域经济整合的边界分异。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区域化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毅  曾文 《经济地理》2006,26(1):83-87
文章论述了城市区域化是目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发展出现的特有现象,它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区域生成关系,也有别于传统的城市郊区化现象,是中国特定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应对资源短缺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功能、人口、空间扩散方式,其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决定了城市区域化是中国“大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现象。运用城市区域化相关理念,指导新时期武汉市城市区域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城市发展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中心城区———城市廊道———组群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丁四保 《经济地理》2008,28(4):603-606
地理学一贯重视的地带性差异同样可以用于讨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是"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即在改革之初绕开了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中错综复杂的矛盾而大力推进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在非国有经济成分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获得了承受改革成本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在1990年代的中期以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改革.空间上的过程则是首先在"体制内负担小、体制外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地带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使那里的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推动其他地带.这个模式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一是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和政府税收,二是体制外增量弥补了体制内的减量,即国有经济释放出来的大量失业.但是沿海地带成功的模式在其他地带的实践却并不顺利,沿海地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压抑着其他地带的改革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沿海地带对资源和就业岗位的垄断,提出其他地带不能一成不变地按沿海地带的模式进行改革,其他地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陆树启  陆玉麒  侯立春 《经济地理》2006,26(6):919-921,925
根据空间结构理论,运用空间作用原理,以江苏省新沂市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县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作了初步研究。指出新沂由于远离经济核心城市、并处于徐连双核结构的中点是其发展滞后的空间方面的客观原因,并提出实施“T”字型开发战略、构建宿新双核结构和新沂中心城市圈等有利于新沂及其邻近地区的空间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