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系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作为新时期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不断增强、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认识和明确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应该是一个包括三个层次的框架体系。 第一层次是公共财政的制度合理性问题,即如何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财权事权关系,并相应确定公共财政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公共财政框架下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菊琴 《经济师》2004,(1):83-84,86
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综合部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将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体 ,而全面进入为弥补市场失效的非盈利性的以及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 ,这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思路。我国财政经过编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改革 ,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重在规范支出的公共财政框架 ,与其相应的保障措施———财政监督如何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已成为财政部门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公共财政框架下做好财政监督工作谈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财政投资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发挥财政投资的政策导向和作用,支持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是国家财政面临的重大任务。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财政被称为公共财政或政府财政。财政在发展完善中形成的公共财政特征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相同步的,公共财政职能的确立正是为了弥补市场失效和缺陷而产生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历史和公共财政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  相似文献   

4.
西方发达国家为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建立了公共财政制度。该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政府收入支出制度。1983年,公共财政概念被学者翻译西方财政学时首次引用。近几年来,我国就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  相似文献   

5.
公 共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 ,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公共财政是相对于私人经济而言的 ,其核心问题是公共部门应提供什么服务 ,以及提供多大服务的问题。由于“公共性”是公共财政区别于其他财政的根本性质 ,因而公共财政的特有内涵也是围绕“公共性”而形成的。其基本特征和内涵主要体现在弥补市场失效、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营利性和法治化四个方面。①一、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努力对财政模式的讨论是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密切联系的 ,而财政的具体运行机制受到理论的引导 ,故此 ,也决定于经济体制环境。随着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化 ,财政运行机制必须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事实上 ,改革开放的 2 0年正是中国财政的公共性伴随着市场因素不断发展变化的 2 0年 ,中国财政的改革与发展是对一个逐步走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靠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财政收支格局已经而且正在逐步朝着公共财政的方向迈进。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的基本机理可概括为 :财政支出方面 ,在政府包办社会各项事业和统领各项事务的财政职能范围格局下 ,规模巨大 ,负担沉重 ;财政收入方面 ,以农副产品统购统...  相似文献   

6.
公共财政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财政模式。公共财政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中国之所以要实施公共财政模式,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财政职能转变和振兴财政的需要。公共财政模式的构建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为条件。要实现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政府财政应理性地退出私人商品生产领域,而转向为公众提供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同时,还必须推进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公共财政职能的总体定位公共财政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财政。按照现代财政职能理论,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和职能范围。在农村公共财政职能的总体定位上,基本原则是要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就不要介入,交给市场去做;凡是市场不能做的,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农村公共财政职能定位的基础在于对农村市场发展程度及其作用的正确认识。一般来讲,成熟的市场经济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和宏观经济稳定,由此决定了公共财政应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地方税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其财政运行都是实行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展开活动的公共财政模式,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的财政必须相应地从原来的计划型模式即"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到市场型模式即"公共财政"上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奠定了地方税体系的框架,然而几年来的运行也暴露出现行地方税制的种种缺陷,因此尽快构建和健全适应公共财政框架要求的地方税体系,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封建社会对国家以行政手段直接参与或间接干预国民经济、安排百姓生活与生产的活动,通常以"食货"一词来概括,清后期从日本引进"财政"一词,辛亥革命以后逐渐采用西方的现代财政理论。新中国对旧中国的财政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从而形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论"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以"国家分配论"为内涵,以公共财政为外延,将二者科学地揉为一体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财政理论,即"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  相似文献   

10.
一、公共财政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 公共财政的提出,使得我们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和活动范围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的目的在于解决政府或财政职能的准确定位问题。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其存在、发挥作用的领域就是“市场失灵”的领域,也就是说,以“市场失灵”为标准,凡是市场能有效地解决的,财政不应介入;凡是市场不能或无法有效解决的,财政应发挥其作用,这就是公共财政的界定范围。而社会保障事业正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保障不能依靠市场经济来有效提供,但它又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条件,所以必须由政府来出面组织。无论从资金筹集。还是从使用安排上看,财政在社会保障事业中都占据主体地位。因此,为了发挥政府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领导和促进作用,必须将社会保障收支纳入国有预算管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概括起来,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条件下的社会保障预算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