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的基本指向就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而要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依靠和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并采取建立优势产业工业设计中心、培育新型创意产业、加快区域性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构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立足两型社会建设创新工业设计等一系列工业设计战略.  相似文献   

2.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生态工业网络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梅  甘德欣  唐常春  周舟 《经济地理》2011,31(2):271-276
探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工业网络的构建模式。首先分析了新的发展形势下长株潭城市群构建生态工业网络的重要意义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提出立足于长株潭核心区内现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选择关键种企业和关键种生态工业园,构建从企业到园区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的多层次产业生态链网,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信息、科技、管理为支撑,实现产业生态链网与区域在社会层面融合的生态工业网络构建。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能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长株潭“3+5”城市群是湖南省重要经济增长极。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系统地从空间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三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做出实证分析,并和长三角“北翼”城市群进行对比,得出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水平仍然较低,需从制度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分工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产业集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加快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得该地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深化成为可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群元  宋玉祥 《经济地理》2011,31(11):1840-1844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涛  吴金明 《经济地理》2006,26(3):400-404
文章对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SWOT分析,凸显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由此指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基本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鑫 《当代经济》2007,(6):20-21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产业集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加快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得该地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深化成为可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8,(4)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三市作为独立的地方级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自成体系,产业门类齐全。随着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长株潭三市一体化进程加快。三市产业一体化要求三市间产业协调发展。利用肯德尔指数分析了长株潭三市制造业分行业产出、劳动及资金三因素发展的一致性,并利用协调度系数对三市产业的协调性进行计量。研究表明:长株潭三市产业发展整体呈现缓慢的协调演变态势,但城市间产业仍然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素有湖南"金三角"之誉的长株潭能否成为增长极,带动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长株潭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以中部六省的经济核心城市为考察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长株潭的产业竞争力。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长株潭的产业竞争力位居第二,长沙与武汉存在较大差距,稍弱于郑州,但株洲和湘潭处于明显劣势。最后,提出了提升长株潭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3+5"城市群物流产业体系共同化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研究长株潭城市群的物流产业和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株潭"3+5"城市群物流产业体系共同化的框架和推进其规划建设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宇文  蔡建河 《经济地理》2002,22(4):474-477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及制约因素,探讨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模式及重点,提出了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南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雄根 《经济地理》2007,27(6):1042-1045
红色旅游对湖南的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其一体化的步骤之一.了解在长株潭开展红色旅游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提出旅游对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红玲 《经济地理》2011,31(3):420-425,482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缺乏特大中心城市强大依托的困扰。文章主张把握中部地区城市群内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的机遇,在湘江连接长江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市的大河口地带,先一步组建形成统一的财政经济区,以财政利益一体化推进区域一体化,并最终争取国家批准为长沙大都市省会特大中心城市,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湖南开放崛起与富民强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红色旅游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丰富旅游产品形式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与大学生户外运动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在探讨红色旅游与大学生户外运动相结合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对长株潭高校大学生旅游意向的抽样调查数据,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在红色旅游景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提出了以"俱乐部"的形式在红色旅游景区开展大学生户外运动模式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5.
以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在建立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程度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在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治理、生态文化等四个一级指标方面都排名居首,而生态环境指标排在末位,长沙市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任重道远。株洲与湘潭两市生态文明程度差别不是很大,湘潭市略呈优势,但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中的另外两个重要城市,株洲、湘潭两市在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16.
绿色消费是以自然、和谐、环保以及健康为宗旨,包含多项内容的综合的现代消费模式,也是长株潭城市群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长株潭郊区农民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与绿色消费有一定的距离。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在长株潭郊区农民中普及绿色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提出了一些普及绿色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行政治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奇  戴清  丁艺 《经济地理》2008,28(6):1008-1011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正式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湖南经济的发展乃至中部崛起计划的实现。而长株潭的发展进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如何克服地方政府间的本位主义,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对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本论文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湘江经济带产业空间结构重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江经济带包括湘江中下游地区的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5个省辖市、17个卫星县和8个县级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连接长江沿岸开放带和珠江三角洲的桥梁和纽带.该地区目前的产业空间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两级点轴系统和四个外围区的格局,但是这种空间结构存在分工不明确、产业部门结构单一、空间集中度低和空间联系松散等问题.文章从选择适宜的空间开发模式入手,对带内各地区的产业部门配置以及重点产业部门进行空间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从而在带内构建一种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空间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19.
廖志明 《经济地理》2007,27(4):575-578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存在三种典型的集群模式,即产业关联型模式(长沙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专业型平台共享型模式(浏阳生物医药园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卫星围绕型模式(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技术公共平台能力、配套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是集群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长株潭土地资源利用机制创新的关键。长株潭城市群应以交通建设为契机,推广人车人流节地模式、开发园区土地集约模式等成功做法,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建设土地约束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建设评价工作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和改革,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