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乃至农村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旧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弊端,彻底冲破了集体农业的模式,改变了“大呼隆”、“大锅饭”的一套劳动办法、管理办法和分配办法,建立了双层经营新体制,既维护了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公有制,又予承包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家庭分散经营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生产制度下,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一般以家庭承包的形式,与集体签定承包合同,而后进行各自相对独立的分散经营。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与由相互平等的集体成员对土地的分散经营的“适当分开”,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我国农村现在普遍实行的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是对待我国改革的试金石。围绕改革所进行的争论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最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许多人反对,就是因为怕变成“单干”,也就是怕瓦解了人民公社,使集体农业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以后,“包产到户”遍及全国,人民公社瓦解了,人们又说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没有变,改变的只有“经营方式”,仍然怕“单干”。其实,集体所有制何尝没有变,除土地、某些农业基础设施仍归集体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都属农民所有了,农业已由一家一户农民自己投资,自己生产经营了。土地“承包”实际上具有租赁的性质,农民按合同向“集体”交纳各种“提留”,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已然30年了,农村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一个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权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情况下,把土地的使用权界定(承包)给了农户。土地使用权界定给了农民是一件大事,但界定清楚了,不一定就没有纠纷了。因为,农村中相邻部位的公共产权——我称之为“邻产权”太多。大量的农村争吵都与这种“邻产权”事件有关,而农民界定产权的办法也有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解决农民的温饱,但却不能让农民富裕。目前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替代当前的小规模生产模式。比较可行的规模化生产模式就是建立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经营,并通过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家庭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现代家庭具有传统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这三大职能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我国当前家庭的三大职能正处于相互制约之中,要走出这一相互制约的陷阱,关键是防止经济职能退化。家庭经济职能退化的实质是“家庭幸福”产量的下降。而导致“家庭幸福”产量下降的经济根源是夫妻契约租金的消失和获取租金的机会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7.
合作经济组织在村落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端于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打破了"生产队"式的集体生产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不起的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能量几乎释放完毕,单个农户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在多种因素的催生下,合作组织逐渐发展起来了,农民又一次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合作经济组织给了农村经济新的活力,为村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8.
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兰虹  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2002,24(2):8-17,28
人地比例、耕作技术、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循环导致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中国目前人口与资源(土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结果,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只能是朝着更加周密细致地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演进。从公社一级到三级所有、大队为基础,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直至承包期限由短期变为长期,由15年变为30年。这一步步的演进都是朝着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回归,显现出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作用。由于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的方向应该是土地国家终级所有的前提下,强化农民现有土地长期使用权,并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相似文献   

9.
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民的增收历程分析1.第一次增收:农村土地承包制实行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农村与全国一样,突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民和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农民负担的现实分析 农民负担就是指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无偿向政府、工商企业以及城市居民提供的各种资金、物品、劳务等各种资源的总和、自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负担具体指“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那部分费用,也就是说应该是农民向社会无偿提供剩余价值的总和。我国农民的现实负担,种类繁多,数额沉重。以未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农村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