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供需匹配为指导思想,基于胜任力理论,解析创业者类型及其异质性胜任特征,挖掘创业者异质性创业政策需求;借鉴创业MOS模型,构建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框架。结果表明:①创业者可分为生存推动型、机会拉动型和创新驱动型3种类型。其中,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业被动性、风险规避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职能胜任力较强,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机会警觉性、资本积累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较强,创新驱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新变革性、资源撬动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较强;②创业政策供给通过动机激发、机会增加和技能培育提升创业者创业胜任力,有助于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整合以及创业者创业绩效提升;③鉴于创业者创业胜任特征和创业政策需求差异,政府应实施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侧重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关注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动机强化和技能培育,注重创新驱动型创业者技能提升和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组态视角,整合管制、认知和规范3个制度环境层面前因条件,以及能力感知、机会识别和失败恐惧3个创业认知层面前因条件,以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中的51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影响不同创业模式的多重并发条件与因果复杂机制、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创业模式差异及创业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生存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制度环境缺失的能力驱动型模式、规范制度主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和制度环境缺失的风险承担型模式3种。第二,机会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规范制度缺失的创业认知型模式、规范制度引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认知制度支持的创业认知型模式和管制制度保障的能力机会型模式4种。其中,机会识别是驱动机会型创业的关键条件,管制、认知和规范三维制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推动高机会识别群体选择机会型创业。第三,要素驱动型经济体以生存型创业为主,部分国家推动机会型创业;效率驱动型经济体同时发展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创新驱动型经济体高度重视机会型创业。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选择—模式演化—经济体转型研究框架,为推动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演化进而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供需匹配为指导思想,基于胜任力理论,解析创业者类型及其异质性胜任特征,挖掘创业者异质性创业政策需求;借鉴创业MOS模型,构建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框架。结果表明:(1)创业者可分为生存推动型、机会拉动型和创新驱动型3种类型。其中,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业被动性、风险规避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职能胜任力较强,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机会警觉性、资本积累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较强,创新驱动型创业者创业行为呈现创新变革性、资源撬动性等特征,其认知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较强;(2)创业政策供给通过动机激发、机会增加和技能培育提升创业者创业胜任力,有助于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整合以及创业者创业绩效提升;(3)鉴于创业者创业胜任特征和创业政策需求差异,政府应实施异质性创业政策供给,侧重生存推动型创业者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关注机会拉动型创业者动机强化和技能培育,注重创新驱动型创业者技能提升和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拥有区别于成熟企业和大企业的属性特征。为了深入解析小微企业创业决策过程,构建了创业学习、差错取向、机会识别与决策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49家小微企业创业者的实证分析得出:创业决策各维度与创业学习、差错取向、机会识别行为显著相关;创业学习、差错取向、机会识别行为可以有效预测创业决策;机会识别行为在创业学习和创业决策速度、决策正确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机会识别行为在创业学习和创业决策认同度之间未起中介作用,机会识别行为在差错取向与创业决策速度、决策认同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差错取向与创业决策的正确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慈善捐赠是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而现有研究仅关注单一特征与捐赠行为之间的联系,缺乏对不同捐赠动机的比较分析,企业捐赠的主导因素仍有待深入探究。文章基于机器学习中的集成学习方法,综合讨论了多维度捐赠动机特征对捐赠行为预测能力的差异,从而识别出影响企业参与捐赠的主要动机,并找出预测能力最强的特征。研究发现:(1)与战略性动机、政治动机和外部监督压力动机相比,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主要受内部治理动机驱使;(2)集成学习方法对慈善捐赠行为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线性研究方法,其中渐进梯度回归树具有最强的解释能力和最高的预测精度;(3)在多维度动机特征中,管理层薪酬激励、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销售费用率、分析师关注程度、实际业绩表现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慈善捐赠行为的预测效果最佳。文章不仅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有效识别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关键因素,而且对完善三次分配制度、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的情景下,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创业选择,而在不同的情景下,同一个人也可能做出不同的创业选择,到底什么样特征的人能够在什么环境下把握住创业机会,为探究"人"与创业机会识别过程关系的黑箱,本文以118个创业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方法(csQCA)构建了复杂情景下的创业识别过程模型,并对影响创业识别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的创业者能够适应不同的创业外部环境从而提升创业识别效果,创业者的个人因素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会共同影响创业识别的整个过程,并决定最终的创业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在不确定的创业情境下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创业活动和创业行为,但现有研究对于创业者是先天具备还是后天习得上述品质和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构建整合分析框架,并将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作为前置因素探讨其作用过程与作用结果,通过对分布于7个省市的202位研究对象进行层级回归,结果显示: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分别能够推动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机会识别是创业研究的一个核心话题,然而我们对创业机会的绩效转化机制还缺乏认识。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通过引入商业模式创新这一概念,本文探讨了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绩效。本文还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中介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需求不确定与环境包容性削弱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竞争强度加强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引入为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提供了现实操作路径,基于交易成本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对比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联,从而为商业模式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创而不业”现象也随之增多,此类创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在行为表现、创业动机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基于此,运用扎根理论选取13个案例,探讨象征性创业类型、形成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行为表现差异源于创业动机不同,后者追求创业的实质意义,即通过机会识别与开发实现价值创造,而前者则是在象征意义驱动下的行为选择;②根据外部诱因与动机不同,象征性创业具体细分为传染型、策略型和表演型3类,可分别采用社会比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加以解释;③3类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传染型创业是由同群创业唤醒负面情绪而引发的模仿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修复心理落差,策略型创业是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政策“套利”的一种手段,表演型创业则是为缓解社会规范压力而开展的印象管理行为。研究结论为深化创业动机研究和理解创业行为差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企业离职员工创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普遍现象,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离职员工为何离职创业,而忽略了对离职创业结果的探究。聚焦于离职员工创业机会创新性,以华为26个离职创业样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组态思维整合文化情境和个体特征两个层面因素,探究创业机会创新性背后多重条件间的复杂互动本质。研究发现:文化情境与个体特征因素联动匹配影响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实现;影响高-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路径呈现差异性,高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影响模式为创业自信驱动型、知识能力主导型与个体-组织协同型,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影响模式为过度自信触发型与创业特质缺乏型。  相似文献   

11.
资源作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本,需要管理者有效地获取、整合和利用资源,通过“巧”配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由资源组配形成的创业机会识别模式,采用fsQCA3.0对组合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源结构化与能力化相匹配产生杠杆化作用发挥资源优势,创造资源价值;对资源要素采取组合且突出核心的构型模式,可以从多个层面综合解释创业机会识别的模式特征,其中,冗余、网络与合法性资源为核心资源要素,资源拼凑作为能力利用作用于这些资源要素从而创造资源价值;存在3种识别创业机会的资源巧配机制,分别为制度响应型、意义建构型以及积淀开发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TPB理论修正和江西省17个县262名返乡创业农民工有效样本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从主观规范、创业态度、风险感知和感知行为控制四个潜变量来探讨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路径。中国农民工创业正处于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并立状态,并有逐步向机会型创业过渡的趋势;风险感知和家庭成员意见均对农民工创业意愿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资源管理理论和创业行为理论首次对创业导向、投机导向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检验环境情境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广东省、北京市和吉林省的600家新创企业展开大规模问卷调研,最终获得361份有效问卷,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和投机导向均对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显著积极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在创业导向与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积极调节作用,而在创业导向与资源整合能力之间具有消极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投机导向与资源整合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积极调节作用,但在投机导向与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具有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机会识别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思想之一,创业者往往因其经验劣势,难以发现和认知尚未被发掘的机会。现有研究对创业者如何利用机会原型,匹配技术和市场结构关系进而识别创业机会的内在机理仍缺乏深入考察。基于此,采用口语报告法,分析创业者机会原型和结构匹配在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机会原型如何促进结构匹配的推理水平提升。结果表明:创业者更多地利用结构关系匹配识别机会,较少利用表面特征匹配;具有较高水平机会原型的创业者在机会识别过程中更多地利用结构关系匹配,表面特征匹配利用较少。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机会识别认知理论,为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识别别人看不到的机会的前置因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飞  綦成双 《经济管理》2023,(3):192-208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数据作为第五大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推动数字创业实践的潮涌。其中机会是数字创业活动的核心,但数字创业机会建构的过程研究仍然存在空白。在建构主义视角之下,作为能够塑造创业个体认知与组织决策的学习行为,对于推进机会创造有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于数字创业学习这一构念,通过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与数字创业的相关研究,探索数字创业主体在机会建构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阐释了数字创业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并依循“影响动因—学习行为—机会建构”逻辑,探索性地提出了数字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议题。本文认为,特定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在塑造数字创业学习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创业行动者通过开展“在想中学”的认知学习和“在做中学”的情境学习推进数字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并基于经验学习实现对数字创业机会的适应性迭代。本文旨在进一步揭示数字时代建构主义机会观与学习观的互动关系,丰富创新驱动创业的微观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创业机会异质性及其识别方式进行了新的理论诠释,并应用扎根分析构建了机会异质性与搜寻方式的理论框架。首先,本文基于知识管理将创业机会异化为编码型和默会型,基于知识搜寻将机会识别方式异化为系统搜寻和偶然发现,并对其作出了新的理论诠释。其次,应用扎根理论研究的方法,同时辅以较大样本的调研数据作为补充,构建了机会异质性中联系各范畴的关系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在机会异质性的分类中,代表编码型机会和默会型机会差别的显隐性是最显著的区分标准;在机会异质性与其识别方式的动态匹配关系中,编码型机会常常靠"系统搜寻"识别,默会型机会常常靠"偶然发现"识别;同时还发现编码型机会并未如之前所估计的比默会型机会更普遍。  相似文献   

17.
探讨前沿科技领域专利转化特征并对其进行精准识别与预测,对于我国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人工智能芯片专利领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测度最优转化预测方案,分析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或地区专利成功转化影响因素,从企业/高校、国内/国际等不同层面总结专利成功转化的主要特征。结果发现:随机森林算法预测效果较好,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专利转化概率服从对数曲线分布,影响高校/企业、国内/国外专利转化特征的因素有所不同。最后,提出高校/科研机构应注重高价值专利维持和团队合作、企业应提升专利技术质量和撰写质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与创业机会类型及开发方式密切相关,但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机会开发以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甚少。通过对4家企业跨案例分析,探索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识别方式匹配如何影响新企业成长,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新企业优势、克服劣势提升创业绩效;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匹配方式对绩效的影响不同;新颖型商业模式与发现型创业机会或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均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与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但其与发现型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确定。  相似文献   

19.
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在不确定的创业情境下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创业活动和创业行为,但现有研究对于创业者是先天具备还是后天习得上述品质和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构建整合分析框架,并将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作为前置因素探讨其作用过程与作用结果,通过对分布于7个省市的202位研究对象进行层级回归,结果显示:创业导向和创业警觉性分别能够推动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主动性人格、感知风险与创业机会识别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机会性人格、变革性人格和坚韧性人格都有利于创业机会识别,但积极性人格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不显著;创业感知风险与创业机会识别呈正相关,并在机会性人格、变革性人格和坚韧性人格和创业机会识别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没有中介积极型人格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