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促进国防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防科技产业是军民深度融合的最佳载体和重要平台。将国防科技产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归纳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校企联转、军民共转、民企参军等6种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资本、人才、制度、组织、市场、产业链等7个方面探索相应的军民深度融合路径,以期为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个国家都面临资源短缺的压力。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军民融合产业资源,已成为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西部地区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搜集整理了有关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企业资源的信息资料并建立了数据库,利用DEA模型评价了上市军工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深入分析了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南省全面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明确将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作为带动、加速、深化湖南特色新型工业的重要举措,军工经济已进入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崭新时期。详细分析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意义,深入阐述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已具备的现实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双十工程"为核心,以3+5城市群为支撑,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为动力,提高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而充分发挥对富民强省和"四化两型"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协同视角对国内外军民融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我国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提出我国军民融合要在战略上协同、技术与标准上协同、法规上协同、信息上协同,通过军民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真正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道路。  相似文献   

5.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通过促进新知识涌现、推进新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组织框架基础上,将发展模式归纳为以分享经济为背景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第三方模式、以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产业链拓展模式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PPP”模式,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领域,构建完善有效的军民生态系统是助力军民融合有序发展、激发军民互动活力的基础。基于共生理论与Logistic增长理论,设计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系统框架,构建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演化方程。选取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等典型产业,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拟合,并模拟和分析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的各类模式及参数。结果表明,1995—2019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协调,推进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需要激发新的增长活力。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互惠共生是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模式生成新能量的主要模式,提高军民共生系数、扩大产业规模容量是提升军民共生能量层级的重要路径。在此基础上,从建设互惠共生交流机制、建设双向能量流动机制、优化互惠共生界面、扩大高技术产业容量、推动产业链协同5个方面凝炼推动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陕西省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和国家一系列法规政策,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产业集聚对推动军民融合互动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整合军地双方优质资源,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同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分析产业集聚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出发,详细剖析了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及主要问题,提出应以“双百工程”为核心,依托重大项目,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更大突破,并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陕西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军民融合技术的特殊性,现有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现有研究中,鲜有以理论模型为依据,系统解析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全流程核心问题。知识网络模型是分析多要素参与复杂过程的有效方法,可用来分析多要素参与的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基于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涉及的信息、技术、资本、人力、组织和社会环境6个要素,构建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知识网络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案例分析,指出现阶段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军民融合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转型事关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质量,在当前我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以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分析了军民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并以陕西省为例,针对产业结构现状和5个“并存”的问题,选取航空航天产业为代表,运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实证研究了军民融合发展促进陕西省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提出了军民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孟涛 《经济论坛》2012,(1):113-117
本文剖析了军民融合及资本运作的含义,由现阶段国防工业和军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引中开来,提出以资本运作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方式及有效的手段,阐述了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需注意的问题,以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发展与安全兼顾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上,梳理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关系从萌芽阶段上升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5次历史性飞跃,将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先进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领地位,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发挥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新发展格局下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要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
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是推动我国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丰富的异质性资源,可以有效促进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借鉴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以关系深度、关系广度、关系高度为代表的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耦合共生与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理论模型,通过对收集的304份军民融合新创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对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耦合共生在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与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间发挥中介作用;创业导向显著调节耦合共生与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改革之路经过了从"以军带民""、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的转变历程。回溯历史对于更深刻地认识、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拓展军民资源是我国破解资源约束、实现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1978-2021年出台的79份军民资源政策,通过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构建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从政策属性、政策内容、政策理念、政策实施4个维度刻画军民资源政策对军民资源拓展的支撑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等级军民资源政策均较好地贯彻了军民资源拓展的指导思想。其中,PMC指数得分较高的军民资源政策场域广阔,能够为更多场景中的军民资源拓展提供空间;PMC指数得分较低的军民资源政策能释放更多的治理资源存量,发挥政策聚焦优势和比较优势,提升军民资源拓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林  曾立  张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154-160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交汇了区域协同发展构想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内在机理,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有军工企业与民营军工企业都具有通过产权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再创新的内在需求。但因制度惯性、技术基础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在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二次创新技术路径,其演进过程和创新功能值得关注。基于我国248家上市公司1992-2019年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对国有军工上市企业和民营军工上市企业两种路径军民融合再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系统GMM回归。研究表明,民营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市场价值强于国有军民融合企业。最终,在分析军民融合二次创新两种路径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我国军工科技人才和民用科技人才长期处于割裂状态,无法有效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基于嵌入理论,分析军民科技人才共享的嵌入制度基础、嵌入需求基础和人才趋同基础。根据嵌入性质与人才隶属关系改变与否,提出虚拟嵌入、实体嵌入和智力嵌入3种军民科技人才共享嵌入模式。分析嵌入认知、嵌入关系、嵌入政策、嵌入结构和嵌入渠道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个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结构优化、统筹推进、协同共振的有机战略系统。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分析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特征,着眼于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逻辑、运行机理与演化态势,从体系协同、体系集成、体系能力、体系路径、体系推进、体系动员等多个角度阐述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涵意蕴。最后,从统筹优化战略布局、推进战略资源要素集聚与激活、发挥体系集成效应、构建评估体系4个方面提出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职人员制度历史悠久。从世界主要国家来看,军队院校是聘用文职人员的主要机构之一。随着中国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不断加深,非现役文职人员应运而生,并在院校中受到极大重视。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统筹军地院校人力资源,促进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人员科学合理配置,对于建立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非现役文职人员配置优化为切入点,总结借鉴世界主要国家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经验特点,针对中国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人员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实现中国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人员的配置优化,提高中国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人员使用效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