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和自身需要的必然选择。为了深化生态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久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在辽宁省本溪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展生态经济教育会议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北京有关方向的专家和全国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共聚一堂,就加强生态经济教育、生态经济学科建设、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态经济研究若干问题的初步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态经济研究若干问题的初步思索李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对于关注生态经济问题的人士来说,1992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在国际上,各国首脑云集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共商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计划,实现了由拟定环境宣言到制订行动计划的转折;在国内,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择,吹响了彻底摈弃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号角。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为生态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如果说新形势的基本特征就是从务虚走向务实,那么从务实的角度对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生态经济学的走向和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就显得比任何时候更为迫切、更为重要。1如何评价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在中国,有组织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基本概念的定义和理论框架的构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宣传、普及生态与经济必须协调发展的思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量生态经济学论著的问世,研究重点由保护生态平衡转向维系持续发展,整个民族的生态与环境意识的明显提高,就是反映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明显例证。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生态经济学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  相似文献   

3.
环境恢复:生态示范区创新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示范区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主要在县域范围内推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一种工作形式。几年来,这项工作在探索低成本治理湖泊污染的新技术途径、建立保护传资源的新经济模式、寻找矿山生态恢复和退化土地恢复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人们在工作中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而招致自然报复的深刻教训,迫使人们认识到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是一个农村干部,从参加革命到1992年离休,没有离开过楚雄彝族自治州,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林部门度过的,我对生态经济学的认识是经历了盲目困惑、科学启示、带头实践、生态和经济必须结合、生态经济建设是振兴经济、治贫治灾的必由之路等五个阶段。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但我仍将做  相似文献   

5.
试论生态经济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缓解生态危机,关键在于建立能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繁荣的生态经济农业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达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在更高发展水平上和谐统一,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进入生态经济时代,应该应用生态经济农业的观念指导现代农业,把农业经济行为同生态环境看做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减少和避免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部分乡镇企业,由于生态经济观念的淡薄,已成为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染源。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提高乡镇企业职工的素质着手,对他们进行生态经济及法制观念的教育。只有职工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引导乡镇企业朝着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1980年,一些老一辈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在他们的热心倡导下.1980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问题座谈会,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参加这次座谈会,一开始就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密切结合.共同研究的特点. 10年来,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不仅表现在研究的规模和数量上,并且在于理论上的建树和发展.经济10年的探索和实践,相继发表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文章和专著.其中既包括生态经济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包括用生态经济理论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创办了全国性的生态经济刊物,在一些高等院校和培训班中开设了生态经济学课程,培养了一批研究生。  相似文献   

8.
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星亮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经济与生态不协调已成为当代的重大问题。全社会都应当重视这个问题,关心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深刻认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从1980年许涤新先生倡导开展生态经济学研究以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我近年来从事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和对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尚存在如下的五个问题. 一、对生态经济学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接受生态经济学知识的知识结构问题缺少研究.许涤新先生在《生态经济探索》和姜学民等在《生态经济学概论》等书中都谈论到这个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却很不深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研究成果的质量提不高,不少的生态经济学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王松霈徐志辉(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一系列旨在协调人类经济、技术、社会活动同自然生态系统关系,并寻求新的发展思维、发展对策和战略的新学科如雨后春...  相似文献   

11.
2.4 生态经济再生产和生态经济周期。生态经济再生产是生态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也就是生态环境再生产(无机环境再生产和生物环境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条件,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的永无休止的循环往复和螺旋式上升。也可以说,生态经济再生产是生态经济生产力再生产和生态经济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生态经济周期是生态经济再生产的时序性、阶段性和往复性的表现,也可以叫做生态经济再生产周期或生态经济更新周期。它是生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新时期,中国生态经济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应对以下三个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即:生态价值理论、经济贫困和环境恶劣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生态安全的影响。作者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开发黄河三角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发展,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都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列入了重要议程日程。并启动了“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园”等跨世纪的重点工程,看来,在国际国内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呼声日渐高涨的时候,在以严重缺水和土地沙化、盐碱化著称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否则,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4.
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折生态经济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论述了生态功能效益经济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体系,以促进我国区域生态价值的研究,为我国生态经济帐户建立和生态损失价值评估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生态经济学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经济循环图式的批判 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行反思,生态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主流经济学从主观的交换价值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生态经济学则从人类生存发展和经济活动的生物物理基础出发,从人类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转换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经济对环境的客观依存关系,把经济系统视为受到物质平衡、熵和生态承载力等生物物理因素限制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崭新经济视野和独特研究方法的经济研究范式。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生态经济学创立之初,它所进行的经济学革命之一,就是对至今还在多数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出现的经济循环图式进行激烈批判。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学的定义、范畴与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产业、生态经济消费、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制度等.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生态产业链规律、生态需求递增规律和生态价值增值规律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经济效益决策与评价张青,傅政德(天津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效益既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决策目标,又是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1生态经济效益决策模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维统一,是公认的生态经济理想的决策目标。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约束,三维效益的绝对统一却很难实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含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地区),现实经常是矛盾迭出,从而不得不作出厚此薄彼的决策选择。在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科技条件下,如何抉择三维效益的优化组合成为生态经济效益决策模式的核心内容。如果以N=生态效益,E=经济效益,S=社会效益,(+)号代表效益优化,(-)号代表效益恶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维组合为以下8种序列:(A)N ̄+、E ̄+、S ̄+、(B)N ̄-、E ̄-、S ̄-(C)N ̄+、E ̄-、S ̄-;(D)N ̄-、E ̄+、S ̄-(E)N ̄+、E ̄+、S ̄-;(F)N ̄-、E ̄-、S ̄+(G)N ̄+、E ̄-、S ̄+;(H)N ̄-、E ̄+、S ̄+其中:序列(A)是三维效益全优决策模式,是理想的抉择。但其概率受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许多条件的限制,尤  相似文献   

18.
广义生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向经济领域渗透,形成生态经济学;生态学与仿生学结合起来应用到人类社会中形成社会生态论基本格调,由此产生了广义生态论的假说,本文仅大致描述了广义生态论的框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于忽视研究生态经济问题,使之缺乏创新与发展。现在生态经济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必须吸收生态经济理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之争 2005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教授回答采访者的题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谈话,先在网上传播,随后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和《经济研究》第10期公开发表,他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造成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即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问题,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刘国光的“谈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排斥和边缘化、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状表示不满。与此同时,持不同见解的学者也发表了文章,公开反驳刘国光的观点,将争论推向了高潮。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