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以追求私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也出现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在承认西方“经济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范式:既要追求物质上的利己。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利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经济人表现为物质上的利己为主、精神上的利己为辅;当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物质上的利己将退居为次要地位,精神上的利己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是经济人的假设,它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的抽象。经济学家认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经济行为的动机。首先,经济人是自利的,即每个人在做出经济行为选择时,主要考虑自我的利益,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经济人的利益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非经济利益。非经济利益,通常表现为追求个人名誉、地位等。其次,经济人的利己主义会产生  相似文献   

3.
利他行为的“道德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普遍认为,利他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而人的行为动机有两种:利己和利他。单纯从利己动机来各种解释利他行为存在着贫困性,引入“道德人”概念则可以对动机上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利他行为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6月7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作出了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虽然这只是一个最初的判决,但它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及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超过了这个案件的本身。市场经济也需要国家干预 市场经济的原始理论是反对国家干预的。布阿克尔贝最早提出了反对国家干预的理论,他认为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性,人们的经济活动只能按自然规律进行,否则“大自然就会对违抗者施加惩罚”。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利己本性必然产生竞争,它推动劳动要素和调节资本要素的配置,并提出在“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作用下,整个社会经济达到…  相似文献   

5.
陈德华 《经济纵横》2000,(12):26-27
经济关系是经济学、经济伦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利益,要承认个人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利益关系中的重要位置,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利己动机的所谓“经济人”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出发点,它也应成为经济伦理学所面对的一个基本前提。“利己”与“利人”的关系集中表现了市场经济的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经济伦理学的任务是要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思想道德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利己是主流经济学理论一个最基本的假设。但是人类的行为是受纯粹的利己动机支配吗?不仅如我等经济学教师,包括不少经济学大师其实都宁愿相信:虽然利己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动机,但是人们的经济行为常常也会受到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影响,而表现出某些并非纯粹利己(甚至是纯粹利他)的行为。1992年获得经济学诺奖的贝克尔(G.S.Becker)曾用利他主义解释慈善捐助和公共品的自愿提供;1994年诺奖得主泽尔腾(R.Selten)曾通过大量的案例讨论人们在现实决策中的行为,发现人们的利益分配行为显著地受到社会公正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学生容易患上“网瘾”的各种原因,以及中学生惠上“网瘾”后对其自身及社会所产生的危害,并一分为二、客观地指出了网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把“双刃剑”。重点就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和采取卓有成效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中肯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人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现在看来,天地有大怒虽不言,而自威。气候危机的频发让人们意识到,原本没有任何“商业”意识的大自然,正在以越来越强硬的态势,威逼人类为自己得到的环境产品和生态服务“埋单”。一如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言:吝啬乃大自然之本性,哪怕是些微小的恩惠,她都要向人类索要很高的价格。  相似文献   

9.
高华云 《经济论坛》2004,(17):153-155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历史回顾。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制度以后,在经济、社会制度和人的观点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崇尚自由,而经济自由则是基础。经济自由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法国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等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受“自然秩序”支配的,这种秩序是完全符合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如果人类充分认识了。自然秩席’,  相似文献   

10.
吃喝应有“度”古代圣人告子说 :“食色 ,性也”。吃喝是人的本性、天赋人权 ,不可剥夺。既然吃喝是人的天然本性 ,人们就应求朴存真 ,顺其自然 ,使之保持在一定“度”的范围内 ,而不该自恃精明和高贵 ,把吃喝本性搞得过于复杂和偏颇。许多人在吃喝问题上超出了应有的“度” ,认为“人生在世 ,吃喝二字” ,在量上追求“大”、在质上追求“精”和“稀”。这种吃喝观既是人性的扭曲 ,又对人类赖于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严重破坏。过度吃喝是人性的扭曲为什么说人生在世追求吃喝是对人性的扭曲呢 ?人具有自然性 (生物性 )和社会性两…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人”假设与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拥军 《经济师》2004,(2):148-149
激励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知识型员工有别于传统工人 ,传统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都不符合知识型员工的人性特点。知识型员工是“知识人” ,他们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因而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式是 ,满足“知识人”的利己性、引导“知识人”的公益性和促进“知识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2.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潮流,由于对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和方式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存在“一哄而上”、“一股就灵”、全员参与、强制实施、年薪设限等误区。对这些误区的批判,有助于正确引导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实践的走向,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效结合,促进我国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再生资源产业链--能否更进一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帆 《环境经济》2005,(4):14-18
北京大学叶文虎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新产业伴随着新的发展观而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循环经济兴起的时代,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在中国发展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如何在各行业培育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如何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再利用监管机构,也成为一个古老而新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管理中的惰性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复杂劳动远远多于、重要于简单劳动,而“工作量化制”面对管理中的惰性问题却束手无策的创新的时代,加强对管理中惰性产生的文化因素、体制因素、心理因素、本性因素等因素的研究,努力培育创新企业文化,建立创新型组织和有效的激励体系,不断用创新的积极性克服惰性,对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本的人格化”与“经济人”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人”假定,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假定,自斯密提出以来,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其分歧焦点在于“经济人”是否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据。事实上,“经济人”假定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的化身。“经济人”的本性无非是资本本性的外在表现。这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社会性的高度抽象。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外延的扩大,“经济人”假定的内含和外延随之变化,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中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志扬 《经济管理》2002,(20):22-27
本文对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两门科学因为研究的目的不同,因此对人的本性就有不同的假设。论文比较分析了管理学中不同的假设的异同点,提出了西蒙等人提出“有限理性人”认识是“客观有限理性”、而人由于情感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表现出来的非理性行为是“主观有限理性”的观点,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在企业中形成这样一种机制:它能激发每个企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识别和满足企业成员的各种不同需要,使个人的目标能得到实现;又能约束和规范每个成员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在满足个人目标实现的同时,有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论"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元坤 《当代财经》2006,(10):61-68
“人性化管理”是指基于人性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从理论层面看,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但在管理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与实施者愿望不一致的结果。问题在于人们对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有多种不同的见解,由此也导致人性化管理本身也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确定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有假设原则、特定原则和一致原则。人性假设是由动机层面的利己假设、目的层面的满意假设及策划层面的理性假设构成的三维结构。人性化管理就是基于人的利己假设、理性假设、满意假设而实施的管理方式。也即,基于人的利己、理性、满意实施的管理方式才是人性化管理方式,反之,不基于人的利己、理性、满意实施的管理则不是人性化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珍惜自然资源确立“递耗资产”填补财会空白冯恭祺“递耗资产”是指矿藏、油井、森林、淡水等天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而又不断耗竭的自然资源。很早以前,西方国家就将矿藏、油井、森林等列为采掘、采伐企业的固定资产组成部分而加以管理,会计上单独设置“递耗资产”(...  相似文献   

20.
《技术经济》2015,(12):69-75
以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均等程度为因变量,建立了新企业创业团队股权分配均等性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并利用大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平与利己是新企业创业团队股权分配中同时存在的两种机制;创业者们既会按照公平原则,根据初始贡献特别是财务贡献分配股权,也会受到利己理性的影响,在先前成员关系较弱的情况下将尽可能少的股权分配给合作伙伴,此时股权会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