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青海省公路交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及系统协调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01--2009年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协调程度的综合评价以及协调发展趋势的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协调度在不断上升,但未能达到最佳状态,二者之间整体协调发展趋势大致朝背离协调状态的方向发展,其中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滞后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2.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要从其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去考察,要看各项生产能力的综合效果。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首次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SPSS分析软件进行上机计算,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了各大省市经济发展进程的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我国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指标、社会进步指标和资源、环境指标等建立了杭州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经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指出了杭州市的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大重视程度,以进一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张掖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三个层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7—2014年张掖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分指标来看,张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水平都是逐渐提高的,但是,生态环境水平综合得分明显低于前两者且2013年得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客观的综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对评价后的各省份按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四个区域。对各个区域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西藏7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藏7个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现代产业发展、农业发展和消费水平三个因素。对各个地区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7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经济发展好、经济发展一般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三个层次,较好地符合西藏经济地域差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是实现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对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价,是促进农牧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以农牧业循环经济为目标,构建4项准则指标和20项具体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2008—2017年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累计贡献度对青海省主要贡献因子和负贡献因子进行分析,找出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以期为促进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志刚 《生产力研究》2003,(1):151-152,165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转换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也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因素 ,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新疆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新疆各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主城九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市主城九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得出重庆市2010年各区综合实力排序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测度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揭示其时序演变特征,文中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8—2018年青海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生态文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8—2018年青海省经济发展实现了大幅度跨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08—2018年青海省生态文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其中,2008—2010年一直保持在严重不协调阶段,2011—2016年持续提升,并保持在基本不协调阶段,2017—2018年进一步提升,并保持在基本协调阶段。基于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青海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典型、可定量的特点,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是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选取全国50个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7-2019年创新型县(市)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17-2019年我国县域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表现较好,从各项指标看,创新型县(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说明3年来国家创新型县(市)科技创新态势持续向好;创新平台、创新主体、教育经费、创新政策均与县域科技创新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但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型县(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新疆市县经济发展梯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来研究新疆87个市县的经济发展梯度及经济差异.通过计算各市县的经济发展梯度值,总结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划出经济发展的梯度分区,为制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邱瑾  戚振江 《财经研究》2012,(1):38-48,83
基于矩阵指数空间规范(MESS)模型,文章以浙江省69个市县为例,采用Bayes方法对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各市县的服务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依性和空间异质性。地区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人口密度、工业产值以及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不仅对本地区的服务业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对邻近地区的服务业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服务业的发展则是一个抑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苏北五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地区指江苏北部的五个省辖城市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和盐城,以及下辖的24个县域单位。江苏县域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单元,在选择2008年经济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江苏苏北5个城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的苏北5市当中,盐城和徐州的整体实力是最强的;在最后一个档次的9个县当中,徐州2个,宿迁2个,连云港2个,淮安3个,盐城没有,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苏北5市当中宿迁、淮安、连云港仍然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尝试采用DEA方法测评浙江省11个地级市及69个县市1996—0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效率,进一步分析空间差异及其原因。结果发现: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效率普遍较低,11个地级市中除宁波市、湖州市和嘉兴市为DEA有效外,其余8个地级市均为DEA无效;69个县市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也普遍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进一步将建设用地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结果发现: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规模效率普遍较低,且与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情况一样,呈现出自北向南梯度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是影响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规模效率较低抵消了利用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较高所带来的影响,才造成近10年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效率普遍较低的现象。因此,提高浙江省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7.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ona sinensis Roem stand volume,productivity and forest age,site conditions,stand density and other factors,through selecting 8 representative cities or counties,using standard investigation and stem analysis method,this paper makes relatively systematic research about the Toona sinensis Roem plantation accumulation,productivity,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site conditions.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ndicators of multiple site conditions,this paper expects to give a more comprehensive picture about the source of accum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评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结合江西省80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分别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有效性和管理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小,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努力程度也基本相同;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和提升状况效率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所以,依据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了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和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及其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业喜  陆玉麒  卢晓旭 《经济地理》2011,31(11):1817-1821
可达性评价一般包括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借助Am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分析方法,以江苏省65个县(市)行政中心(城镇)为研究节点,利用1990、1996、2002和2008年的交通路网数据,对江苏省4个研究年度城镇间两两可达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改善明显;城镇间可达性结构由"纺缍型"向"倒金定塔型"转变;城镇间可达性总体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镇间联系更加紧密;城镇间可达性改善并不均衡;交通建设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城镇可达性和区位优势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演变及广州区域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玉鸿  许学强 《经济地理》2003,23(5):671-676,680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在此过程中,各县市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以及中心城市的区域地位必然发生变化。文章首先总体上考察了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然后,在对珠江三角洲各县市不同时段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县市经济实力在对应时段比较排序的分析,宏观上揭示了珠三角城镇经济空间分布的时空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广州区域地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