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公共空间是构成城市形态总体框架、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城市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的研究,更应专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户外空间、人造环境和社会交往的相互作用.以小见大,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营造令人愉快、舒畅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新思路,以促进新老城区的发展更富于生机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汪滋淞 《江南论坛》2009,(4):31-32,33
长三角地区水网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滨水空间尤为种类丰富,它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空间特点和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吃、穿、住、用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也逐渐成为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城市公共空间和设施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社会公共活动场所.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意义,指出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正在缺失,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对亲民人性化的设计需求,并对如何构筑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塑造公共意识、促进产城融合,因而成为城镇化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人与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质量的应有之义。据此评判,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规划理念落后,供求矛盾突出;追求宏大平整,破坏自然肌理;割裂历史文脉,丧失文化个性;突出审美价值,忽视人文关怀;排斥弱势群体,加剧社会隔离等。据此,政府应把政策干预的重点放在四个方面,即挖掘私人资本与资源,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形成个性鲜明的公共空间;转变设计理念,强化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发挥非政府机构作用,建立公共空间的大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空间是与私有空间相对比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是指街道、广场、公共公园和围合公共空间的建筑立面.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广场.城市广场既是居民参与社会、娱乐休闲、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又反映着现代城市的文明与开放程度,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也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阳  吕庆华 《经济地理》2011,31(8):1283-1288
应用文献归纳和整合对比等方法,从公共空间的定义与特征以及创意城市的含义和形成要素入手,在回顾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公共空间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以构建创意城市为目的,认为应该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社会影响力,重视细节,更开放更具宽容性以及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服务作用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7.
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英  刘思华 《经济地理》2012,32(6):173-176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马赛萍 《现代经济信息》2012,(14):283-284,288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与品质不断提升。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是当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形态与生活的重要载体,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等都会通过它体现出来。现阶段,新兴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满足不同区域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其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安全、公众的关注、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管理等,以体现城市良好形象与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化,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理念认知及其原有体系已被颠覆与瓦解。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人本价值"认知构成也已改变,对应地出现了社区公共空间价值构建的理念转向。国外人文地理学界对社区公共空间研究已深入到微观的地点价值公正领域,并显现出地理学"二元论"的范畴统一,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者也不断深化"人地关系"研究,从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视角直面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经历了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本文立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服务价值,探讨并构建新型城镇化下的边缘社区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了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建设标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服务水平与居民现实需求不相适应是无锡公共文化设施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功能分类、标准分层、空间分区、实施分段四个方面提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加剧,高层建筑也普遍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不断减少,并且公共空间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的娱乐、休息的环境,并且给居民提供舒适感.高层建筑的崛起、交通路线的增加,这些因素都改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为了大多数居民的感觉而设计,往往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大众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本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2017年提出的“城市 历史公园”遗产概念,辨析总结了其与城市在空间、时间、价 值维度的多重关联性;据此建构了“城园关联”视角下,以城 园、地段、园区、园景为空间尺度和以历史见证、公共文化为 价值线索的城市历史公园景观特征“多尺度”解析与遗产价值 “双系统”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鹅岭公园为例, 对其自重庆开埠设市以来各典型时期的景观特征与遗产价值进 行系统解析,以期为历史公园研究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江水景犹如一张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文化品味和魅力的集中体现,融历史、现实、文化、经济、地域风情与景观于一体.所以,城市滨江水景的设计在整个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长沙为例,论述了滨水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叶强  鲍家声 《经济地理》2004,24(4):480-484
通过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可以发现商业空间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长沙提供城市空间拓展的优化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家具是近年来在设计界使用率极高的一个新名词,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环境中的公共户外家具和设施,如公共候车站、电话亭、公共座椅、灯具、指示标志等等。城市家具应体现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同的氛围和感觉,体现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习惯和喜好,体现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体现地域文化的延续,以人们的安全、健康、舒适、效率为目标,满足人们对多元化公共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的空间策略选择成为关键。文章通过梳理英国城市更新行动的各阶段理念演进,总结出英国当代城市更新的特征、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文化主导的作用与策略。在分析文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的三种实现路径基础上,提出以文化为主导、城市设计为手段的城市更新空间策略:优化公共空间网络、开发文化创意区域和兴建公共文化建筑。通过对伯明翰中心城区的更新实践中具体策略运用和经验、成效的剖析,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问题,分析总结出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以长沙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迪云  夏艳玲  李若梅 《经济地理》2007,27(6):1059-1062
近年来,城市旅游和城市文化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各界的关注.文章以中部名城长沙为例,研究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及其相互关系的具体形态、当前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协调长沙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特殊的时空重叠性,其游憩行为存在失控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游憩行为失控的历史教训,探讨了游憩行为失控的原因,并提出系统化治理对策,即建立城市游憩人群流动的大数据监测体系,科学核定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承载量,构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承载的预警系统,有效扩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范围,强化多部门应急治理联动机制和构建瞬时巨量游憩人流的疏导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类在不断改造城市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如今也在忍受着城市改造带来的痛楚。我国正处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城市公共空也时刻受到了侵扰。伴随城市生活的纷繁演变,公共空间危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普遍的城市问题。建筑设计将在重建良好城市公共空间秩序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微观层次,建筑设计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继而介绍了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出现的危机,最后探讨了建筑设计概念在城市公共空间层面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外滩滨水区是上海的标志性城市景观。研究了外滩滨水区改造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新外滩滨水区总体设计理念和其中的典型景观。此次综合改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规划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地打造了一个经典的滨水区和公共活动区域,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历史文化建筑的风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为市民公众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