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深化了流域区域间利益的不均衡,功能区定位导致限制和禁止开发区承担一定的额外成本和面临发展机会的损失,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不同功能区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类型特点,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为出发点,从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三个方面对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主要思路为:以生态保护总成本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通过地方政府间横向跨区域协商管理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行下游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对上游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2.
中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利益相关方问卷调查和政策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进展开展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补偿探索进展较好,补偿资金成果较为显著,补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流域水质改善,带动了绿色就业机会,具有脱贫攻坚协同效益,促进了产业绿色发展,但是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持续性、资金项目机制合理性、实施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协调流域上下游生态经济利益、调动各方流域保护治理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评估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方向以及实施路径,为黄河流域实施大保护大治理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张军民 《经济地理》2008,28(2):247-249
遵循联合国宪章、国际水法,履行合作开发权利和义务,协调并满足各国的用水利益,是伊犁河流域水资源分配、利用及管理的基本原则。中哈两国利益冲突的焦点:水资源短缺与用水不断增长的矛盾;水资源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水、用水不均及相关利益协调与补偿等。中方大规模水土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向南北疆跨流域调水将改变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格局和利益分配模式。在国际合作层面,中哈石油合作对实现两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及区域安全等根本利益具有重大影响,伊河开发应服务于中哈能源合作,与中哈两国区域一体化战略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人为地改变了区域水文情势,将会不可避免地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以辽西北供水工程为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从多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生态经济补偿技术模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项目目标确定指标权重的选取原则及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评价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生态治理存在“内卷化”现象,其症结在于河北环北京地区很难独自承担建设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目前,由于跨域性环境补偿机制缺失,使这些地区的发展权受到极大的限制.应用利益相关者的耦合机制,就可以有效解决跨域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或利益联盟之间的利益矛盾并处理好利益再分配问题,进而奠定区域激励机制的基础,最终实现区域环境总体利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流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予以适当经济补偿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失衡、保护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和迫切需要。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以江西东江源国家级水源涵养功能生态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分析了在江河源头区域实施生态补偿的现实必要性及其政策法律依据;根据"受益者补偿"的原则,确定了东江源生态补偿主体和受体;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工业发展机会成本法"测算出生态补偿标准总额为51 335.2万元;以水量、水质和用水效益三个指标为基础,建立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本分担模型并测算出流域下游地区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本年分担份额为10 861.33万元,就东江源区域实施生态补偿应当遵循的原则和途径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失衡,从根本上说是相关利益主体基于个体理性的博弈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本文以闽江流域为例,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指出,建立激励和约束融合机制是促使横向、纵向政府问由非合作博弈转向合作博弈的的关键,也是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有着急迫的现实需求,但在现有纵向财政转移支付难以负担的困境下,有必要大力推动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横向转移支付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境内外横向转移支付的发展历程,探索出均衡各方利益、丰富转移方式、构建执行机构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发展路径,从而确保流域水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长效运行,促进流域内的生态保护和利益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实施情况的阐述,从产权结构状况、政策法律背景、公民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阶段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问题,提出在现有体制下应充分根据环境资源产品的客观特征划分环境资源产权、考虑法律政策设计中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吸纳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跨流域调水之水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流域调水乃21世纪我国水利系统工程的一大特点。在现实层面,我国跨流域调水确乎存在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浪费现象。按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首选路径应是"推进国家水权制度建设"。因此,欲实现符合国情的节水型社会的理想化建构,首要前提应是对我国跨流域调水的水权制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区建设的区际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建立是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区际生态补偿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行政区域,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本文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例,从保护区改善水质所带来正面效益的角度,探讨了跨流域调水所涉及的生态补偿问题,提出了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合理制订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水资源完全成本定价模型,对工程供水成本进行测算分析,制订完全成本水价区间,为合理制订水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如何围绕中线工程的基本要求,即在打造清水走廊,保证水质安全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构建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水利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例说明水利建设中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会出现的弊端,提出水利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都应按生态经济环境水利模式来搞,使我国水利工作进入生态经济环境水利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筑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为了在世界建筑园林中占领一席之位,关键在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用创新来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别从经济利润和可持续发展两个项目参与者所追求主要目标的角度,提出设计、施工、运营三个主要阶段的过程创新策略,以达到工程项目各参与方都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最新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进行合理的拆分与合并,并结合其他数据编制的水利社会核算矩阵可以为研究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的互动提供大量的信息,利用水利社会核算矩阵乘数模型可以考察大规模水利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利投资将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部门产生较大的拉动效应;不同水利部门的投资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具体拉动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别,了解这些差别有助于水利投资结构的优化;水利投资对我国GDP拉动的平均乘数大约为1.3;基于水利投资的结构分解,测算得出4000亿元的水利投资将会带来GDP增长4925亿元。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产业变动度和偏离度分析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存在问题,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水资源消耗水平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联系,提出了在南水北调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出发,通过引入以政府与私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博弈各方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收益和在现实供需关系下的收益格局,特别是私人参与供给下的博弈均衡,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进行研究.结合国内的经验借鉴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研究》2005,(9):82-84
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水资源的商品属性,分析了水资源的供给模型和需求模型,进而采用供求均衡模型来分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并根据水市场的垄断性质,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分析了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水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