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交易成本理论与土地登记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经济分析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制度问题,其核心思想是效率。从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出发,在交易成本理论和科斯定理的基础上,分析涉及土地登记制度的交易成本的各个方面,据此提出基于“降低交易成本、保障安全与效率”的我国土地登记制度建设的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土地登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考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托仑斯土地登记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实地考察。研究结果:昆士兰州法律中“土地”即“不动产”;昆士兰州土地登记历史经历了3个阶段;自1861年引进托伦斯登记制度以来,已发展成特点鲜明、制度完备的“自动化权利系统(ATS)”;未来发展方向是废弃纸质文档,全面实现数字化。研究结论:托伦斯土地登记制度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细致、可操作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稳定高效、经济贡献大等等,对中国建立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作为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及土地登记制度法学理论基础的物权公示及公信原则。侧重分析了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式的登记形式、效力及其公信力。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土地登记制度提出立法建议,呼吁尽快出台专门的土地登记法律或法规,在继续强化土地登记的国家管理作用的同时,显化土地登记的权利公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登记的法理和登记机关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正由单纯管理型向财产型转变。土地权利作为不动产物权,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是为土地权利变动提供法律基础,土地权利登记是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法律基础,是国家建立的关于土地权利的统一的法律基础。为此,必须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土地登记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运用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阐述土地登记制度的成本与效益,为建设安全、有效率的土地登记制度提供经济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论:在中国土地登记制度建设中要广泛研究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土地登记效益,避免忽略土地登记制度成本和效益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意义重大土地登记是物权公示和保障交易安全的基本手段。目前,我国土地登记的基本情况是,城市土地登记好于农村土地登记,建设用地登记好于农用地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我国土地总登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落实中央提出的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当前形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力求理顺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相关立法中的关系,为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政策修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搞清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和归属是完善制度的根本,明确登记效力是完善土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的关键,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解决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及当前诸多登记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16年国内外土地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统计法。研究结果:2016年土地管理领域国外研究侧重于土地制度改革及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生态效应,土地法律与政策的作用效力及效应,土地权属与登记等方面;国内研究则更多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成果整合应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及成果应用、土地市场监管与土地财政影响、“三权分置”法律关系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及集体成员资格界定、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制度等相关问题。研究结论:2016年土地管理领域在不动产登记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土地市场监管与调控以及土地用途管制方面的研究有所进展;2017年将重点关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推进与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调控,乃至农村土地市场的管理与调控、土地法律体系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推进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研究结果:中国分散的不动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分散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登记矛盾和冲突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分散登记弊端;构建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时,应当贯彻统一性、有效性、效率性、可行性等原则;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一是必须从法理上合理界定不动产物权的关系,明确以土地登记为基础,二是不动产登记机关可选择行政机关,三是在过渡期可通过优化登记机关职能来推进统一登记。研究结论:当前可构建以土地登记为基础的统一的不动产登记过渡方案,即以土地所有权登记为基础,统一协调、行使“不动产权利类型认定”和“不动产界址划定”两项职权,建立协调或者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土地登记实行实质审查制度,登记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有无瑕疵,与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审核有着直接关系。那么,土地登记机关究竟需要对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哪些方面进行审核呢?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范围我国各地不动产登记管理机构的设置存在差别,有的地方实行房屋与土地统一由一个部门登记,而有的地方则分别由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负责登记。《房地产管理法》第61条规定:“房地产抵押时,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办理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登记机关为: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变革是土地督察制度建立的重要诱因,行政监督理论是土地督察制度运行的理论支撑,土地督察制度是建立在现实和理论可行性基础之上的。分析2008—201o@-土地督察数据,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土地行政权力的扩张,遏制了土地违法行为,规范了用地审批行为;保障了土地资源公共利益的实现,促进了耕地资源保护、中央土地政策落实、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土地督察制度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空M,从土地督察实践上看,近期可以进行一定调整,进一步明确督察机构法定职责和工作目标;从土地督察理论上看,远期还可探索土地督察机构地位独立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哈尔滨为倒,探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理论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灰色性,采用灰关联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从宏观上对2000~2005年哈尔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5年土地生态均处于基本安全水平;2000—2002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略有下降,但2003~2005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增加趋势,说明其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改善;存在人口密度、工业用地比重偏高,绿地覆盖率、建筑容积率、人均居住面积、空气质量达二级率等偏低不安全因素,制约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我国土地监察制度经历了三次变迁和创新,对保护耕地和依法用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考察了不同阶段土地监察制度的演进、安排及绩效,认为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中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土地监察制度的供给受体制、法律、意识等的制约。土地监察制度的创新路径为: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制中的委托代理机制,改革土地监察体制,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相似文献   

14.
探析耕地保护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中国耕地保护中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效率并不高,中央政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际作用远不如其理论设想。因此,必须完善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计划促使地方政府自觉保护耕地,注重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从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可知,信息熵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通过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计算,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武汉市的实证分析,发现1992-2003年来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不断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评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评述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和深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理论意义等研究已比较透彻;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清楚,但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等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实际操作性有待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可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要加强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与应急体系建设在土地规划领域的体系架构进行探讨,丰富了土地规划理论,为国土部门参与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及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和规划技术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在阐述开展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该规划的特点,归纳提炼出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的概念,构建了综合防震减灾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框架,并明确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在该体系中的定位及其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总结2016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17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16年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价值评估与保护、土地生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与生态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技术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生态、国土空间分类、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管控策略以及规划协同与创新等方面。研究结论:2016年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理论而衍生的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探索了面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提出一系列空间规划改革构想和建议。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国土空间合理利用评价、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将是2017年及未来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概括.对土地增值的含义、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制、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与测算、土地增值管理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土地自然增值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土地增值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则是研究的难点。我国土地增值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增值收益流失、回归途径缺乏;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农民权益受损;土地租、税、费体系不合理。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管理的实证分析、分类研究;必须加强基于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产权理论、土地租税理论和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土地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是指将土地的自然增值全部或部分回收归于社会的过程。本文对美国“土地价值捕获”的原理与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特点,提出了针对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