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在整治环境污染面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一实况,提出了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从而确保公众在环境影响过程中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目标,本文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共参与内涵与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形式、内容和效果,提出了公众参与存在的信息公开不足、形式范围有限及广泛性不够等问题.立足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经验和实际需要,从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并完善公众参方式、加强媒体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公众参与工作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规划环评制度不能有效涵盖、环评工作开展不力、项目后期验收及监管不到位和公众参与流于形式等问题。本文在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配套完善规划环评制度、科学建立政府考核方式、实施农村地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种延伸。实际上,大众传播媒介的采访报道和发表言论是代表社会大众在行使言论表达自由。换句话说,舆论监督权利的主体是社会公众,而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是公众舆论监督的具体实施者和代言人。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是实现公众基本权利的社会工具。  相似文献   

5.
公路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徽省205国道(新线)天长段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公众参与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公路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205国道(新线)天长段改建项目都很支持,对当前的环境现状比较满意,一般认为工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张曦 《南方农村》2014,(5):28-31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应居于主体地位,表现在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主体,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体,是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体。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缺失;农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民产权主体地位缺失;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缺失。因此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增强农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农地产权主体地位;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是环境民主理念得以体现的有效路径,是形成社会监督力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农村环境整治目标的推动力,是明确环境权利的实践基础。目前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程度较低,主要根源体现在参与主体环保意识淡薄、公众参与缺乏权利基础、参与成本过高等方面。为加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提升参与主体的思想意识,完善相关立法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多渠道降低公众参与成本,积极发展民间环保组织。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在新时代中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体现出了高度的时代价值。当前,在农民生态意识培育中仍面临着农民认知能力不足、制度缺失、内容单一及方式滞后等现实障碍。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努力营造新农村的生态文化氛围,构建与时俱进的生态意识培育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使农民群体充分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农产品批发市场抗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其抗疫能力的对策建议。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在未来仍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农产品保障作用,但是在抗疫中存在私人属性追求利益最大化与保护公众利益的矛盾,表现为批发市场管理主体抗疫积极性不高、管理制度和基础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有待解决。建议围绕减少人员流动,改善市场整体环境,从改善批发市场管理制度入手设立政府主导的防疫制度、进场资格限制制度、场内限时交易制度、进场预约交易制度和网络批发交易平台,同时从提升抗疫动力的角度,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完善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制度和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解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方菲 《农村经济》2007,(1):81-8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政府应介入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在此基础上,必须合理界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相关责任主体的边界,在责任主体框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承担着主要责任:制度设计安排、法律法规制定、财政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概述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指出了当前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可以划分为传统公众参与平台和新兴公众参与平台,二者在参与主体、客体以及方式上多有不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兴公众参与平台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这将给传统公众参与平台带来深刻的影响。二者不仅有区别,也有联系,应形成有效的互补,共同促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徐蓉 《水利经济》2023,41(3):78-86
水利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工期长,不确定因素多且复杂,水利基础设施PPP项目完工时间会影响公众对政府和建设主体的态度。考虑公众支持意愿对水利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构建由公众、政府和水利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主体组成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的均衡策略演化过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可能的均衡策略中,公众、政府和项目建设方存在四个稳定的策略,分别是支持,采取激励措施,不付出额外努力;支持,不采取激励措施,付出额外努力;不支持,采取激励措施,付出额外努力和支持,采取激励措施,付出额外努力。其中,公众支持能提高政府采取激励措施的积极性,从而鼓励水利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主体付出额外努力提前完工,扩大项目效益给公众带来“幸福感”的同时提升政府公信力,形成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环境治理分为源头预防、中端和末端处置。源头预防的公众参与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予以规定,但实践中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中端与末端环境治理则尚无正式制度可循。相应的供给侧改革应该首先补齐在中端和末端治理公众参与的短板;其次构建和完善环境治理多元共治的载体和平台,进而将政府部门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责任,公民在环境治理中的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环境治理社会共治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地勘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我国地勘市场的发展现状,应在总结一般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地勘市场主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地勘主体体系建设的雏形已经形成。今后我国地勘市场主体建设的基本策略应是,在地勘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矿业权为依托推进现有地勘单位战略重组,优化地勘单位资本结构,更新地质勘探装备,明晰产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重视对地质资料的保护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绿色矿山有着环境保护、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要求,绿色矿山建设离不开广泛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实现社会和谐、共享的有力体现,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保证。绿色矿山建设的公众参与者范围应该包括企业员工、周边社区居民以及利益相关者,公众参与应贯穿矿山建设、开发、闭坑全过程,参与内容包括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社区和谐等建设方面,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信息公示、座谈听证论证、民意调查等。为保障公众参与应注重培养公众公共精神、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唐勇军  马欣钰  沈菊琴  冯明祥  秦科 《水利经济》2022,40(6):74-79, 101
在“省直管县”改革下,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公共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压力。结合东方市特殊自然条件,以东方市河湖长制工作为例,分析河湖长制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在东方市现有水生态环境下,河湖长制通过组织体系、制度保障和专项行动等途径解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制度和系统治理问题。进一步推动东方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方向包括:健全完善河湖治理的责任分配机制;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体制建设,推进乡镇执法能力提升;优化考核激励制度设计,调动各级治理主体积极性;激活公众责任塑造河湖长制为内核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18.
刘瑜 《农业经济》2020,(4):136-138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维护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主体思想意识淡薄、配套制度不健全以及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不够,导致农村质量安全监督存在诸多困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宣传来提升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生产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监测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是为了提升区域比较优势,还是为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抑或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都已是大势所趋。但基于现代农业视角来看,目前部分地区在农业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专业化发展方向模糊、经营规模较小、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以及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困境。对此,为了加速农业专业化发展,各地区还需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明确农业专业化发展方向;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优化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邓丽  华坚 《水利经济》2017,35(3):12-18
为改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公众参与现状,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个主要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公众不同的利益诉求出发,运用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在不同利益诉求的相互作用下影响地方政府与公众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策略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当公众受到的损失大于参与付出的成本时,双方稳定均衡状态均表现积极,反之,双方可能均表现为消极或积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基于此,分析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公众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博弈中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加大对地方政府的支持、规范公众参与相关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及宣传力度、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几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