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 ,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 ,大战略”与土地基本国策相结合 ,即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保护耕地 ,同时又能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则成为人们必须回答的一大课题。本文仅对小城镇建设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一新的理解。  为了切实保护耕地 ,1 997年 ,中央提出了在全国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小城镇建设既要保护耕地 ,又要保证小城镇发展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因此 ,小城镇…  相似文献   

2.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耕地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战略性的目标。目标是指通过一系列行政、经济、法律的措施,保证我国现有耕地的面积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逐步提高耕地质量。 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意义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从“耕地总量”认识,包括两层意思:第一,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即占用和开发要平衡;第二,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通过严格控制占用数量、盘活存量和土地整理等措施,使耕地总量有所增加。从“动态平衡”认识,也包括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未来15年内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制定并付诸实施,是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正耕地总量平衡问题是这些年来我国耕地保护的核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制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目标以来,围绕如何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方面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在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各地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一方面将耕地总量不减少的任务纳入省  相似文献   

5.
贺斐 《中国土地》2012,(5):42-4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大举措.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质量,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能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升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能力,是国土部门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和破解“双保”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理论探析吴克宁马素兰土地特别是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鉴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状,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持续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本文就耕地总量动态...  相似文献   

7.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几个问题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教授张凤荣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应当重视和研究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问题。一、耕地基数的确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首先要将耕地总量这个基数定下来。这个基数必须实事求是。1995年,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8.
高华中 《农村经济》2001,(11):16-17
我国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 4 0 % ,而且总体质量不高 ,后备资源缺乏。近年来耕地连年减少 ,加剧了人口与耕地的矛盾 ,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 ,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特点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时间性。平衡是一定时期内的平衡 ,包括中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 ;时间性的另一方面是指一段时期内耕地减少了 ,在另一段时间内耕地就要相应增加。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该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强调“自我平衡” ,要求区内行政…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叶艳妹吴次芳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总体规划、法制保障、动态监测等等,这无疑都是十分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长远观点和根本意义上分析,土地...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认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含义,是指通过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开发、复垦及土地整理的力度,使得减少耕地和新增耕地的数量相抵之后,保有耕地的总数量不减少并力争有所增加。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把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首要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土壤质量与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空间 ,也是食物、财富的源泉。人地矛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我国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江总书记指出 :“保护耕地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大事”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没有土地 ,就谈不上发展农业。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是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 ,必须保持和提高土壤质量 ,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从字面上看只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 ,但就其内涵而言 ,它必然包含…  相似文献   

12.
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叶艳妹吴次芳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总体规划、法律保护、动态监测等等,这无疑都是十分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长远观点和根本意义上分析,土地产权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13.
浅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是目前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问题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关系,认为耕地保护必须在完善农地权利体系基础上,走“质量、数量并重“的道路,尽快将保护耕地的重点从行政区为导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向基本农田为导向的“优质耕地、优质保护“转移。  相似文献   

14.
徐静 《农村经济》2003,(11):80-81
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保持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 ,可持续地利用耕地资源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一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实现 ,即保持现有的耕地面积不减少和生产能力不下降。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制约因素和实现数量平衡与质量平衡的潜力 ,并提出对策建议 ,以利于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 ,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四川省土地面积为 4 8 5万平方公里 ,人均土地面积为 0 0 0 5 8平方公里 ,低于全国平均 0 0 0…  相似文献   

15.
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谭术魁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也不富裕。为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新时期土地管理必须更新发展思路,采取十分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保护耕地,在保持现在耕地总量...  相似文献   

16.
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保持全省耕地面积稳中有增甘肃省土地管理局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议特别报道汪冬莲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专门下发了《通知》,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耕地的高度重视。现在土地管理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奋斗...  相似文献   

17.
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刘绪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实现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世纪之交的土地管理奋斗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使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通过对十年来耕地资源两头分析,剖析了地减少深层次的原因,提出 实现上述 重要措施及保护制度同时了有关地保护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耕地管制立法设想沈守愚陈利根一、总则⒈耕地管制应坚持下列原则:保证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严格控制城市扩大用地,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节约用地,优化配置,保护耕地,实现动态平衡;加强国土忧患意识,优先保证农业需要,城镇发展规划与耕地管制相一致。⒉...  相似文献   

20.
保护耕地要两种管理并重保护耕地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键是要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并以此为龙头,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种种手段,切实把资源管理放在首位。一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类用地规模的总量控制和合理布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