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乡村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战略总要求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完善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法]文章以湖南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法对乡村治理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区域乡村治理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被调查农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万元以上。进而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可知:社区生活组织、村规民约、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留守儿童之家、集中性治丧场所以及村务公开等6个变量对乡村治理体系的开展实施正向显著影响,而年龄对乡村治理体系的开展负向影响。[结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治理体系主要在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分析影响湖南省乡村治理体系的因素,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充分发挥乡村治理功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绿色金融作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理念提出之后,作为绿色金融重要部分的碳金融成为了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乡村产业持续发展、乡村宜居环境建设、城乡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相关政策不健全、金融机构政策落地慢、专业人才缺失,导致乡村振兴战略进展缓慢。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推进政策的落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低碳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已进入实现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人居环境及基层治理的重大战略,需要政府及各主体的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农村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由于乡村振兴进程中资金需求量巨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导致乡村振兴战略中财政的投入仍显不足。文章在总结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支持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晓利  王朔 《山西农经》2020,(3):13-14,17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发展,传统乡村金融服务模式很难继续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对乡村金融服务进行创新改革,以应对时代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的新需要。探讨了金融服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金融服务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实施金融服务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机理、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搞活农村经济、实现多元效益,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开了新的突破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更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和业态特点;并从六个角度出发,阐述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其次,归纳总结了乡村旅游四类开发模式;最后,基于乡村旅游项目自身建设、政府政策保障、社会组织参与的视角提出了六项对策,以期助力乡村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关系到农村产业融合的人才建设,关系到农民增收的实现。文章力图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P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农村产业融合及人力资本构成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都对农民增收产生显著影响,且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更大。农民增收及人力资本对农村产业融合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结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复合型人才及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中央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其战略根据农村经济中的各项发展需求以及总体标准所制定,通过具体的战略实施来完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部门需要发挥出具体职能作用,切实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8.
[目的]立足要素管理视角,解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涵、逻辑关联及框架体系,明确自然资源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方法]综合运用系统论、地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采取“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科学思维范式和“问题—目标—空间—工程—支撑—模式”逻辑主线,进行要素、结构、功能和对策分析。[结果](1)从空间治理角度,正确处理人、地、产、钱4核心要素关系,优化重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 (2)从工程保障角度,聚力推进“产业融合提升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 (3)从要素支撑角度,充分彰显自然资源的资源、资产、资本与生态多元属性,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资源安全保障、产权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保障、能源安全保障是自然资源管理创新的基本功能定位。[结论]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三大目标上,做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推进自然资源(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开展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与修复、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建立城乡一体化要素市场体系、创新差别化高效化资源分类管理模式是乡村振兴与自然资源管理协同创新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特别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乡村地区积极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与其他产业。怀化市基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实现了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之间的融合发展,虽然改善了怀化市在观光农业布局方面的建设,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处理。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为实现怀化市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促进怀化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到新阶段的新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做出的战略抉择。以实例为基础,深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中的目标、重点、实现路径等,有助于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法]文章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情况,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目标、重点及战略路径。[结果]四川省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与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差距较大,主要制约因素有土地细碎化、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多层次人才匮乏和治理能力面临挑战等。[结论]明确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要以涉农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文明乡风基本形成、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和生活富足为目标,以衰退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村庄整治和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为关键,以激活土地要素为措施,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通过“融合”“绿色”“善治”“人文”“差异”和“激活”六大战略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工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生态经济、制度、教育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梦茜 《农业经济》2023,(10):103-104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和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人才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提出加强政府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生态发展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包括20个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基于2007—201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湖南省乡村建设水平进行定量化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乡村建设对乡村景观影响的利弊。[结果]湖南省乡村建设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呈现显著的递增趋势,由2007年的0177提高到2017年的0692。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均明显提升,但生态发展状况波动较大,虽近年来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仍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景观的规划提供了经济支持,改善了乡村景观基本硬件设施条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丰富了乡村景观的形式内容,推动了乡村景观的建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和对乡村景观的蚕食。[结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遵循生态理论,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前基于乡村发展视角,对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间的发展协调性的研究较少,研究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性,对快速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构建的河南省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进行计算,并利用ArcGIS101空间分析软件基于市域尺度对其协调度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1)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等级均处于Ⅳ级(轻度失调)至Ⅶ级(初级协调)之间; 4706%的省辖市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 4118%的省辖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 1176%的省辖市处于濒临失调阶段; 只有郑州市处于轻度失调阶段; (2)目前河南省形成了以“安阳—新乡—濮阳”为中心的北部较高协调度核心区和以“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为中心的中部较高协调度核心区,区划现象及极化带动效应比较明显。[结论]仅依靠区域的极化带动作用对于河南省市域乡村内核与外缘协调发展是不够的,提高两者协调度要从当地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入手。地方政府要积极加快小城镇建设,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变化,回顾了改革开放41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性供给主要经历4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统领全局等。[结果]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三农”发展势头平稳,农村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的根基更加坚实,乡村振兴的底气更加十足,乡村振兴的底色更加亮丽,乡村振兴的保障更加有力。[结论]为了促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培育制度、创新财政投入制度、健全农村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统计考核制度、分区域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期促进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为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研究云南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就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根据数字化建设、税费减免、信贷担保及农业保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数字化平台,保障税费减免、信贷担保及农业保险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20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接下来我国将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是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乡村文化振兴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云南省建水县为例,探索我国现阶段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关键技术方法与实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农业科技园区规划采用的关键技术方法是否规范化对新时期园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从城乡规划学、地理信息科学、农业科技、环境科学、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角度围绕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流程、编制内容、技术方法等过程开展关键技术与方法优化研究,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提供新思路和标准范式。[方法]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相关国家政策和学术文献的梳理和研究,结合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经验,集成应用城乡规划、农业大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优化园区规划方法。[结果]将规划编制分为前期准备阶段、规划编制阶段、规划评估阶段,从规划过程、规划编制内容体系、技术方法等多维度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编制方法,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编制技术方法体系。[结论]提升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阐明了规划编制技术方法体系的实证经验,强化了规划科学基础并提升了规划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文章探讨了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的国情农情约束,以及如何基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情,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方法]通过中国与世界各国现状的比较,指出“乡村衰落”这一世界性难题及其内在原因; 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外流、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约束。[结果]立足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情,对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何走从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创新治理、绿色发展、文化兴盛、精准脱贫7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结论]按照国家的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能够立足国情农情走出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安海燕 《山西农经》2023,(11):143-14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农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农产品产量也大大增加,对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也愈发增加。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产品物流人才,以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探讨了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措施,以期为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