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城游憩带是近年来大城市郊区旅游发展的新现象,其以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及今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潮流。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范围和区位进行界定,结合实际将其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区两带”,即城市中心旅游区、近郊游憩带、远郊度假带。通过实地调查,列举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主要旅游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哈尔滨“一区两带”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近郊游憩带和远郊度假带的旅游资源具备二级开发潜力。两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适合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结论。为今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图们江区域开发下延吉市环城游憩带发展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延吉市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发展条件与机遇、发展潜力、发展原则的分析,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延吉市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提出延吉市应在目前环城游憩带雏形的基础上,抓住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契机,在考虑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居民态度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循序渐近地利用本地边境优势和民族特色,充分挖掘延吉市环城游憩的需求市场潜力,进一步优化延吉市的环城游憩带,建立和完善城市旅游的空间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城郊游憩的需求也在快速发展,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运用生态位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规划提供合理建议。[方法]生态位理论作为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此,文章尝试利用生态位维度、生态位重叠等测度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对策。[结果](1)依据生态位维度和哈尔滨特殊的季节性旅游特点,可以将哈尔滨夏季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划分为近郊、远郊游憩带两大圈层,阿城、宾县、尚志、五常四大旅游带;冬季环城游憩带空间划分为市区、近郊、远郊三大滑雪游憩带。(2)对选取的景区进行生态位测定,依据测定结果和相关公式计算各景区间生态位重叠。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夏季景区空间布局在近郊圈层阿城区、宾县两大近郊区域内景区密度较大,景区间竞争关系激烈;冬季景区圈层内部竞争较为激烈,尤其以远郊最为显著。(3)针对分析结果,该文从生态位分离、降低生态位重叠度和增加生态位宽度3个角度提出了环城游憩带建设的优化建议。[结论]研究结果和现实吻合,说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内各景区竞争激烈,应进一步优化。通过分析过程和结果说明了生态位理论对旅游区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指导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4.
森林休闲旅游是人们旅游消费的新方式,休闲旅游资源挖掘是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载体与基础,研究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森林休闲旅游的区域规划和发展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运用空间大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国家森林城市泉州市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泉州市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集聚特征,形成了沿海城市和山区两种不同的资源集聚空间格局,且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和专项游憩类的集聚特征存在较大的分异,形成各自的资源优势集聚区。(2)泉州市沿海城区森林休闲旅游资源形成了两条轴状的空间分布特征,山区形成了两个点状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的空间分布均以沿海城市为主,专项游憩类呈现"一个空心圆、四个集聚点"的空间格局。(3)QAP回归分析表明各乡镇人口规模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旅游食宿条件差异、旅游休闲娱乐条件差异和交通条件差异对整体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乡镇政府调控强度差异为显著负向影响。(4)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的形成机理存在较大的分异。研究提供了基于空间大数据的旅游资源分析新思路,为泉州市乃至全国同类型森林城市全域旅游资源的融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环庐山游憩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收集各景区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环庐山游憩带景观资源,休闲内容,及旅游流的时空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合理地规划与建设环庐山游憩带  相似文献   

6.
基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森林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和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游憩者的恢复性知觉对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魅力性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在恢复性知觉与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性别和访问频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改造更新和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注重营造空间的远离感、提升环境的延展性、提高空间的魅力性和增强环境与游憩者的兼容性,以提高游憩者的休闲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以森林旅游产品为依托的环城市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游憩地.本文分析了武汉市环城森林公园的游憩用地空间发展的阶段,从游憩功能的角度,提出构建以武汉近郊九大森林公园为节点的网状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8.
南京休闲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简述了南京市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休闲渔业发展的三项特征:一是休闲渔业与地方旅游业相结合,二是休闲渔业主要分布在环城游憩带上,三是休闲特色明显。提炼论述了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品牌意识淡薄,经营者素质不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加快渔业园区建设,建立并维护休闲渔业的标准体系,加大品牌培植力度,对经营者进行专业培训。力争通过发展休闲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南通江海文化是长江与黄海交汇地带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文化序列表现为海洋文化、水文化、长寿文化和近代第一城文化等文化类型.这种文化具有移民文化的孤岛性和务实性特点,在旅游开发中,应注重江海文化内涵的挖掘,塑造长寿福地和江海休闲港湾的旅游形象.通过当地特色的大型节庆策划活动,加强沿海旅游带的建设,吸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旅游市场的客源,开发出长寿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和近代第一城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将盐碱地治理蕴涵的农业文化、生态环境教育资源融入其中,为渭南市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利用渭南市统计年鉴、中国休闲农业年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通过RMP分析方法,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方面讨论渭南市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可行性,并提出可实施的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结果]渭南市农业资源良好,盐碱地改良技术成效显著,在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切实可行。根据渭南市盐碱洼地和盐碱滩地提出水塘养殖体验游和科教文化体验游,在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基础上,为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增添农业文化和生态环境教育内涵,从而提升科教型休闲农业旅游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结论]在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挖掘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涵,明确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定位,坚持以生态教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休闲行为下森林公园旅游休闲产品开发原则,以将传统观光旅游与现代休闲娱乐等融为一体,促使游客参与到自然环境、森林文化中,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为宗旨,提出了开发各类休闲旅游产品和加强森林公园旅游休闲产品的宣传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森林休闲养生业是森林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是以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优质的森林环境、健康的森林产品、深厚的森林养生文化等为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休闲养生服务设施,开展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休闲养生服务。分析遂昌县森林休闲养生的优势条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林业转型升级、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千岛湖区游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加快发展游憩产业,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形势和内部转型升级的要求,在阐述游憩内涵基础上,结合千岛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千岛湖游憩资源及其观光、康体、娱乐、文化、农业等游憩产品谱,认为全方位、多途径发展千岛湖游憩产业势在必行,并提出千岛湖区游憩资源开发利用与文化内涵挖掘、国有林场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科学产品开发模式对于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低碳、循环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品开发得是否合适最终要靠市场来衡量和检验,文章尝试基于市场导向的研究视角,寻求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最终提出了休闲农业旅游产品M-FARIC三大层面开发模式。该模式设计了一种较为新颖的产品开发思维过程和逻辑程序,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明确市场定位、策划园区特色、原真展示特色、设计游憩产品、包装整体旅游体验、组合连贯旅游活动等6个步骤,依次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面的设计与开发。该研究还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洛阳中国银杏嘉年华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模式的实际运用方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面产品开发优化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最后总结了该模式在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和制定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通过和谐、自然、共美的规划设计,以及生产性资源与文化消费项目的有机融合,展现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的文化意涵。天津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具有津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旅游市场的品牌化、标准化、多元化、差异化和规范化。未来休闲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包括以游憩、休闲、度假为主的田园综合体,以观光、教育、科技为主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乡村博览园,以生态、科普、游览为主的农业主题公园,以互联网+、养老、疗养为主的新农村智慧社区,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和新农业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6.
<正>郊野公园位于城市郊区,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主要目的是保育自然和生态,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自然场地。近年来,交通更加便利、游憩设施更加完善的郊野公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休闲,上海郊野公园也逐步从强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转变为对特色旅游休闲产品的打造,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旅游休闲需求。一、对郊野公园的再认识郊野公园自身的生态系统较为完善和稳定,人工维护投入较低。通常拥有生态保育、农林生产、环境保护、景观美化、游憩休闲、科普教育、限制用地扩张等功能。郊野公园的公益化属性决定了投资建设主体以政府部门为主,社会资本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17.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计算五莲山休闲旅游产品生态位的重叠度,用生态位宽度概念分析休闲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宽度和五莲山休闲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建议优化休闲旅游产品结构,扩宽休闲旅游产品生态位宽度,关注休闲旅游产品生态位变动,错位开发休闲旅游产品,重视休闲旅游产品品牌化,满足游客新需求,应对产品生态位竞争。  相似文献   

18.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研究从生态系统视角重新审视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开发的内涵及意义;立足生态链视域来审视制约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整合问题、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聚集问题和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问题;给出统筹规划生态型农村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培育生态型农村特色休闲农业旅游产业链和创新原生态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陈飞平 《林业经济》2012,(5):64-65,122
结合江西省森林公园开发休闲旅游的优势,在阐述江西省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开发中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管理归属不清、旅游产品形式单一、资金投入不足、营销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可行途径,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但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管理不够规范、乡村人文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的品位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农家乐休闲旅游应采取深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落实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管理服务责任;强化农家乐休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的特色文化内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