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在分析江苏沿海1999~2007年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其3区14县(市)耕地压力指数(K)并划定耕地压力分区,以进一步分析K值区域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7年江苏沿海耕地面积波动减少,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开始阶段持续降低,并在2003年跌入低谷,至2007年有所回升。(2)根据耕地压力分区结果,从江苏沿海整体分析,K值呈现2003年大于2007年大于1999年的特点;从区域地市级分析,K值大致上呈现南通沿海大于连云港沿海大于盐城沿海的特点;具体到各县(市、区)耕地资源承受压力变化,东海县等7个县K值持续最小,南通市区和连云港市区K值持续最大,盐城市区等4个县、区2003年K值较1999年大幅增加但至2007年已回落,通州市等3市K值较大且呈增加趋势,赣榆县K值变化幅度最大。文章最后还探讨了江苏沿海不同区域的耕地-粮食-人口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四川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分析了四川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数量安全变化态势,并采用GM(1,1)模型对未来6年的粮食数量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78~2012年,四川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依赖于粮食单产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以及耕地供给小幅增加,使得耕地压力指数K并未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粮食数量处于可控的安全态势,实现了"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政策要求。2015~2020年,无论按低方案(252.64 kg/人)、中方案(322.07 kg/人)和高方案(386.6 kg/人)粮食消费水平计算,城镇化、工业化和粮食数量安全依然维持在相对平衡状态,粮食数量安全处于可控的安全范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双重压力下,耕地压力指数有上升趋势。因此,该文提出了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科学防灾减灾;针对市域差异,实施有差异化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的太湖流域是我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早年间粮食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自1985年以来,流域内耕地不断流失,粮食产量下降,耕地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本文从时空变化的角度对耕地和粮食安全进行研究与分析。随着流域内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波动减少,致使整个流域内的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风险不断增加。由此笔者提出了保护耕地、调整农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以来,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要素驱动转换,供给侧改革等众多压力背景下,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粮食安全问题加剧凸显出来。耕地资源减少、耕地产能下降、粮食进口规模增大、农业生产积极性降低等从多个方面向粮食安全施压,并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附属问题。[目的]文章对被誉为"南疆粮仓"的塔里木河流域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新疆提供"粮食-经济-社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该文选取塔里木河流域最大地级行政区巴州8县1市为研究对象,依据15年(1999~2014年)人均粮食变化数据构建模型,联合系统聚类,构造人均粮食时空格局分区,并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耕地地力OLS模型进行空间。[结果]15年间巴州各县人均粮食产量整体上升中存在两次明显波动,其中2007年各县平均降幅38.29%;尉犁县、库尔勒市其人口与粮食缺口矛盾较大,粮食安全风险较大,2007以后巴州边缘县域释放人均粮食产量升高的信号。[结论]自然状况因素、生产管理要素投入是巴州1999~2007年期间人均粮食增加的主要积极因素,而人口状况是人均粮食产量增幅的限制因素;2007~2014年,自然状况因素、生产管理要素投入不再是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积极因素;巴州地区高等级耕地地力变化对人均粮食变化影响较大,8等地每增加1%,人均粮食增加176.10kg;中等、一般等级每增加1%,人均粮食减少67~488kg。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增产贡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明显提高。1985年相对生产力耕地资源的省际差异明显大于2013年,据该文估算,我国可增产粮食22.9%~43%,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增产的潜力十分可观。[结论]近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是"南降北升",播种面积差异是粮食生产省际差异的主因。1985~20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增播面积的15.48%。大多省区耕地复种指数提升空间较大,但多数省区现实的复种指数却在下降,原因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进一步提高单产的边际约束效应明显凸显,提高复种指数应该是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陕北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的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陕北地区1996~2006年耕地动态变化与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模型法,在分析陕北地区1996~2006年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的变化特点:陕北地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平均值是0.219hm2,耕地压力指数的平均值K是1.389。K值远大于1,因此耕地压力较大。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保障陕北地区耕地动态平衡与粮食安全生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作为粮食大省,近些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了稳中上升的态势.1998年到2004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2003年耕地压力最大.2005年以后,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小于1,并逐步下降.预计十二五时期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将继续稳步下降.要确保实现这一目标,需具备的条件包括控制人口规模、继续增加耕地面积、控制工...  相似文献   

8.
[目的]严守耕地红线、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法]文章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中原经济区耕地压力时序变化特征,引入重心转移模型和变异系数,探究耕地压力重心的空间分布及迁移特征,并基于粮食生产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双重视角,选取10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中原经济区耕地压力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2007—2016年中原经济区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阶段性特征,总体处于波动递减的趋势,各地级市耕地压力离散程度和空间差异不断拉大,空间分布不均衡,东西分化趋势显著;耕地压力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在郑州市区域移动;选取的影响因素指标对耕地压力变化均有影响,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农民收入产业结构化肥投入灌溉水平复种指数粮食单产量耕地质量人均耕地面积。[结论]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压力影响显著,是影响耕地压力变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以粮食大省——河南省为样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包含投入强度、重复利用、综合效益、持续状态等4个准则层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协调度评价模型等方法对1994~2012年河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时间序列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为河南省粮食安全和耕地集约节约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1994~2012年间,河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03年下降。(2)耕地投入强度、重复利用、综合效益、持续状态呈增长态势。但耕地持续状态增长较为波动。(3)河南省耕地利用协调度比较协调,总体处于平稳波动状态,1994~2002年耕地利用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2002~2012年呈波动下降趋势。(4)1994~2012年河南省各地级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河南省西部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退耕还林试点市延安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对延安市1997~2009年间耕地变化动态与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3年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呈上升态势,2003年后则趋于下降;近些年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1,区内耕地压力、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方法]文章通过构建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GWR模型,分析1985—2018年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结果](1)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数及二者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2)时间上,两者始终处于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程度整体较低,没有达到高度协调;空间上,各县域基本都为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冀中南功能拓展区高、冀西北生态涵养区低,整体处于濒临失调和基本协调之间;(3)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中南部高―高集聚,西北部低―低集聚;(4)耦合协调度驱动力中,农业人口占比、高程和坡度主要为负向作用,农业产值占比、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率及节水灌溉率主要起正向作用;高程、坡度、农业人口占比及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率及农业产值占比的影响程度大,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影响更显著。[结论]该文表明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功能区内耦合协调关系发展差距较...  相似文献   

12.
基于SFA模型的河南省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投入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粮食问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农业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对河南省粮食产量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2005—2015年河南省各县粮食产量和投入要素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数据面板化,利用线性相关、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脱钩分析等方法,运用ArcGIS 10.1、Eviews 8.0和SPSS 19.0等软件,对河南省各县粮食产量时空变化、投入要素影响程度和脱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模型运算结果表明文章选用模型效果较好,能够反映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以及其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且符合河南省粮食产量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 2005—2015年河南省粮食产量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2)从空间上来看,河南省中部、北部、东部和南部粮食产量较高,西部受地势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较低;(3)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折纯量、粮食播种面积、农民经营性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乡村农业人口呈正相关关系,与农村用电量呈负相关关系;(4)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农药施用量存在脱钩效应,粮食播种面积、农民经营性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存在脱钩效应。[结论]应保持目前粮食播种面积不变,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突出投入要素的影响,同时对河南省各县进行区域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耕地质量构成要素对粮食产量影响,探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途径和方法。[方法]文章选取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内近10年来的土地资源调查、农用地分等、耕地地力评价、粮食产能核算等多项成果数据,以4.645 0万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建立了耕地质量单因素变化及因素指标组合与粮食产能关系曲线,测算了多模型影响下耕地质量因素改变量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大小。[结果](1)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各指标分级变化会引起粮食产能改变,总体上,当耕地所处的环境因素改善后,粮食产能将不断增加,因素指标分级对粮食增产能力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11个因素的理论最大增产量和平均增产能力排序大致相当,但最大与最小间相差约8倍;(2)自然质量分充分体现了因素指标组合状态,四次多项式是表示耕地质量因素组合与粮食产能最佳关系模型,即随着自然质量总分提高,标准粮产量提升值呈现"倒S"型变化,即自然质量总分每变化0.01个单位,标准粮提升或降低78.15kg/hm~2。[结论]该文成果为粮食核心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农业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国,研究其农业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不仅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河南省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分别计算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河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2007年的1.491hm2/人上升至2016年的2.164hm2/人,增长率45.10%,而人均耕地承载力却未出现同步增长,生态赤字不断加大。(2)2007年河南省草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101hm2/人,2016年上升至0.132hm2/人,增长率3.1%;而人均草地承载力却出现下降,下降率达26.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2007—2016年河南省水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水域承载力均未有太大变化。相比于耕地、林地和草地,其水域的供求差距最大。降低水域供求矛盾,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是关键。(4)在农、林、牧、渔业中,河南省林地的人均生态足迹是唯一呈下降趋势的产业,2007年人均林地生态足迹为0.052hm2/人,2016年下降为0.046hm2/人,下降比率为11.54%;林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是在4个产业中唯一出现增长的产业,上升比率为27.90%,但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结论]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耕地保护、草地的确权及保护、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继续退耕还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利用农业经济资源是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首要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是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保护耕地资源是基础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2003~2015年河南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全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清12年来河南省粮食增产因素与地域格局,可为河南省调整农业政策,进一步保持和提升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3~2015年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算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作物和地市贡献,以及耕地面积和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并对各地市的增产作物和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河南省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主要得益于河南传统粮食作物玉米和小麦的增产,二者贡献率达9192%,小麦贡献稍大于玉米; 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对于河南省粮食“十二连增”的贡献要大于播种面积的增加; 两大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升; 12年来,河南省18个地市粮食产量都是增产状态,豫东南地区的南阳、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5地市为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力。[结论]未来河南省需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来稳定和提升其粮食生产能力和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陕西省耕地利用隐形变化与产量的耦合关系,以此优化粮食生产系统的指导方式,提高陕西省粮食产量,协调陕西省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的耦合关系。[方法]文章运用变异系数法,以粮食生产的"投入指标"为评价依据,耕地利用强度由地均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比、复种指数及地均农业机械动力表征等4个指标构成,以及利用2005~2015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分析其耕地利用转型和粮食产量耦合关系时空演变。[结果]2005~2015年间陕西省各地市耕地利用强度数值上逐年增大,但空间布局变化较分散;从粮食产量方面来看,陕西省各地市粮食产量整体有所增长,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明显;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高耦合值区增加,低耦合区值逐渐减少;从空间上看,陕西省中部地区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度越来越高。[结论]陕西省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度在2005~2015年间呈现耦合度逐渐增加的态势,耕地利用转型对粮食安全具有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