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房抵押贷款是缓解农民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但是试点情况并不理想。过去的研究大多认为金融机构惜贷造成的供给抑制是农房抵押贷款绩效不彰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浙江省187个农户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房的禀赋效应及其导致的估值偏差抑制了农户的贷款需求从而制约了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因此,从需求角度来看,弱化农房的禀赋效应以及适当弥合农房实际评估价值与农户主观价值的偏差能够提高农户申请农房抵押贷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江北区在2009年率先推行了农房抵押贷款政策,实践多年有可取的经验。研究立足于江北区的现实发展情况,基于实证调研与分析,厘清其目前在农房抵押贷款上面临的障碍,针对贷款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对策与建议,探索农房抵押困境的突破路径,包括:(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政府全面促进确权办证;(3)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农民"高度配合的评估机制;(4)引入风险机制多层面保障抵押物的处理;(5)完善贷款规定,进一步保障农民生活,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得以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林权抵押贷款惜贷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抵押贷款是一种针对林农小额贷款设计的新兴贷款品种,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看,金融机构贷款的重心在向资产雄厚的林业企业倾斜,普通林农仍然难以享受到林权抵押贷款带来的融资便利。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探析,指出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事前交易成本包括获取林农信息的成本、确定林权抵押物价值的成本和讨价还价确定合同的成本;事后交易成本包括监察成本、风险管理成本和抵押物处置成本。由于林业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森林资源评估、林权流转市场等相关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以及个体林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林权抵押贷款中存在着高额的交易成本,这导致了银行的惜贷行为。提出了完善配套措施、加强政策扶持等建议,以期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发展。  相似文献   

4.
贷款抵押作为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措施,对于保全金融债权、维护金融机构自身权益有着积极作用。但笔者在对甘肃某市银行业贷款抵押情况调查后发现,无论是借款人以不动产(或动产)作为抵押物办理贷款,还是银行作为债权人处置抵债资产,在工作中涉及的收费、收税项目都比较多,贷款抵押“搭车”收费现象已严重影响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瓯 《农业经济问题》2012,(3):29-37,110,111
农房抵押贷款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农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产权缔约过程。缔约的动力来自各方获取的更大收益,由于缔约方的异质性弱以及个数较少,增进各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顺利形成。但缔约对农房抵押贷款相关的金融、社会及财政风险考虑甚少,如果缔约不进一步完善,农房抵押贷款不可能更大规模发展。为了防范风险,地方政府应利用财政资金建立风险基金,一方面全额承担农房抵押贷款的政策损失,另一方面适当分担金融机构的坏账损失。作为农房抵押贷款的推动者,地方政府实质上必定是这项金融创新产品"试验"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农地抵押贷款被寄予厚望并在许多地区试点,但是,抵押农地难以处置成为困扰试点发展的瓶颈。"同心模式农地抵押贷款"利用第三方解决了抵押农地处置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原因何在?本文以抵押农地的处置市场即农地流转市场的交易特征为分析起点,结合交易嵌入的中国差序格局社会网络特点,构建农地抵押贷款缔约条件和履约机制分析框架。以宁夏同心县样本为例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以村内第三方组织为反担保平台是农地发挥抵押物作用的前提,降低交易成本是第三方组织促进农地抵押贷款缔约的条件;第三方组织基于熟人社会治理机制实现抵押农地的有效处置以及代理人强激励,是保证第三方组织履约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寻求抵押替代品是破解小农户贷款难题的主流做法,一些地区的反担保贷款创新实践案例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抵押担保融合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包含“抵押转化-风险控制”假说的小农户抵押担保融合贷款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3个反担保贷款案例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此揭示创新小农户抵押担保融合贷款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前提条件。研究发现:第一,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的结构嵌入与关系互嵌能形成小范围的抵押物流转市场,这不仅可以使小农户的资产成功转化为银行认可的、具有担保效力的、新担保关系中的抵押物,还能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强有力的合约处置打破抵押物难以处置的局限。第二,抵押担保融合贷款模式可以通过运用多重关系和复合治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更有效地进行信息甄别和贷款监督,并保证抵押物处置威胁的可置信性。同类研究多将抵押与担保单独考虑,而本文认为,在借贷双方之间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抵押担保融合贷款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复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林权直接抵押贷款违约案例,从林木价值评估、价值变动、抵押物管理、抵押物处置变现和林地使用权灭失等方面剖析信贷风险来源,并提出控制林权抵押贷款信贷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处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资产贷款抵押物的处置是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突出问题,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进入市场运作并以其作为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处置为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一、处置贷款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前提条件处置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是积极保全银行信贷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借款人、担保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被宣告破产,贷款到期后无法以货币资金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不得已而为之。森林资源资产处置权的实现应以以下条件为前提:1.坚持以货币资金偿还为原则。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的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或担保…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learn how collateral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case of newly established wine producers. The issue is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collateral in situation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when the bank is the main financial partner of the entrepreneurs involved. On one hand, the use of collateral may reduce the risk of overinvestment by entrepreneurs and thereby reduce the risk of repayment default. On the other hand, collateral may induce bad performance linked to a reduced monitoring of the investments by the bank. We herein test both hypotheses in two different cases: when the bank monitors the investments and when the bank does not.  相似文献   

12.
关于辽宁省林权抵押贷款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辽宁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规定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定义,介绍了抵押物的范围、评估办法以及贷款的用途、比率、期限和利率。认为林权抵押贷款目前尚存在缺乏政策指导,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贷款利率过高,融资成本高,贷款范围过窄等问题。提出了应规范操作,制定适宜林业生产特点的信贷政策,建立多机构参与和多渠道融资模式,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娟 《水利经济》2011,29(6):43-45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法制意识淡薄等财务管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从外部环境、管理者素质、企业自身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基础研究工作薄弱,研究不够深入;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煤层气资源估算值偏低;矿业权设置不合理;瓦斯利用困难;政策与制度不完善。江西省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建议: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大经济投入;加强政策引导,调动瓦斯勘探开发的积极性;完善煤层气(瓦斯)配套人员与设施;加强矿业权管理,合理划分矿业权。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困境,探索从困境中解脱的出路,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收革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键在于是否赋予集体完全的处分权和收益权,集体土地所有者是否具有土地发展权,土地收益在三级所有者之间以及集体和农民之间能否实现合理分配,集体土地资产能否合理管理等。研究结论:通过编制集体才地利用综合开发规划赋予农村集体用地自主权;改革上地税费制度,上地收益在不同利益主体间合理分配;在规划管控、用途管制机制下推进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制度,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全国6个省份60县42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微型金融机构的普惠效应,即小额信贷是否为中低收入和贫困农户提供信贷支持以及能否利用自身特殊的贷款机制拓展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实证结果发现,微型金融机构能够将信贷服务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中等收入群体延伸,其普惠效应主要源自其依托现金流为核心的信贷技术,能够克服传统金融机构大多依赖抵押品的不足。但是,小额信贷的金融普惠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无法覆盖那些收入不稳定的贫困程度较深的农户,该结果在采用多层阈值定义贫困农户后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of the impact of loan collateral, and in particular land collateral, in institutional and non-institutional rural credit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ree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presented, showing extensive use of land collateral among institutional lenders in countries where such collateral is legal. The use of land collateral is more common than other forms of security, except in places where legal inhibitions on mortgaging agricultural land exist. Non-institutional lenders are less inclined to use land collateral. However, lenders who do not have links to borrowers in matters other than finance are more likely to use loan securities. Estimates of instutional credit supply and demand in rural Thailand confirm that the pledging of land collateral affects the supply of credit more than group guaranty. It is also shown that larger farmers are more likely to utilize land collatera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land collateral is preferred by instutional lenders as it reduces creditworthiness assessment costs. Attempts to ban or limit collateral use by decree are motivated by equity considerations, but they will cause loss of efficiency. Simplification of ownership verification and other policies reducing the transaction cost of collateral pledging will mitigate the negative equity implications of collateral.  相似文献   

18.
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遂川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2011年在江西省遂川县的115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寻影响林农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主要因素,对林农家庭的基本属性、土地拥有情况、年收入与支出三大类的19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生产性支出对农户的信贷需求产生正的显著影响;个体经营收入对农户的信贷需求产生负的显著影响。最后,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地确权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它是集体林改深入推进的前提,更是林农实现林地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从农户的角度探讨林地确权对农户林业收入、林业生产投资、配套政策需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林改工作的稳步推进,将林改的价值深化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以产业培育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消除贫困产生的根源,是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充分发挥霍山石斛比较优势,抓住中医药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依托六安市"西山药库"平台,做大做强大别山革命老区特有的霍山石斛产业,是产业扶贫的有效探索。对此,政府部门应做好规划和监管,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企业应拓展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以石斛产业整合资源,实现公司、农户、合作社多方共赢,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