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供应链理论与方法、技术思想、信息、契约设计引入到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中,重点论证了供应链理念引入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和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鞭效应”是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对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用水部门和地区的需水量预测方法,输水线路长度,水价波动及当地降水情况,每一个节点地区可能存在着本位主义思想,用水量短缺时的博弈,供应链复杂的多层次结构。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不确定性,减少用水户用水量的变动性,缩短提前期,建立节点地区之间的战略协作关系、订立供水协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运行与管理体制.达到优化配置水资源的目的.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与管理的准市场定位、准市场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准市场机制下运行与管理的水测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准市场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的功能特性与工程特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市场具有寡头市场特征.其运行与管理是一种既包括市场模式又包含行政干预的混合管理模式;水测度模型揭示了水资源准市场管理模式的演化过程.水测度与行政干预程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揭示南四湖自然地理特征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经济属性,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管理总体框架内,提出了“开发区模式”的流域管理体制,指出只有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和“看得见的手”(政府)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流域综合治理效率,节约南水北调的调水成本。  相似文献   

5.
江水北调工程管理体制探讨及对南水北调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水北调系统是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系统和重要调水场所。在研究江水北调管理体制可资借鉴基础上,提出选通后畅,联合调度,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进并不断完善水价的与计量收费工作;南水北调工程应从体制上将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三者有机结合;供水实行公司化管理中供需双方利益的保障;建立能实现稳定安全供水的工程调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平  郑垂勇 《水利经济》2006,24(4):61-64,6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工程受水区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的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子区、5个用水部门,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区域总缺水量最小、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以水源可供水量、水源至用户的输水能力、用户需水量、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约束条件,结合水源供水次序系数、用户用水公平系数、需水量、水源供水量等参数,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规划水平年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各用水部门中,生活、环境、航运、工业用水都可以满足,只有农业用水出现短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好,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较差,整个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性一般。  相似文献   

7.
期权理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银行”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机制,将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期权理论引入其具体的水权转让中,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虚拟“水银行”。在规避水源用户相应的自然和市场风险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水源用户的节水意识,重塑节水与效益的关系,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和建成后所涉及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侧重于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运行管理中政府层面的水资源宏观配置,以及与水资源宏观配置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别探讨了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程序和调控机制、受水区多种水源合理配置的价格政策等问题,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水资源复杂适应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来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正是水资源系统不同层次上的主体不断学习、适应和协调的结果。因此,研究不同层次上主体的学习进化模式对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建立的水资源多Agent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3层演化模型,并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证明,所建立的3层演化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胡震云  王慧敏  陆桂华 《水利经济》2005,23(6):37-38,55
通过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管理体制,发现在契约履行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并由此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水资源使用信用机制。建议由政府、市场和法规共同推动建立水资源信用机制、建立适当的水资源使用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创建水资源使用信用制度所需的环境,加强信用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历来都是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开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和关系入手,从理论、实践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二次创业,壮大农场、企业,富裕职工呢?一、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农七师千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西部开发、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日本北部地区开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回顾农七师1950年以来的屯垦戍边创业史,军垦儿女在千古荒原上,开拓了一片片绿洲,创办了一座座工厂,建起了一幢幢商厦、学校、医院,兴建了奎屯新城。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库长约650km,平均水面宽1 500m,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及其多功能性的特征;分析了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3个问题:水污染现状及新污染问题的预测、泥沙淤积及其发展态势、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其增多的趋势;提出了保证三峡水库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制定三峡湿地地方性保护法、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三峡湿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及搞好长江上游生态恢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18.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夯实基础创新管理 建立出租屋流动人员长效管理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国土房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起出租屋流动人员的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围绕构建和谐黄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