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决不仅仅是涉农部门和乡村干部的事情,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全局性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想上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在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推动“三农”问题的更快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2.
快乐原则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难题,也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面临困难最大的环节。脱贫、就业、启动内需,样样牵及“三农”,却无奈“三农”。文章认为,在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的我国,“三农”问题远不该如此地难以解决。问题所在,是我们自己对经济发展的终极意义缺乏科学认识,毁坏环境,伤及根本,导致解决“三农”问题的大量行为的效用相互抵消,农民的福利水平改善缓慢。通过解析快乐原则,认识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以此形成科学的发展战略与制度安排,将有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收入低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农”问题的解决,既不能就“三农”论“三农”,也不能在“三农”之外寻求解决途径,而应寻求“三农”与农业之外其他产业的结合。乡村旅游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农民日常生活与环境、以及农村民俗风情为资源,融观赏、参与、休闲、度假、休疗养、考察、修学、科普、美食、娱乐、购物等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它立足于农村,由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而与“三农”问题之外的经济社会直接接触,联系农…  相似文献   

4.
发展合作经济是"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走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成功解决了“三农”问题,但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此类“外科手术”式的道路是极其漫长的。从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内在障碍方面寻求突破——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既能收长远之效,又能见眼前之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许海燕 《农业经济》2005,(10):37-38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矛盾突出。“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屏障之一,目前尽管影响中国“三农”问题解决的因素较多,但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政策错位和缺陷较大,不乏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三农”的财政政策的缺陷表现在: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支农支出比重逐年下降;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农民直接受益的支出较少;财政补贴方式不合理,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农业税制显失公平,农业和农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如何弥补财政政策的缺失,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33,自引:2,他引:133  
当前农业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各方重视。“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本文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在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宏观调控大背景下 ,新农业政策、新农村政策和新农民政策构成了新“三农”政策的三大支柱。新“三农”政策的初步实践表明 ,它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政府与农民关系上已经或即将取得重大突破。新“三农”政策的未来走向是 ,进一步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现状、原因及政府相关政策选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拟就“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作一些分析,并为解决“三农”问题谈一些思路和政策建议,供参考。“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所谓“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推进中国当代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好“三农”问题。就会大大迟缓其进程。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践中做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发展合作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等重要思想,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技水平,为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三农"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是历史的沉淀,是客观和主观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敏感性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弱化区域,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农产品竞争力弱、城镇化率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不良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笔者从目前影响“三农”工作的若干突出的制度性问题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一、尽早建设城乡一体的一元化经济社会制度 其目标是:城乡一体,统筹解决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全国城乡居民事实上一律平等;废除一切歧视农民的政策壁垒,全方位地给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三农"问题成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重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直指“三农”问题,反映了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我国二元制经济结构角度出发对“三农”问题产生的症结、解决对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本文认为“三农”问题决不是一个或几个孤立的问题和现象,其形成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实质是整个农村地域系统运行状态不佳,与其他地域系统不协调而致。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三农"问题应以什么作为"突破口"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当前“三农”问题的制约因素很多,不可能同步解决。选择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必须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可迅速、持续提高”;二是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性投入会更经济、更有效;三是符合WTO关于各成员国经济活动“游戏规则”;四是在基层工作中可以操作、便于实施、能够推动。根据这些原则,应以首先解决“农业技术、农业市场信息如何真正进入农户”的问题作为解决物力“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同时“技术、信息进农户”也完全具备在基层工作中“可操作、易实施、能推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从农民视角剖析"三农"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社会各界把“三农”问题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普遍归结为体制与制度方面的原因,即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一些基层地方政府对农民的盘剥等。决策者和学术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致归纳为政府决策与制度安排对“三农”的“补偿”。制度固然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但任何事件的发生不仅有其外在因素,而且还有其内在因素(即自身因素)。体制、制度因素只是造成“三农”问题外在因素,而农民自身的特征才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内在因素。只有将内在因素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是关键。没有殷实富足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必须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放在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相似文献   

16.
云南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市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三年出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农民,核心在于持续不断地促进农民增收。对于云南这个边远民族地区而言,  相似文献   

17.
李研 《农业经济》2006,(7):27-28
近年来,“三农”问题逐渐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农村、农业、农民”这三者孰轻孰重的问题,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比较赞成“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的观点。因为“三农”问题的三个方面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只有农民,只有将农民的问题解决了,我国的“三农”问题才可能消失。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农村得不到安置,于是就进入城市,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就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三农”问题现状 农业、农村、农民,称为“三农”。农业的振兴、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富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任何一个国家,“三农”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如何利用有效的政策支持来扶持“三农”的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在发达国家,对于“三农”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高额的补贴扶持着农业的发展,我国这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9.
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解决好“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全邵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使“三农”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就“三农”抓“三农”的时候,“三农”问题并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而当我们一旦把思路调整到跳出“三农”抓“三农”的时候,效果却会大不一样。地处武陵山腹地的贵州省铜仁地区,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农业性质与中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农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指出农业要素具有自然依赖性;农业生产是联合生产,产品具有多种功能,大部分农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同时多数农产品又是独特的,没有非农以外的供给途径;作为私人产品的农产品还具有价格弹性低、收入弹性低等特点。农业的以上性质决定了农业和农民的弱质性以及市场在农业和农产品配置方面的先天不足,“三农”问题在我国又被基本国情和城市偏向政策所强化。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农业的性质出发,给农业和农民以应有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