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种质资源、生境资源等是保障农业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农业资源大部分分布于农村,如何有效保护是个重大课题。展览会将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非主流化保护,中国地方畜牧品种遗传资源活体保护,农业外来生物入侵防控,湿地保护,海洋资源保护等诸多技术、模式集成汇总,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当前农村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为提高农村地区的宜居水平,应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依旧相对严峻,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仍不容忽视。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当前有关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和成因,讨论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对策,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论保护农业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三大目标之一.在阐述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重视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我国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高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是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的—部分,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础手段之一.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财政对农业投资工作,政府财政对权业投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波动频繁等众多弊端.本文在分析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提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实施农业投入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改善农业投入状况,提高农业投入效益.  相似文献   

5.
杨晨 《山西农经》2024,(5):107-109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结构失衡等多方面的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较为滞后。以此为背景,针对四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开展了深入探析与对策研究。在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当前四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主要有政府平台建设形式化、经营主体缺乏服务能力、农户认识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提出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现状,论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绿色农产品产业化入手,对我国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切实保护耕地与搞好村镇建设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两项十分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工作。如何在节约、合理使用和切实保护好耕地的前提下,安排好村镇各类建设项目,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的共同目标。当前,各地正在进行村镇规划调整完善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利用PEST分析模型,系统分析国家政策、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层面的新变化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的机遇是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法治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为保护区战略地位、区地协同、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治理优化、资金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治理结构、管理机制、资源权属不捋顺、规划执行不到位、管理较为粗放、专业水平不高等;面临的挑战包括未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保护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可能带来重大改变。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中国自然保护区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保护区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保护区科学规划、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社区共管和生态经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和数字化保护区升级建设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9.
李宏 《农业经济》2012,(8):102-103
“三农”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农业财政投入政策的完善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的有效投入促进作用,是当前我国必须重视的问题,探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财政惠农政策,以及加强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配套政策的阐解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生态农业乖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结合当前农业乖农村现状,论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绿色农产品产业化入手,对我国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效用,探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举措。[方法]在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法分别对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利用展开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1)农业资源要素:耕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2)农业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农业投资不合理。[结论]由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两大因素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应发展"紧凑型"城市化模式、坚持内涵式耕地开发,在减少农业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现有耕地的整体质量;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提升流通效率,以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应综合考虑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两大因素,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明确与完善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的路径。[方法]运用文献梳理法,分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模糊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现状,揭示其在建立健全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消极权能实现、权能夯实、管理权限行使与集体成员受益权能保护等农民多元保障机制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运用逻辑归纳法,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明确是多元保障机制完善的灵魂"。[结果]破解"有意制度模糊"必须从实体和程序制度上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才能有效保证被征地农民的多元利益。[结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模糊引发的"冲突和社会动乱"等负性外部效应也日益凸显,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多元保障机制(即以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确立为灵魂,以使用权入市、征用征收公平补偿、增值公平分配、财产性合法收入保障、社会保障为现实路径)应加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能否被有效替代已经成为农地能否健康有序流转的关键所在。文章选取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田野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较强,63%的农户期待转出农地。(2)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有一定影响:劳动承载力功能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农地的价值功能替代程度越高,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越高;当今农地的养老功能替代程度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没有显著直接影响。为促进农地合理流转、最大限度保护农户利益,应健全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其增强新农保的保障能力,消除农户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推动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4.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制约瓶颈和突破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新世纪以来,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经历了从农机主导向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历程,呈现出技术结构集成化、推广主体多元化、应用主体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农户认知、技术结构、土地规模、推广体系、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现实障碍。因此,需要从提升农户认知水平、加强先进适用的技术研发与集成、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强政策引导与法制建设等方面营造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西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休闲农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的关系,进而对西安休闲农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结果]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在协同发展过程中西安休闲农业发展良好,形成了观赏型、品尝型、参与型、度假型及会展型休闲发展模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规划发展、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及利益分配等4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结论]发展休闲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是关键,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最终实现利益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源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灌溉大国,农业水价的变化对农业影响较大。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农业水价效应的研究进展。[方法]农业水价效用是指农民在消费水资源时对农业水价的满足程度,由于农业用水是准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农业水价效用体现在水价变化对农户用水行为的引导以及由此导致的节水技术采用,种植结构调整等生产方式方面的改变、以及对农民收入影响及思想观念方面的作用等。[结果]国内主要通过需求弹性等方法分析了农业水价变化对农业节水、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国外专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农业水价对农户行为、经济价值及管理体制的变化。[结论]该文探讨了农业水价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即农业水价效应宏观性不足、研究缺乏完善指标体系、水价效应滞后性关注不足。提出了农业水价效应研究发展趋势:(1)拓展视角,从宏观角度观察;(2)建立完善的农业水价效应评价指标体系;(3)结合改革,关注农业水价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8.
农用地抵押制度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农用地抵押制度建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在分析农用地抵押争议点的基础上,结合龙泉驿区农用地流转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法理分析法、中外比较法、实证研究法及收益还原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全面阐述了农用地抵押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农用地经营权抵押制度建设的问题,确定了农用地抵押的基准价格,提出了完善农用地抵押制度相关法规的建议及健全相关配套组织的设想。研究结论:在规范制约机制、明确抵押责任的前提下农用地抵押权可以实现,龙泉驿区试点对推广农用地抵押制度建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adoption of more efficient farming 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that enha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s instrumental for achieving economic growth, food secur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Our research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investments, community health, and adoption of productivity and land enhancing technologies by households in the northern Ethiopian state of Tigra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s are modeled as a sequential process where the timing of choices can matter. We find that time spent sick and opportunity costs of caring for sick family members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adoption. Sickness, through its impact on household income and labor allocation decisions for healthcare and other activitie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likelihood of technology adopt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gencies working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l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should consider not only the financial status of potential adopters, but also their related health situ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我国农村殡葬用地存在较多的问题,不断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实际面积减少与有效利用率下降,同时影响机械化,而农民无处可葬与生态型公墓使用率低产生冲突,建议将耕地中墓葬地减少与生态型公墓增加相互挂钩,而挂钩的基础则为农户意愿。[方法]因此该研究以辽宁省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座谈走访、实地测量,调查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农户对现有殡葬用地制度的满意度及其改革接受意愿。[结果]研究表明: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每年新增面积约164.89hm~2,占用耕地面积50.46hm~2;其中农户的年龄和经济条件对殡葬用地的影响最大,农户对现有农村殡葬用地满意度为74.21%,愿意迁坟的比例为46.00%。其中年龄段在60岁以上者最不满意当前的殡葬状态,愿意迁坟,而对于迁坟与否或是否使用公墓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农户经济条件,经济条件较好使用公墓意愿最低,其次是经济条件较低者,经济条件中等者使用公墓意愿最高。[结论]建议在实施殡葬用地改革时,根据农民意愿,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增减挂钩机制,科学规划,合理改革,提供农民接受性较高的殡葬用地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