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字     
《清华金融评论》2020,(3):12-12
2019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2020年2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6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与上季末持平。服务实体经济方面,2019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36.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246%。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影响小微企业风险定价因素出发,通过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模式分析,详细阐述了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各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用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3.
简讯     
7号文,适度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4月中旬,银监会日前下发7号文,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并要求适度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4.
汪长剑  齐鲁晋 《时代金融》2013,(11):123-124
本文利用我国商业银行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微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贷款利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而资产规模、管理费用支出比例、净利息收入比例和GDP增长率的提高则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王培明  樊欢 《时代金融》2013,(6):170-172
本文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利差影响及其稀释因素两方面阐述,得出两点结论: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会使银行存贷利差缩减,对银行传统盈利模式造成冲击;二、贷款规模、高利率的小微企业信贷、中间业务收入会稀释利差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同时本文最后提出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要加大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向混业经营方向转变,同时要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开发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小微企业贷款近年来增速较快,但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其他企业,本文从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企业自身局限性、银行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形成因素,并对化解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小微企业贷款近年来增速较快,但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其他企业,本文从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企业自身局限性、银行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形成因素,并对化解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出双升的趋势,信用风险成为了银行面临的首要风险。实践证明,风险预警对防范信用风险、控制不良贷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多数商业银行的授信客户结构中,小微企业的授信占据了主要地位,开发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预警模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78家公司作为样本,构建了KMV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出有问题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银行业不良贷款加快暴露。本文以2012年3月-2015年3月的浙江省银行机构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浙江省不良贷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指标、企业亏损面、贷款担保方式(互保联保类贷款占比)等三个指标对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影响最大,且均呈正相关关系;信贷规模、投向行业集中度、贷款投向企业结构、多元化经营水平等指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有显著影响。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存在着融资难问题,一方面,由于小徽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资金短缺、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缺乏银行认可的担保物等现实困难;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存有疑虑,不敢轻易涉足小微企业贷款领域。本文对商业银行如何防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巨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1994年一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要推进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社会各界应联手营造社会信用环境;加强风险监管和社会监督,完善行业自律体系;灵活处理不良贷款;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GMM dynamic panel data methods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on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first method is meant to construct a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ex for US commercial banks. The second one allows us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uilt index and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advantag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methods is reducing the number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variables into a single one and ensuring the consistency of GMM estimates, given that a high number of variables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MM instruments, which in turns results in biased estimators. Applying these methods to US commercial banks, for a period includ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years, we find that small bank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ou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that reduces their non-performing loans. In oppositi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fails to protect medium and large US commercial banks from excessive risk-taking that damages their loans’ quality and even leads to enormous losses especially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成效明显,目前农信社系统整体不良贷款率处于合理区间。但部分农信社尽管采取了完善法人治理、不良贷款稀释等多种方式和手段,不良贷款率仍处于很高的水平。本文对A市农信社不良贷款形成机理、担保及担保创新的有效性、不良贷款稀释的负面效应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信社信用放款的可行性,并针对贷款"合谋"行为提出了基于"双第一责任人"的制度重构思路。在当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希望对于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控制不良贷款上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A large number of bank failures occurred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during the 1990s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00s. These were related to increases in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deteriorated cost efficiency of bank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the causality between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cost efficiency in order to examine whether either of these factors is the deep determinant of bank failures. We extend the Granger-causality model developed by [Berger, A., DeYoung, R., 1997. Problem loans and cost efficiency in commercial banks. J. Banking Finance 21, 849–870] by applying GMM dynamic panel estimators on a panel of Czech banks between 1994 and 2005. Our findings support the bad management hypothesis, according to which deteriorations in cost efficiency precede increases in non-performing loans. Banking supervisors should consequently focus on enhanced cost efficiency of bank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ikelihood of bank failure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违约概率为小微企业风险的测度标准,建立了基于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的小微企业风险计量模型。计量结果表明:除流动比率等少数指标外,大部分财务指标对判断小微企业违约概率不具有显著性;非财务因素中,反映小微企业资金状况的存贷比率指标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这说明现阶段部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过程中将小微企业资金结算情况作为风险评价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小微企业的下游客户集中程度对判断小微企业违约概率也有较大的显著性,这说明小微企业的销售渠道是评价小微企业风险程度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助学贷款存在着风险大、收益低以及不良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国家科教兴国、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策略的实施.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有必要探究助学贷款陷于困境的原因,并借鉴和吸取国际上助学贷款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在用足用好国家对于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助学贷款风险控制与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结合起来,把国家助学贷款与商业性助学贷款结合起来,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检验企业贷款是否存在关系型借贷,结果发现:大型企业的确存在关系型借贷行为,且对企业的贷款量有显著性影响;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对于贷款量的影响较小,且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商业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注重对“硬”信息的考察,同时中小企业并没有同某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关系。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记录体系,并实现信息共享,在贷款过程中增强对“软”信息的考察,积极培育一批资质较好的中小企业客户并建立密切的联系;中小企业则应该规范财务制度并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同银行建立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18.
“New Tigers” (including city commercial banks) outperform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burdened with non-performing loans from unprofitab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e study whether this is solely due to superior corporate governance (multiple shareholders versus total government ownership) or also to the favorable environment (the New Tigers target affluent China, whil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operate nationwide).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益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何自力 《金融论坛》2006,11(1):34-38
中小企业贷款具有“信息不对称”和“小、急、频”等特点,这增大了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降低了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对此,已有文献提出组建民营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国有银行民营化、设立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最低比例限制等解决方案。本文认为,讨论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问题的解决,首先要解决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是否能够平衡的问题。为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风险与收益的结构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与成本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的关系,提出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及风险调整后收益不低于其他优质贷款的建议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贷款具有“信息不对称”和“小、急、频”等特点,这增大了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降低了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对此,已有文献提出组建民营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国有银行民营化、设立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最低比例限制等解决方案。本文认为,讨论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问题的解决,首先要解决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是否能够平衡的问题。为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风险与收益的结构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与成本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的关系,提出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及风险调整后收益不低于其他优质贷款的建议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