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接着运用突变分析和 SVAR 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路径为:“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它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期限结构效应”,即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会增加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大,两者可作为互利共生的事物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对我国金融改革有很好的倒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监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猛,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风险及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系统性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我国需要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构建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增加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和加强国际间合作治理风险等。  相似文献   

3.
王峥 《时代金融》2014,(8):82-8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将其技术扩展到金融行业,但是由于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使得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系统性的技术风险、包括交易主体和计算机系统的业务风险和法律风险更加突出。本文认为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监管体系、安全体系和法制体系,从而对互联网金融所遇到的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创业家直言互联网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亚 《国际融资》2014,(3):31-35
互联网金融企业看好互联网金融的理由有哪些7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企业在2014年会有哪些进展?请看互联网金融企业专家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细化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暴露,包括信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部分难以监管、缺乏监管的互联网金融贷款流入楼市等,并指出了上述风险的成因和现状。同时,本文指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还没有形成错综复杂的风险网络,不至于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四个方面,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应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信贷技术创新以及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四个渠道,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未来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应该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信贷技术创新以及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为党的纲领性文件。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四个渠道,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未来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应该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信贷技术创新以及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主要的四大业务模式就是:互联网支付清算、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网络货币、互联网信用业务。银行受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影响在近期内虽然比较有限,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影响还是较为深远的,而对金融整体的领域影响也相对有限。金融在互联网中没有改变其本身的性质,只是在自身的理念与方式上做了调整与创新。金融业务在互联网上的风险是两面性的,没有太大的系统性风险。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应加强其中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成为一个热词,历经一载仍如火如荼。有人因此戏称:"互联网金融没有冬天。"余额宝、理财通、比特币、银行电商、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P2P、众筹,一个接着一个的新鲜事物接踵而至,吸引着公众和媒体的眼球。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没有看到像中国这样令其热度不减的土壤?又如何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创新、适度监管,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流向与流量,分析二者的风险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使传统金融产生了资金分流;互联网金融使原有的风险边界扩大,并产生了信息科技风险、长尾风险等新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传导更加迅速、复杂,并且易扩大。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一定的业务竞争,但是并不能取代传统金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不能照搬传统金融,应考虑更多的互联网因素和长尾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大众化、低成本、高效率及便捷的服务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传统金融生态.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技术具有高度依赖性,同时也继承了传统金融的市场风险,这使得互联网金融领域潜藏着高传染性的系统性风险,但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因而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将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泛亚挤兑事件"这一典型的案例出发,对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深入发展,随着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其规范性也需要得到更多约束.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以及便于操作等优势,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道德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严密的监管体系来降低这些系统性风险.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任静 《北方金融》2022,(1):29-32
互联网金融健康的研究聚焦于P2P这单一业态风险的讨论,忽略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供给的系统性特征与集成趋势,未能用联系的观点从更宏观的视域审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水平.对此,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体系.基于诊断体系,提出了提升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价值的路径,包括促进核心企业的横向发展、促进成员企业的多层嵌套、建立重大风险"共建共享共治"机制、采用不连续创新路径提升系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在我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日益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然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休戚相关,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便利人们日常生活、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促进普惠金融高速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正向激励作用,但是也面临着除传统金融风险之外的独特风险,这无疑增加了传统金融监管的难度以及监管盲点。当前,在“云物大智”技术不断突破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破解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难点与盲点,既能保障金融的包容性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又能达到金融监管的目的,实现适度监管,守住触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底线,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7—2018年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财务数据和基于尾部依赖度量的系统性风险,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经济上行时期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在经济下行时期会增加系统性风险;第二,按照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来看,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衍生金融负债业务、理财及代理业务创新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衍生金融资产业务和信贷业务创新会降低系统性风险。本文对实证结果提供了可能的经济学解释,并基于实证结果及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这是一场颠覆性革命,有人说这是一轮创新与风险的博弈,有人说这是相互"争地盘"和"抢奶酪"……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对此,作为资深的金融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有着独特的见地和分析理解,她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就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非对手,而应牵手,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8.
支付宝余额宝业务的推出,是互联网理财模式的一种创新,而与此同时新的风险与监管的难题也随之凸显。本文以余额宝为例,详细分析了以渠道为特征的互联网理财销售模式的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与网络金融安全风险,同时也在基于现有政策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监管方面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金融家》2014,(5):143-143
黄震V:【互联网金融】创新就会存在风险,互联网行业就是在试错中发展,互联网金融应允许其试错和纠错。只要把握好法律、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做好消费者保护,就能够做好创新和发展,而"负面清单"有利于守住底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互联网金融分成网络融资、大数据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三类,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关系。同时,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金安全风险、长尾风险、信息技术风险等问题。因此,为控制或减少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所带来的风险,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必要的信息安全和信息披露机制,实施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和相关法律法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