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论金融约束论中的租金对我国金融改革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继红 《上海金融》2002,(11):18-19
本文通过金融约束论和金融抑制论中租金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租金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金融资源论的提出是对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挑战。从金融机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演进是金融理论对现实世界变化的一种回应,金融资源论的提出同样是如此。金融资源的三个层次其实可以分为实体部分和功能部分。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分别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相对应。由此可见,在金融资源论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联系,即金融资源论是对金融机构观与金融功能观的一种综合,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研究视角。这既为金融资源论构建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金融资源论的进一步完善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3.
金融效率相对低下是对中国20余年金融改革与发展历程的最好注解,提高金融效率是实现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本文首先以金融效率为线索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梳理,认为金融效率研究应在赋予了全新金融效率观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下展开,由此界定并提出金融效率的涵义与有效的研究方法;同时,对中国金融效率(1990-2001)实证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中国金融效率相对低下的结论;其根源可归结为高层金融资源的严重缺乏;最后,本文建议不仅要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更应从系统的视角加强备层次金融系统内部、各层次金融系统之间以及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金融日益处于经济的核心地位,金融国际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迅速提高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变理十分迫切。对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度量又是进行金融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首要条件。本文以金融资源论为理论基础,拟从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角度来探讨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度量问题,并据此初步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包括规模指标(或数量指标)和效率指标(或质量指标),并在比较二者的基础上,把两个指标综合起来考虑,据此衡量金融资源的丰裕程度。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对金融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有所裨益,并对新时期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传统金融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从金融效率的起源内涵、金融效率层次的划分及金融效率研究实证方法三个角度对有关金融效率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当前金融效率研究现状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6.
金融效率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同顾了传统金融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从金融效率的起源内涵、金融效率层次的划分及金融效率研究实证方法i个角度对有关金融效率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当前金融效率研究现状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7.
范从来  陈超 《金融纵横》2001,(1):12-14,43
美国学者罗纳德·麦金农在1973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爱德华·肖在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在这两本著作中,作者分别就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金融压制和发展不足问题,最后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和政策主张,即: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走金融自由化的道路,通过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以动员国内储蓄和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在有效配置资源上的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源论:对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融资源论的提出是对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挑战.从金融机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演进是金融理论对现实世界变化的一种回应,金融资源论的提出同样是如此.金融资源的三个层次其实可以分为实体部分和功能部分,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分别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相对应.由此可见,在金融资源论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联系,即金融资源论是对金融机构观与金融功能观的一种综合,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研究视角.这既为金融资源论构建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金融资源论的进一步完善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9.
新金融效率观下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军 《上海金融》2006,(8):14-17
本文在金融资源论的启示下,赋予了新金融效率观;借助修正的AK模型,给出了宏观金融效率综合指标,并估算出中国宏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再检验,得出了与现有文献不同的结论,为中国效率型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VECM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方法对金融结构,效率和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短期内金融效率会单向影响金融增长和金融结构;金融增长会单向影响到金融结构,对金融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长期内金融结构会影响到金融增长,金融增长会影响金融效率。第三,金融结构对金融效率和金融增长冲击的反映敏感。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背景下,以1998~2015年江苏省35个县(市)为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农村金融效率。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整体水平不低,农村金融综合效率有效主要源于农村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综合效率无效主要由规模不经济性引起,且受外部环境制约明显。从截面看,金融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农村金融效率表现出由南至北依次递减的梯级分布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农村金融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全体、苏中和苏北样本中均表现为绝对β收敛趋势,但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效率收敛趋势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协调区域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金融配置效率与中国金融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对于中国金融效率改进问题的主流认识,本文提出了金融效率改进的另一种路径选择,即“金融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通过金融效率决定因素的原始模型分析,作者认为,在影响金融配置效率实现的两个基本市场条件中,市场完全性是内生的、直接的市场条件,而市场完备性是外生的、一般性的市场条件。因此,一个经济的金融效率改进过程必须遵循“市场完全性先于市场完备性”的原则。同时,对应现阶段中国金融低效率主要起源于金融产业结构约束的现实,作者主张中国金融效率帕雷托改进必须通过金融产业发展来实现,并认为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帕雷托改进所遵循的逻辑路径应当是:组织体系结构化→权证资产(工具)丰富化→权证市场规模扩大化。  相似文献   

13.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heroin is used but this does not permit one to validly conclude that it is useful.  相似文献   

14.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是建立有效金融监管体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首先运用经济学理论对金融监管效率的涵义进行解析,进而采取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的效率衡量标准,对我国中央银行监管效率问题作了分析,并对提高监管效率的途径和手段作了简略设计。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演进带来了金融市场效率的革命,使其成为最具创新性和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的引入将对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和加强金融风险控制具有深远的影响。资产证券化演进需要宽松的制度支持,制度创新是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改革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高增长 ,低效率“的特点.运用数据包络( DEA)分析方法对我国 1991-2002年的金融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在动员储蓄方面是有效的,但投资转化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如何提高金融效率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功能金融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功能金融理论认为,金融体系具有便利清算和支付、聚集和分配资源以及分散风险的功能.一个稳定和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通过有效发挥这三大核心功能,能够极大地促进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根据该理论,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金融体系上述三大功能的发挥程度来判断其稳定性和效率性.大量实证资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储蓄,便利各种交易的清算和支付,但是其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下,资源配置功能弱化,风险分散和转移能力不高.因此,应在提高投资转化率、创新金融工具和技术、建立高效融资平台、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传统金融学、金融发展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都研究了金融效率问题。我国一些学者设计了研究金融效率问题的理论框架,但它们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研究金融效率问题应该有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宏观金融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货币政策效率、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宏观金融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融体制效率可被描述为金融体制的激励、约束、配置和保险效率.总体来讲,我国国有金融产权特征、低效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监管不力以及现行的抵御金融风险的体制性矛盾等决定了我国金融体制运行的非效率.因此,金融体制的自由化、公开化、公平化应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