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财政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财政政策如何,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而确立恰当的政策目标又是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的前提。从今后的形势发展来看,财政工作面临的任务必将更加繁重。因此,我们必须对财政政策的系统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仅就系统研究中的财政政策目标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至关重要的两大政策。本文概略地讨论两者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在它们相互配合、协调实施方面需注重的一些要点。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与区别财政政策,是国家在财政领域内制定的各项政策的统称,是国家为追求特定目标、贯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所采取的财政工作方针的具体化形式。依据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财政政策作不同的分类,如收入政策与支出政策,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扩张性的赤字政策、  相似文献   

3.
财政政策与经常项目赤字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常项目赤字是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常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对经常项目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财政政策与经常项目赤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分析了当前我国所执行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平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对改善我国经常项目提出了一些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4.
马蔚华 《中国金融》1992,(11):14-16
经济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质上是政府运用一系列政策、法规等手段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实施的控制和调节。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从货币的角度来看,就是对货币供求与社会资金配置结构的宏观调控。而这种调控则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而制定的指导财政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和完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领域;慎用财政化的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投入,通过市场约束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大投融资改革的力度,明确财政融资与商业银行融资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农村财政与财务》杂志由国家财政部主管,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主办。是经济类国家一级财政专业指导性刊物。杂志以宣传党和国家财政政策、推动税收体制改革、研究财税理论、指导基层财政和涉农工作,传播理财知识为宗旨,融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为一体。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探索财税理论和有关难点、热点问题,交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经验,帮助读者提高综合素质和政策水平不可或缺的理想媒体。  相似文献   

7.
《农村财政与财务》杂志由国家财政部主管,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主办。是经济类国家一级财政专业指导性刊物。杂志以宣传党和国家财政政策、推动税收体制改革、研究财税理论、指导基层财政和涉农工作,传播理财知识为宗旨,融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为一体。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探索财税理论和有关难点、热点问题,交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经验,帮助读者提高综合素质和政策水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和创立财政政策学的意义财政政策学是研究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功能、财政政策制订实施的规律性以及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科学。研究和创立财政政策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财政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国家的重要经济  相似文献   

9.
财政政策长期缺乏准确定义,引发两重模糊性:与财政部门的行为相混淆;与货币政策的边界模糊。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求财政、货币及其他政策协调。本文通过重新构建财政政策的定义,消除模糊性,从而为政策协调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首先梳理财政政策的词源与其后两百余年间的文献,论证模糊性的存在,并总结理论渊源;在重构定义之后,本文讨论了一般性和具体政策的典型分类,发现新定义既不与公认分类矛盾,又能消除传统概念的模糊。本文重构的定义明晰了财政政策的学理属性与理论边界,提出的弱财政政策的概念对政策制定如何考虑市场平台与政府参与之间的关系有实践意义,该定义的提出为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财政与财务》杂志由国家财政部主管,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主办。是全国经济类一级财政专业指导性刊物。杂志以宣传党和国家财政政策、推动税收体制改革、研究财税理论、指导基层财政和涉农工作,传播理财知识为宗旨,融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为一体。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探索财税理论和有关难点、热点问题,交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经验,帮助读者提高综合素质和政策水平不可或缺的理想媒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力求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研究解决各种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财政企业工作政策思路进一步完善。研究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企业工作的基本框架,推动了财政政策支持体系、企业财务法规制度体系、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体系、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建设,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财政企业工作的政策思路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中国政府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然而目前涉及循环利用资源的政策主要体现在零散的若干环保法律和法规之中,在国家主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面,还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相应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具体的宏观财政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再到2020年及以后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与推动经济复苏,积极财政政策发挥着推动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作用,但同样也因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变化而引起广泛争论。为此,回顾积极财政政策的整个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在观察历史的基础上理解当前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展开的方式。从体制环境、政策工具和政策成本等角度努力求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不难发现:其一,财政体制是适应和支撑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行的关键。财政承受力决定积极财政政策的信心和底气,而体制与政策的匹配有助于提升政策运行的效率。其二,中央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会促使地方政府做出不同反应,积极财政政策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取决于中央和地方目标、行动的一致性。其三,政策成本的类型及其可被消化的程度决定着积极财政政策空间的大小。这就要求政策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盲目救助,而是真正地将政府财政作为转化为与社会主体协力应对危机的行为,以发展活力消化政策成本。进一步将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融入对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与全球经济危机应对的思考中,可以得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未来方向在于处理好体制改革与政策选择、短期调节...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指导方针和各项目标,财政要在已有的制度与政策框架基础上,积极努力开创财政统筹兼顾的新格局:以清晰的指导理念明确财政统筹兼顾的重点;以公正、民主的决策与监督机制保障财政统筹兼顾的科学性;以规范的财政制度与绩效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统筹兼顾的效率;以财力的可持续增长加大财政统筹兼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央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财政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财政发展改革的方向明确、政策明确,目标也明确。这就要求我们宁夏财政干部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认识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研究好、落实好财政政策,做好财政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制度安排,中央财政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官员和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实施中的三方动态博弈主体。本文利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分析了作为准公共物品和公共权力象征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在作为委托人的中央财政部门、作为代理人的地方财政部门官员以及中小企业三者之间的配置。通过构建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实施中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计算出了三方利益最大化时的纳什均衡解,并在得出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预算管理与会计》月刊既是高层政策的导航器,也是基层实践的反馈箱。其文章大多出自财政政策制定者和财政工作实践者之手.没有很多的大道理,更多的是对工作的指导。我们炎陵县在湖南省率先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得益于此刊。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确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间关系的指导原则:"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然而这仅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对于两者之间如何独立与衔接并没有明晰界定。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相对独立性下,如何实现二者的互补与衔接成为操作上的难点。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建设的目标模式,本文以其为目标导向,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互补与衔接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往往面临多种选择,主要包括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消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其次还包括规则的政策制定和斟酌使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当经济社会中发生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一致时,经济社会遭受到冲击,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政策制定到发挥效果之间存在的时滞,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财政政策体系目标和运行逻辑也需要超越建立在确定性思维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财政政策供给要根据风险权衡原理,视公共风险的结构和强度进行相机调整.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财政须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作为财政政策体系运行的目标,与金融环境协调配合,在保证财政自身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为经济社会注入确定性,降低风险、引导预期,使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公共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